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恒星命名法
约翰·拜耳提出的恒星系统命名法
拜耳恒星命名法(Bayer designation)是由约翰·拜耳(Johann Bayer)在其《测天图》(Uranometria,1603年)中所提出的恒星系统命名法。根据这命名法,一颗恒星的名字由两部分所组成:前半部为一希腊字母,后半部则是恒星所处星座的属格。原则上一个星座之中亮度最大的那一颗星就会被称为α,第二大的就会是β,接着就是γ、δ……如此类推。但实际上在很多星座中,α星未必就是亮度最大的那一颗星,次序倒转并不罕见;甚至有些星所处的星座跟其名字所显示的并不符合。虽然如此,这些名字还有一定用处,所以它们仍被广泛使用。
简介
拜耳恒星名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是全写,如Alpha Canis Majoris(天狼星)及Beta Persei(大陵五);另一种是简写,即小阶希腊字母加星座的三字母标准简写,如α CMa及β Per。
希腊字母只有24个,要命名同一星座中更多的星时,拜耳就利用小阶拉丁字母,然后就是大阶拉丁字母。但是这些名字很少被用到,h Persei(实为一个星团)及P Cygni为当中少数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拜耳命名恒星时只去到Q这个字母,以后的字母都没有使用。如W Virginis这样的名字其实是变星命名。
有些星共同拥有一个拜耳名字,如一些双星、聚星。这些时候就会在名字中的字母后上方加上一个数字去分辨它们,如猎户座的π1、π2、π3、π4、π5与π6 Orionis。
命名规则
由于许多星座中亮度最大的恒星都被选定为α星,使许多人错误的认为拜耳是以恒星的亮度来排顺序。但是,在当时还没有办法精确测量恒星的亮度,传统上只能将恒星分为六级,在同一级内并没有相对的亮度顺序。拜耳也只是先列出一等星,然后是二等星。通常的做法是大致上依循亮度由头至脚(或尾)来排列(例如在大熊座的北斗七星)。
由上而下
猎户座是拜耳命名法的一个好例子,(请记住数值越小的恒星越明亮,2等星精确的亮度是在1.51至2.50之间。)拜耳先为最亮的两颗1等星命名,参宿七和参宿四,肩上的参宿四是α星,膝盖上的参宿七是β星,而后者是比较亮的。
拜耳视t固有
命名法 星等 名称
猎户座 α 0.45 参宿四
猎户座 β 0.18 参宿七
猎户座 γ 1.64 参宿五
猎户座 δ 2.23 参宿三
猎户座 ε 1.69 参宿二
猎户座 ζ 1.70 参宿一
在2等星的范围内,他重复了相同的做法,显然的他再次依循星图由上而下的路径来命名。
先来后到
先在东方升起的先命名也是拜耳采用的一种方法,北河二(双子座α)和北河三(双子座β)就是一个例子。虽然同属双子座的北河三比北河二明亮,但因为北河二先在东边升起,所以是双子座的α星。
拜耳也许熟知西方的历史或神话故事,因为在这些历史和神话中,北河二总是在北河三之前被提及,或许这也是让拜耳如此命名的原因之一。
其余细节
在天龙座中最明亮的恒星是天棓四(天龙座γ),但是右枢却是天龙座的α星,因为右枢在是历史上曾是4000年前的北极星。几乎在历史上曾是北极星的,包括织女星,都被拜耳选做所在星座的α星。
有时的确没有明显的顺序,举例来说,在天秤座和人马座,拜耳都是随机的分配了恒星的名称。但希腊字母在字母表上的顺序,在上古时代曾用于表示连续的整数,这也许就是拜耳系统会被视为数值系统的原因。
所以,字母α总是被命名给星座内最明亮的恒星,而且经常有些例外,有些恒星已经不在原先的星座内(根据现代星座界限)。
重复命名
以下恒星被重复的命名:
五车五:金牛座β,也是御夫座γ。
壁宿二:仙女座α,也是飞马座δ。
折威七:天秤座σ,也被天蝎座γ。
表示法
在英文,拜耳命名法通常有两种呈现的方式:完整的表示或简洁的表示,但在中文中就没有差别了,而且在引用时都会采用简洁的表示法。
完整表示
在英文中以完整的星座名称和小写字母希腊字母组合,例如天狼星是Alpha Canis Majoris(大犬座α),大陵五是Beta Persei(英仙座β)。
简洁表示
简洁的表示则是以希腊小写字母与星座名称的三个字母缩写来显示,例如前述的天狼星是α CMa,大陵五是β Per。在早期,还曾以4个字母的缩写来呈现,但后来很少用。
进阶用法
虽然在拜耳系统中最常用的是小写的希腊字母,但还是要提一下系统延伸的部分:在24个小写的希腊之后,先使用小写的拉丁字母,然后才使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这些字母都很少被用到,但有个例外就是英仙座 h(实际上是个星团)和天鹅座 P。还要注意的是在拜耳的命名法中没有Q之后的字母,像是天兔座 R和大熊座 W都是变星的命名,不是拜耳命名的。
在同一个拜耳字母上的上标数字通常是代表双星(主要是光学双星而不是真实的联星),但也是有例外的情形。像是一串的猎户座π1、π2、π3、π4、π5和π6,则是多颗恒星在一起的聚星
拜耳生平
约翰·拜耳(Bayer·Johann,1572-1652.3.7)是德国天文学家,他撰写的《测天图》(1603年)建立了一套用肉眼全部可见恒星的体系。在拜耳之前,各种星图都是根据不完全又不精确的托勒密星表编制的;拜耳将托勒密的48个星座表予以订正并增补南半球新发现的12个星座。根据第谷测得的恒星方位和亮度的资料,拜耳用24个希腊字母分别为各星座中的可见恒星命名,如星数超过24个,则以拉丁字母继续命名。拜耳的命名法迄今仍在使用,并已扩展到约1300颗恒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2 19:0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