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症
病症名称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是由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的临床表现和转归与个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免疫功能正常者因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多表现为隐性感染,部分为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免疫功能缺陷者因输血(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等感染CMV或CMV再活化后,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脏器受累,最常见为间质性肺炎肝炎胃肠炎视网膜炎等。更昔洛韦可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
病因
由CMV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CMV是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群,仅在人与人间传播,其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对宿主或组织培养细胞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人类CMV仅能在人胚纤维母细胞中分离、培养。
患者和不显性感染者可长期或间歇从唾液、泪液、宫颈分泌物、尿液、精液、粪便、血液或乳汁中排出此病毒,成为传染源。
(1)先天性感染 孕妇感染CMV后,通过胎盘将此病毒传播给胎儿,母亲在感染后可产生抗体,以后再次生育胎儿受感染的机会较少或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但不能完全阻止垂直传播的发生。
(2)后天获得性感染 包括围产期新生儿经产道或母乳感染。密切接触感染,主要通过飞沫或经口感染,经输血、器官移植感染。
年龄愈小,易感性愈高,症状也愈重,年长儿多呈不显性感染。CMV为细胞内感染,虽血中有抗体。也不能避免细胞内此病毒的持续存在,故初次感染后,CMV很难被宿主完全清除。
临床表现
大多CMV感染是不显性的。感染后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症状者分为两个类型:
1.先天性感染
部分患儿在出生后有明显症状,表现为肝脾肿大、持续性黄疸、皮肤瘀点小头畸形脉络膜视网膜炎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等。上述任何项表现都可单独存在,并可伴有生长缓慢、烦躁、有时发热,体温自微热至40℃。但因出生时仅有小部分患儿有临床症状,故多数不能确定诊断。如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症状者,也可表现为听力丧失,轻度神经系统症状及发育障碍,以致影响学习。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患儿,可出现各种先天畸形,可有痉挛状态、两侧瘫痪、癫痫样抽搐、视神经萎缩耳聋(少数患儿发生耳聋),并可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加。有的无症状先天性CMV感染的患儿,虽体格发育正常,仍可有先天畸形及听力损害,但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有症状的患儿。
2.获得性感染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一般较轻,虽然多数婴儿为亚临床感染,但其症状的发生率仍较成人为高,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皮疹支、气管炎或肺炎等,也可出现肝炎。与先天性感染患儿不同者为神经系统极少被侵犯。儿童期感染常通过呼吸道获得,常为不显性,但成为长期带毒者,偶可出现迁延性肝炎或间质性肺炎。多次接受新鲜血液输血的患儿,也可发生此病,其表现可酷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EB病毒衣壳抗原的嗜异凝集反应IgM抗体始终阴性,也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感染性末梢神经炎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后多为隐形感染,偶有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发热、皮疹、肝功能损伤,常无咽峡炎,嗜异凝集试验阴性)。
检查
要进行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测才能明确诊断。
诊断
1.不能以其他病因解释的慢性肝病或迁延性间质性肺炎;
2.临床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抗EB病毒衣壳抗原的嗜异凝集试验阴性,往往发生于手术(尤其开心手术)后接受大量新鲜血者;
3.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白血病恶性肿瘤)、接受器官移植的受者,如发生较严重的肺炎,往往是CMV感染所致。
遇到上述情况时,要进行病毒学血清学检测才能明确诊断。
治疗
1.可应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如更昔洛韦、抗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转移因子等。
2.丙氧鸟苷有防止CMV扩散作用。如与高滴度抗CMV免疫球蛋白合用,可降低骨髓移植的CMV肺炎并发症死亡率
3.要注意对症治疗和护理工作,隔离病儿,对其排泄物要进行消毒。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7 17:27
目录
概述
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