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犀
巨犀科巨犀属动物
巨犀属(Paraceratherium),主要生活于渐新世,巨犀科共包括12属,其中准噶尔巨犀属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全长5—12米(鼻至尾)体长最大者约为 8. 23 米, 其肩高最高可达 5. 28 米 ,脖颈垂直地面时,高度可达3—9米,肩高1.9—5米!重达约3—20吨。巨犀科在早中新世灭绝。巨犀是已知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巨犀是犀牛的近亲,在大约3400万年到2300万年以前分布在中亚的森林里。因巨犀身材高大,脖颈很长,所以它们以树冠上的树叶为食。科学家认为,从森林迁徙到草原最终导致了巨犀的灭绝。
种群分类
犀类是一很庞大的家族, 在分类位置上属奇蹄目犀超科。 巨犀类只是这一庞大家族中的已绝灭了的一小分支。巨犀类的特征除了身材向巨大方向发展外, 它的颈部和四肢伸长更加后缩[ 从第三上前臼齿( P3)上方进一步后缩到第四上前臼齿( P4)之上。
始巨犀属(Juxia),分布在始新世的我国北方和蒙古东部,体型较小,沙拉木伦始巨犀的完整骨架是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巨犀类化石,展览于中国古动物馆。
额尔登巨犀属(Urtinotherium,又名乌尔丁巨犀),分布于晚始新世,包括小额尔登巨犀和中间额尔登巨犀两种,化石在我国云南和内蒙古被发现。
巨犀属(Paraceratherium),广泛分布于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巨犀科下最著名的种群,我国发现过葛氏巨犀和更大型的美丽巨犀(天山副巨犀)两种,北京自然博物馆中的巨犀化石即为此属,由Paraceratherium和Indricotherium两属合并而来。
别纳拉巨犀属(Benaratherium),曾分布于高加索地区的一类体形不大的巨犀。
咸海巨犀属(Aralotherium),化石主要在哈萨克斯坦被发现,我国也发现过少数化石,定为苏氏咸海巨犀。
准噶尔巨犀属(Dzungariotherium),是巨犀科下最大的种群,体型最大的天山准格尔巨犀,体长可达9米,身高7米多,肩高5米,重约15吨,还包括较小的吐鲁番准噶尔巨犀和最大的天山准噶尔巨犀(仅发现过下颌残段,展览于中国古动物馆),最完整的化石是霍尔果斯准噶尔巨犀头骨,藏于上海自然博物馆
吐鲁番巨犀属(Turpanotherium),分布于我国新疆和甘肃地区,是生存年代最晚的巨犀,包括模式种秀丽吐鲁番巨犀和未定种牙沟吐鲁番巨犀
巨犀科除巨犀亚科还包括福氏犀亚科,包括福氏犀和始福氏犀两属。
特性
外形特征
巨犀类的特征除了身材向巨大方向发展外, 它的颈部和四肢伸长更加后缩[ 从第三上前臼齿( P3)上方进一步后缩到第四上前臼齿( P4)之上] , 前颌骨前部逐渐往下弯, 第一上、下门齿变得越来越粗大, 第二、三对门齿、犬齿和第一对前臼齿逐渐退化, 进而消失。因此, 巨犀家族的后期种属演变得如此巨大是有一个过程的, 是逐渐的。
头上无角,头、颈和四肢都很长,站起来肩部高可达5—6米,体全长12—13米,体长9米,体重15.吨,为已知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头骨长而低,长1米左右,但与其庞大的身躯相比,显得细小。额部隆起但无角;鼻骨光滑,向下弯曲。颈很长,肢长柱状。头上无角。牙齿结构简单,牙沟距椒子沟很近,有一对钝门齿;颊齿低冠,前臼近长方形,第一前臼齿原尖特殊,具有很大的第四尖及发育不好的后尖;第二前臼原尖形成一长钩状脊与第四尖相连,后尖细而不与第四尖相连;第三前臼齿的后尖细而突出,弯曲于第四尖之内;臼齿简单;上第一臼齿具不发育的反前刺;上第三臼齿梯形,构造原始。估计主要以高层树枝上的嫩叶为食。
生活环境
生存于亚欧大陆的第三纪中期(始新世——中新世),中国是这类动物的起源区和进化发展的中心。最早和比较原始类型的化石发现于我国始新世地层中。
现生犀牛仅生活在南亚、东南亚、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和北非的部分地区。它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稀疏草原和灌木丛生的地区。 它们吃各种植物, 并以多汁的植物为主。 现生的犀牛中仅非洲白犀( Ceratotherium simum)居住在草原上, 以食草为主。 亚洲犀牛主要吃与它的身高差不多的, 或较低处的植物, 如果子、树叶、嫩树枝、树皮、草和芦苇等。它们是喜欢潮湿温暖的动物。 根据现生的犀牛的生态来推断, 很可能巨犀也是喜欢潮湿温暖的动物。
分布范围
产于亚洲、欧洲。蒙古、中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都有发现。中国在内蒙、宁夏、云南始新世地层中发现较原始的化石,是最早的化石,被取名为小巨犀.
