布氏锥虫病
家畜血液性疾病
布氏锥虫病,又名拿干拿病,是流行于非洲的一种家畜血液性疾病,病原体为布氏锥虫,由采采蝇传播,患病动物有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脉搏快、结膜潮红等症状,严重危害家畜的生产生活。
治疗
所用药物与治疗原则与伊氏锥虫病的基本相同。最佳治疗药物为拜耳205(纳加诺尔),早期使用更为有效,肌肉注射戊烷脒,用于杀死血液淋巴期虫体。
预防
在疫区及早发现病畜和带虫动物,进行隔离治疗,控制传染源,同时定期喷洒杀虫药,尽量消灭吸血昆虫,对控制疫情发展有一定效果。必要时可进行药物预防。
疾病简介
布氏锥虫病,又称拿干拿病,是非洲所有家畜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最早由Livingstone于1857年记载此病为一种杀伤性很大的牛疫,并发现它在病原上与采采蝇有关。后由布鲁斯发现该病的病原体,并对其临床症状做了详细的描述。
本虫的宿主以马、患病最多,牛、绵羊、山羊、猴、骆驼、猪、犬、驴、猫等均可感染。对实验动物大鼠、豚鼠和兔子作人工感染均可引起慢性疾病。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东非和中非,以东非的各大湖和赞比亚河沿岸以及中非的东部流行最剧,但在西非也能引起严重的损失。
病原体
布氏锥虫病是由布氏锥虫指名亚种(Trypanosoma brucei Brucei)引起的,在形态上与冈比锥虫和罗得西亚锥虫形态相似。过去一直视为独立的3个种。后经Hoare(1967)等学者论证,认为这3种均属布氏锥虫一个种。冈比锥虫和罗得西亚锥虫均属布氏锥虫的亚种。但它们感染的宿主和发病的症状有所不同。布氏锥虫指名亚种引起的动物的锥虫病。冈比锥虫种和罗得西亚锥虫引起人的非洲锥虫病(睡觉病)。
布氏锥虫在自然感染的脊椎动物宿主体内是一种多形的虫体,在血液中可见到没有鞭毛的短粗型和具有鞭毛的细长型以及过渡型。因此虫体的大小不一致,长度介于12~35um,宽度介于1.5~3.5um、锥虫体扁无色。体形似叶,前端逐渐变为细尖,后端较圆。在体中部或中部附近,有1较大的核;近后端有1扁圆形的动基体。虫体的一侧有宽而呈波浪状的波动膜,有1根鞭毛自毛基体发出,沿波动膜的边缘向前延伸,在前端伸出,成游离的鞭毛。锥虫很活泼,借鞭毛和波动膜运动。锥虫借纵分裂繁殖,在涂片检查时可见到正在分裂的虫体。
生活史
布氏锥虫的传播媒介是舌蝇属中的多种舌蝇。舌蝇又称采采蝇。舌蝇属中的刺舌蝇、须舌蝇、白色舌蝇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其他如长翅舌蝇、有饰舌蝇和似寄舌蝇等也能传播布氏锥虫病。当采采蝇叮咬病畜的血液时,锥虫被吸入蝇体,先在消化道内,后至唾液腺内,其间经过2~3周复杂的周期性发育繁殖,经过短膜型至后锥型或后循环锥虫型。后循环锥虫是感染期虫体,它们大量地积聚于唾液腺中。当采采蝇再次吸血时,后循环锥虫随同采采蝇唾液注入动物体内,使之遭受感染。从采采蝇吸入含锥虫的血液发育至具感染性的后循环锥虫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刺舌蝇至少需11天,在须舌蝇至少为15~18天。除采采蝇之外,其它吸血昆虫也可能机械性地传播此病,即通过这些吸血昆虫刺患病家畜血液的数小时内,由污染的口器而传播给另外的家畜。也曾有先天性感染和通过性交而传染本病的报道。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病例的潜伏期约为10天。马属动物发病时体温迅速升高至40~41℃ ,患畜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脉搏快而弱;结膜潮红,结膜有时杂有小出血,眼中流泪;鼻孔中流出浆性鼻液;四肢、腹下、外阴部周围、喉部和眼睑发生界限明显的水肿。
