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方案
1943年发生的主张方案
1943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进,英美两国军队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计划逐步进入实施的阶段。丘吉尔从其它的国家战备利益的角度进行考虑,一直主张盟军首先进进攻巴尔干,以同苏争夺东南欧,恢复英国在战前的势力,这种主张被称为“巴尔干方案”。1943年5月,苏美两国一致通过同意霸王计划,英国代表团被迫放弃当初的主张。至此,丘吉尔的巴尔干的方案夭折。
历史背景
自从1941年初英国势力被逐出欧洲战场,特别是苏德战争在当年夏天爆发以后,在欧洲大陆开辟一个第二战场便成为了同盟国首脑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至于如何选择这个战场,美、英、苏三国却有所分歧。
巴尔干方案可以说是英国人对于第二战场问题看法的具体表现。这个计划并非西方盟国的共识,恰恰相反,它仅仅属于英国(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只属于丘吉尔)。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该方案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英国本国的利益,而它的诞生与夭折又与丘吉尔紧紧相连。
在本质上,巴尔干方案是一个政治大于军事的构想。在这个半岛登陆并不能对德国本土进行直接进攻,也不可能吸引德军主力进行决战以缓解东线的压力。然而在另一方面,实施该方案却可以在理论上迅速恢复英国在东南欧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范围,维护大英帝国在东地中海的霸权。到了战争后期,局势的变化更是为这一计划附加了一项更重要的意义:同正在反攻的苏军竞争,抢先控制巴尔干半岛以防止该地被完全“赤化”。
因此,英国提出这一方案,其动机并非是为了加速大战的进程或者别的任何可以称之为高尚的目的,而是自私地为了自己而打算。
各方态度
1943年11月12日,丘吉尔正式认可了英军参谋部制定的巴尔干作战计划。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开始乐此不疲地向盟友们推销这一观点了。于是,第二战场问题逐渐演变成了两种观点的交锋:西北欧与巴尔干。如果说前者是在拥有绝对制空权和便捷的海运条件支持下向敌军防守严密的要害地区进攻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在没有强大空中支援与方便的海上生命线、只是在拥有制海权的情况下向敌军防守薄弱的次要部位发动进攻。面对这两种大相径庭的方案,美、苏两国以及巴尔干各国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美国对该计划一直提不起兴趣。对于这一纯粹是为了英国利益而火中取栗的计划,艾森豪威尔曾经直截了当地对英国首相说:“温斯顿,我完全明白你是在为了政治而打仗”。
美国人的不满是有原因的。丘吉尔是在为政治,或者说为了英国政治而拿整个同盟阵营下注;而罗斯福却只是希望能尽快结束这场人类最可怕的战争。从军事上看,巴尔干地区山地较多,交通落后,既远离己方基地也不是德国要害。如前所述,登陆该地不仅不能迅速推进以扩大战果,还有可能像后来的意大利战场一样在长时间内陷入僵局。而选择西北欧路线却可以直捣德国工业区,这也正是希特勒所忧心忡忡的。
在政治层面上,美国同样也不希望看到巴尔干为英国独霸。如果英国最终在巴尔干确立稳固的军事存在,那么无疑会对美国在战后介入该地区造成障碍。在罗斯福的战后规划中,世界局势应该为所谓的“四警察”美苏中英共同主导,以取代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势力范围。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美国不想因为巴尔干问题而与苏联翻脸而造成同盟国的分裂。罗斯福的幕僚们提出了一种“就近性原则”,即美国无法强迫苏联人把他们已经吞下的东欧邻居再吐出来——除非在东欧的西方军队可以与庞大的苏军相对抗,即盟军放弃霸王行动而执行丘吉尔的计划。但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使美英和苏联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不仅是轴心国阵营所喜闻乐见的,也将使战争更加复杂和扩大。
苏联的态度则很值得玩味。斯大林的作风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在巴巴罗萨初期,面对苏军全线溃退的恶劣局势,这位“约大叔”迫不及待向英国求援,对于任何地点与任何形式的第二战场全盘接受(当然也包括巴尔干方案),根本无暇与西方国家争夺战后利益。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结束与局势的改观,莫斯科的态度逐渐强硬,对除了西北欧方案以外的任何第二战场表现出了强烈的排斥倾向。朱可夫在战后的回忆对此作了解释:“1943年以后,我们对于开辟第二战场已经不再迫切”。而当苏军在1944年下半年打出国境线进入东欧与巴尔干地区之时,苏联对于丘吉尔的这个方案已经变成了完完全全的反对:显然,此时的斯大林大元帅也决定制定自己的战后新秩序了。
