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脚龙
植食性恐龙
巨脚龙(Barapasaurus)是蜥臀目的一种恐龙。它又名巴拉帕龙,表示有巨大的腿的意思。巨脚龙属蜥臀目、蜥脚型亚目、蜥脚类、真蜥脚类的恐龙,生存与侏罗纪早期的印度中部,体长约18米,属植食性恐龙。它的背部和角部的一些骨头是中空的。这样便有效地减轻了它身体的负担。它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亚洲印度中部,被发现于亚洲印度地区。
简介
侏罗纪早期的亚洲生活着一种古老的蜥脚类恐龙,这种恐龙有着粗壮的四肢,所以人们称之为巨脚龙。巨脚龙属于十分温和的植食性恐龙,首次发现于1960年的印度,没有任何头骨和其他骨骼的匮乏,以及资料的缺失,为学者们研究此恐龙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生物学史
巨脚龙是最完被发现的蜥脚类恐龙,它的背部和角部的一些骨头是中空的。这样便有效地减轻了它身体的负担。
至今为止人们一共发现了六副巨脚龙的骨架化石,仅很遗憾的是人们没有发现巨脚龙的头骨化石。
尽管它的个头很大,巨脚龙却是巨大而温和的食草性动物,它的牙齿像锯齿一样锋利,便于咬碎食物。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亚洲。
形态特征
体长约18米,体重10吨。
慢步行踪
巨脚龙的行动缓慢,它不像其他的蜥脚类恐龙的脊椎一般是空心的而是实心(但也有少量的空腔),所以走起路来和大象一样缓慢。
高扬的长颈
巨脚龙有一条粗壮的尾巴,但它的脖子与尾巴相比看上去极其不协调。组细的脖子顶着一个小小的脑袋,吃高处的树叶就会很轻松啦。
分布范围
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亚洲印度中部,被发现于亚洲印度地区。
生物习性
巨脚龙是植食性动物。
巨脚龙属
这种动物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蜥脚龙。它的准确分类还不确定,但其体型庞大,与鲸龙的尺寸和重量差不多,基至可能还要更重些。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巨脚龙的六具局部骨架和大量更不完遗骸,但里面都不含颅骨和脚。不过,古学家们却发现了它的化石,呈调羹状带有锯齿,非常适扯树叶。从巨脚龙在侏罗纪初期,蜥脚龙就已经是巨大的动物了。一些科学家将这物单独归于一个非常原始的蜥物单独归于一个非常原始的蜥脚龙科——火山齿龙科。这个科类里最早的成员即为火山齿龙,发现于非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9 13:11
目录
概述
简介
生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