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氏锥虫病
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
伊氏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多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临床特征为进行性消瘦、贫血、黄疸、高热、心肌能衰竭,常伴发体表水肿和神经症状等。0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病原
伊氏锥虫属于锥虫科锥虫亚属。虫体细长,呈卷曲的柳叶状,长度一般为15~34微米,宽1.5~2.5微米,平均25微米×2微米。前端尖,后端钝,中央有一较大的椭圆形核,后端有一点状的动基体。动基体也叫运动核,由位于前的生毛体和后方的副基体组成,鞭毛由生毛体长出。鞭毛与虫体之间有薄膜相连,虫体运动时鞭毛旋转,此膜也随着波动,故称波动膜。一般以姬姆萨染色效果较好,核和动基体呈深红色,鞭毛呈红色,波动膜呈粉红色,原生质呈淡天蓝色。伊氏锥虫的繁殖在宿主体内进行,一般沿体轴做纵分裂,由1个分裂为2个。伊氏锥虫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很弱。在干燥、日光直射时很快死亡,消毒药液或常水能使虫体立即崩解,50℃5分钟死亡。
临床症状
伊氏锥虫病潜伏期为4~11天。
急性病例多为不典型的稽留热(多在40℃以上)或弛张热。发热期间,呼吸急促,脉搏增数,血像、尿液、精神、食欲、体质等均有明显新变化。一般在发热初期血中可检出锥虫,急性病例血中锥虫检出率与体温升高比较一致,而且有虫期长,慢性病例不规律,常见体躯下部浮肿。后期病马高度消瘦,心机能衰竭,常出现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后躯麻痹等。骡对本病的抵抗力比马稍强,驴则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多为慢性,即使体内带虫也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且常可自愈。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黏膜呈黄白色。皮下及浆膜胶样浸润,全身性水肿、出血、淋巴结、脾、肝、肾、心等均肿大,有出血点。在血液中可检出吞铁细胞。
防治
在疫区及早发现病畜和带虫动物,进行隔离治疗,控制传染源,同时定期喷洒杀虫药,尽量消灭吸血昆虫,对控制疫情发展有一定效果。必要时可进行药物预防。
治疗本病的药物有:萘磺苯酰脲、喹嘧胺、三氮脒、氯化氮胺菲啶盐酸盐。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0:46
目录
概述
病原
临床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