除了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战争主导国的态度以外,丘吉尔同样需要顾及巴尔干各国的态度。南斯拉夫铁托对于英国人的监视与限制忿恨不已,专门跑到莫斯科进行秘密汇报;罗马尼亚虽然因为比萨拉比亚问题对苏联颇为不满,但也不敢向一个如此可怕的红色邻居发牢骚;至于保加利亚,鉴于该国民众因为历史原因而对俄国普遍抱有好感,因此保军拘留部分英军代表的行为也不难理解;土耳其,则不论英国人如何软硬兼施也迟迟不愿派兵进入巴尔干充当马前卒;唯一顺从伦敦的似乎只有希腊流亡政府了,不幸的是这个政府下属的军队同样在北非哗变,要求希腊国王承认国内的共产党游击队的合法地位。除此之外,随着苏军的快速推进,时间也已经不再站在英国人这一边。
方案结果
面对这么多的阻力,丘吉尔这位战时首相仍然就这一问题表现出了其不屈不挠的一面。他一方面向国内的民众渲染进攻法国的可怕前景,吹嘘德军在西线的防御,在声称霸王行动一旦开始后“海峡就会被英国青年的鲜血染红”的同时,还借用1942年迪耶普的那次小规模惨败来搪塞苏联人;另一方面,尽管首相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矢口否认,但他却用实际行动表明英国为了巴尔干方案可以不惜以任何借口干扰甚至推迟“霸王行动”的实施。于是,巴尔干方案便随着丘吉尔肥胖的身躯不断出现在几乎每一次盟国首脑会议上。
在1943年初的美英卡萨布兰卡会议上,丘吉尔向美国提出了这个方案的一种加强版本:盟军应该在巴尔干或者挪威登陆、或者在这两地同时发起进攻。看来英国人已经打算把这个在军事上明显避重就轻的计划扩大到北欧了,遗憾的是美国人依然固执的坚持西北欧路线。不过罗斯福也不愿让这样一个行将过气的盟友过于难堪,于是作为双方计划折衷的产物,便是诞生了意大利战场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所谓“第三战场”。应该看到的是,丘吉尔至少离他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而美国的妥协则在事实上助长了英国人的野心,也让登陆法国的时间不可避免的推迟。
英国首相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再进一步。在之后的“三叉戟“会议上,他再次抛出了巴尔干方案,然而这一次美国人没有再让步。而同盟国阵营正式宣告巴尔干不可能变成第二战场,则是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尽管丘吉尔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不断抱怨“霸王行动”调走了地中海战区所急需的大批运输船和作战部队,尽管他在事后仍然鼓吹从意大利战场北部“向右出击”进入巴尔干,但会议仍然决定将法国作为第二战场,即在北部的“霸王”与在南部的“铁砧”,也就是日后的诺曼底登陆和龙骑兵行动
尽管遭遇了如此巨大的挫折,但这并不意味着巴尔干方案生命力的终结。丘吉尔从英苏“五月协定”中得到启发,决定绕开美国而单独和正在逐渐渗入东欧的苏联协商,由此产生了著名的“百分比协定”。
之所以丘吉尔会在一张纸上用几个粗略的数字就与斯大林一起完成了对巴尔干的瓜分,起因还是因为英国人的担心:此时五月协定已经过期,而英国一向视为势力范围的希腊,其境内的局势也愈加动荡,英国首相试图通过这个协定实现如下一个目的,即英国愿意让苏联主导罗马尼亚甚至保加利亚的相关事务,作为交换,苏联将不再支持希腊境内的红色游击队并约束保加利亚对于马其顿和东色雷斯的野心。尽管英苏两国的瓜分行动非常露骨,但丘吉尔在给罗斯福的信件中却对此含糊其词,只字不提“势力范围”这个字眼;而罗斯福在得知此事后也罕见地没有给予正面答复,其态度仅仅是“表现出了兴趣”而已。此后,或许是罗斯福不希望再引发一次新的争吵,这个“百分比协定”实际上被美国默认了。
与此同时,英国决定在巴尔干单独行动。由于得不到美国支援,这次作战的规模只能局限于希腊境内,事实上只是巴尔干方案的一个缩小版本。进攻日期随着德军撤退时间的改变而不断推迟,尽管当地德国E集团军群的兵力不会超过10万人,但英国人始终不敢同这些敌人正面交手。1944年10月,英国空降兵和登陆部队终于重新踏上了希腊这块古老的土地,紧跟在后撤的德军身后接管了这个国家。丘吉尔的宏伟目标行将实现了吗?回答仍然是否定的。共产党的“希腊人民解放军”迅速填补了该国的权力真空,而他们所策动的一系列罢工、示威最终演变成了英军与游击队之间的大规模混战。虽然丘吉尔将这些红色武装人员斥为叛军,虽然苏联人严格遵守协定没有参与进来搅局,但发生在这个古国各大城市中的流血悲剧仍然让英国在世界舆论界中显得十分狼狈。虽然丘吉尔费尽心机最终在该国站稳了脚跟,但这已经注定不会长久了。到1947年希腊再次发生动乱时,无能为力的英国人惟有乞灵于美国。随着美军伴随着杜鲁门主义介入巴尔干事务,大英帝国在巴尔干的所有梦想最终烟消云散,野心勃勃的巴尔干方案也随之成为了历史。
原因分析
英国人的巴尔干方案最终失败了:因为美国的反对,因为苏联的扩张,因为英国自身的衰弱,因为丘吉尔只想为了英国本身而战。