发热维持2~3天,有时1周,然后体温迅速下降至正常或甚至正常以下,临诊症状减轻或消失。经过一定时间后又重新发热。如此反复发作后,患畜日益消瘦,逐渐发生在高度贫血,白红蛋白量可降至正常值的25%,红细胞数可降至250万,白细胞中度增多。粘膜初期苍白,后期黄疸。最后患畜极度瘦弱,运动失调后摇摆不定,最终因极度衰竭而死亡。在头几次发热时,血液中有大量布氏锥虫,后来减少。只有当重新发热时才又大量出现。
病程一般为1.5~2个月,但也可能拖延4~6个月甚至1年。有些病畜可能于发生最初的症状后1~2周即发生死亡。患畜康复的可能性极小。
在牛和其它反刍兽,通常要在感染后数周甚至几个月才出现明显的症状,其表现为消瘦,贫血弛张热、水肿、流泪、水样鼻涕、被毛松乱和脱落以及暂时性腹泻,患畜缓慢地恶化。血液中仅有少量锥虫、急性病例极少,痊愈者常见。
在猪也常发生严重的疾病,有些病猪在尚未出现临诊症状前而突然死亡;犬锥虫病的后期可见消瘦、呼吸困难、淋巴结急性肿胀,四肢水肿、运动失调、角膜炎虹膜炎及全身脱毛。此外,许多野生动物,如野牛、羚羊、斑马、斑驴等均可感染布氏锥虫,但多为带虫者。非洲的小羚羊是锥虫的主要储藏宿主之一。
病理变化
解剖时,在马属动物可见高度贫血和消瘦,皮下胶样浸润,浆液腔中有渗出液。粘膜和浆膜面上有小点出血。肾脏和膀胱上也可能有小点出血。脾脏有时急性肿胀,有时慢性肿胀,脾髓常呈锈棕色。淋巴结髓样肿胀。在死后24h内,在血液、渗出液、骨髓和内脏中常有大量虫体,但在脾脏中只有少量虫体。除肉食动物外,其它动物的病理变化较不显著。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诊症状、病原学检查和动物接种实验等进行综合判断,但找到病原体是诊断本病的最确切的根据。
(1)流行病特征。本病流行于中非和东非的热带地区,在北纬15度至南纬25度,西至维多利亚湖,东达坦桑尼亚的坦噶尼喀湖以及赞比亚河西岸附近地区。
采采蝇稍大于家蝇,呈黄褐色或灰褐色,或近似黑色。停息时,刺刀状的口器向前伸出,翅膀叠起,这是识别本蝇的主要特征。雌采采蝇产幼虫于泥土中,每次产1条,一生约产10条,需时15~30天。在泥土中经蛹发育为成蝇。采采蝇喜居于河流湖泊之旁,选择雨量不大的有杂草和矮树的丘陵的带孽生繁殖。雌雄采采蝇均吸血。一般靠野生动物和家畜的血液生活,也吸人血。刺吸含有锥虫的血液后,仅有少于10%的采采蝇可感染,但一旦感染后,便终身具有传染性。成虫寿命可达4~8个月。
(2)病原学检查。取病畜1滴血液加等量生理盐水直接在显微镜下检查。也可取病畜血液、淋巴液、脑脊液后骨髓穿刺液作涂片镜检。患畜在发热期间常能在外周血液中查到虫体。
(3)接种实验动物。将布氏锥虫病畜的血液、淋巴液或脑脊液,腹腔接种于小鼠、大鼠、豚鼠或兔子等实验动物。锥虫可在动物体内大量繁殖,4天后镜检动物血液,一直查到60天,可检查到虫体。但应注意大鼠和小鼠常本身感染有路氏锥虫,故因预先检查,以免与本虫混淆,若有路氏锥虫的大鼠或小鼠均不能用于实验动物。
(4)补体结合反应。用于检查慢性病例。补体结合反应操作方法与微生物操作技术相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5 22:59
目录
概述
治疗
预防
疾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