在这其中,美国的态度无疑是最重要的。不仅因为美国作为战争的主导国,可以用强大的综合实力左右英国的目标,还因为美英毕竟同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共同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使它们更容易达成共识。而如果说美国是用共同利益来迫使英国退让,那么苏联则是用军事威慑力。虽然斯大林的强硬回激起丘吉尔这个老牌反共主义者的敌意,但苏军在东欧的存在却不能不使英国人重新考虑——毕竟直到1944年上半年前,英国在巴尔干的军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正如白宫所言,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强迫他们撤出这个地区”。
然而,不管怎么样,美苏两国对该方案的反对在客观上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不至于因为过分纠缠一些细枝末节而放慢进程;使一个无关紧要的“第四战场”最终被一个更为重要的“第二战场”所取代;使几个纯粹是因为眼前利益而勉强走到一起的反法西斯盟国不致在关键时刻反目;最终使对德战争在大致上能够顺利进行,这在大局上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英国国力的不足也是一个原因。英军在希腊的表现清楚的表明他们甚至无法完成一个缩水版本的巴尔干方案,更不用说独立控制整个半岛乃至与苏联对抗了。当国家的实力不能支持一个过于夸张的计划时,特别是这个计划很可能因为与盟国整体利益背道而驰而无法得到足够的外来援助时,或许最明智的办法还是放弃。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部分英国右翼保守政客在战时与战后不断批评罗斯福的巴尔干政策,认为美国拒绝巴尔干方案实质上等于是把半岛乃至整个东欧扔给俄国人,导致了一个红色东欧的出现。这种观点显然对于这位美国总统并不公平。
罗斯福并非是美国的艾德礼,他从来没有因为想讨好苏联而放弃美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战后利益。在1944年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即利用《被解放欧洲国家宣言》中的“(巴尔干各国)人民有权自主选择其命运”这一条款表达了自己的意图,希望以此来排挤当地的英、苏势力。即使是对于那些依照“百分比协定”划入俄国势力范围的国家,美国的默认也并不是无条件的。白宫可以容忍这些国家成立亲苏政府甚至在一些重大事务上与苏联保持密切关系,但并不希望它们变成苏联彻头彻尾的卫星国和代理人,或是对抗西方世界的前沿壁垒。相反,美国人希望巴尔干各国能够执行一种类似门户开放的对外关系政策,从而确保“四警察”能够自由干预该地区事务。尽管现实演变的结果与罗斯福的如意算盘并不合拍,但这显然不是他能够改变的。
反过来,如果西方国家全面执行丘吉尔的巴尔干方案,一切又会怎么样呢?且不说苏联被激怒和战争随之复杂化而产生的不利后果,即使苏军不与英美军队在巴尔干发生正面冲突,大战的结局也是相当糟糕的。当数百万西方盟军正在巴尔干半岛崎岖的山地中艰难行进,不断与德国人和形形色色的红色游击队在一个个岛屿、谷地与城镇中反复拉锯,在流亡政府与抵抗组织的权力分配问题上焦头烂额之时,数目更为庞大的苏军显然不会无所事事。以他们在1944—1945年的进攻势头来看,红旗显然不会止步于易北河东岸。俄国人完全可以利用德国迅速崩溃而在西欧形成的权力真空,抢在盟军之前一路西进占领整个德国、丹麦、低地国家甚至进入法国。这样一来,战后世界的格局无疑会更加错综复杂,甚至可能再开战端,托尔高的友好会师或许会被多瑙河下游的流血冲突所取代。即使双方能够足够冷静地选择一场冷战,即使美英能够完全控制巴尔干大部,西方势力也必然会因为失去中欧、仅仅局限在地中海北岸地区而处于下风。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这种结果比失去一个巴尔干半岛更为可怕。
综上所述,巴尔干方案既不符合整个同盟国阵营的战时共同利益,也不符合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战后利益。现实中,英国人的种种举动也用实例证明了其力量的局限性和其目标的不切实际。因此,可以断言,所谓“巴尔干方案”完全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个狭隘的、近似于空中楼阁式的纸上谈兵方案,其中途夭折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美国与苏联出于不同动机的共同抵制,倘若这个方案得以顺利实现,那么这不仅是盟军战略眼光的重大失败,也是同盟国在整个二战中最为愚蠢的行动。
参考资料
浅谈巴尔干方案.兵戎军事社区.2012-01-27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18:37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