巨犀家族是亚洲土生土长的土著居民, 也就是说, 它们起源于亚洲, 主要分布在亚洲, 后期可能稍往西扩展到东欧的高加索、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等地, 从未到过北美、西欧和非洲。 在亚洲的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巴基斯坦等地都发现过它们的踪迹。 其中以我国发现的化石最为丰富, 种类最多。
巨犀家族最早、最原始的成员为在我国内蒙古二连盆地中始新统沙拉木仑组中发现的沙拉木仑小巨犀(Juxia sharamurunensis),最晚的代表为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上渐新统中发现的霍尔果斯准噶尔巨犀(Dzungariotherium orgosensis)和巴基斯坦布格提( Bugti)地区的 布格提副巨 犀(Paraceratherium bugtiense)。 这样巨犀家族的地质历史的分布为从中始新世到晚渐新世。
拓展知识
最完整化石
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巨犀化石,20世纪90年代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境内。如今展示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博物馆。由数段骨架连接呈巨犀立状。高4米,长8.9米。是中国发现的最大的巨犀化石。估计生前体重约十五吨。
一一最大化石
世界最大的巨犀化石发现于蒙古的外呼拉尔。鉴别特征
巨犀亚科(Paraceratheriinae Osborn)修订鉴别特征:
与同期的其他犀类(两栖犀除外)相比属大型犀类,肩高3.7哦体长(不带尾巴)约自5.9至8.估计体重自4至8左右。
头骨与整个躯体相比较小,头骨窄长头型,雌性,雄性均无角;颅部,特别是关节后突之后的部分较长,其长超过自关节后突至P2长的四分之一。副枕突与鼓后突愈合宽厚的板状结构,与关节后突间留有宽的间隙,比形成封闭的假外耳道。
鼻骨游离部分窄长,断面为尖角向下的三角形;鼻切迹深长,后缘位与P3-M2之上。吻端(前颌骨和上颌骨前部及下颌联合部)很长或高度退缩。齿式从3.1.4.3|3.1.4.3至1.0.3.31.0.2.3。第一对上、下门齿或是门齿中最大的,或是唯一的一对门齿,很大或高度退缩;上者下伸,下者前伸或斜向前下方;犬齿稍大于第三对门齿至完全退失;颊齿为原始形低冠“犀形齿”:上臼齿前附尖和前尖小、接近等大;M1至M2为II形,后尖长脊形,M3三角形,外脊后端残存于齿冠基部,m1至m3为U+L型,M3无第三页。
上前臼齿臼齿化程度向后加强:p2半臼齿化,次尖与原尖分隔较深,后脊接近形成,P3—次臼齿化,原尖于次尖愈合为钩形脊,后端向后超过后小尖,后小尖半月形,适度磨耗后与外脊和次尖相连;P3-P4根座长,下内尖至很小的孤锥形至与下尖形成的下内脊。
颈椎(C1-C7)长于头。寰锥翼横向短;C3-C7锥头、锥窝自近圆形和横宽的哑铃型;棘突弱小。横突宽大;后期横突孔腔强烈扩大,使得椎体变空。最后3个胸椎与腰椎的棘突垂直或向后倾斜;前部胸椎棘突具宽深的后中凹。腰椎4-6个;全部或后部腰椎的前、后关节面为包嵌凹、凸面。
四肢中的长骨自细长至异常粗壮。肩胛骨与肱骨大致等长,桡、尺骨远长于肱骨。肩胛骨宽约为长(高)的3/5-3/4,冈上窝和冈下窝接近等大,具萌牙状肩峰。肱骨头宽大于长(前-后方向),三角肌粗隆微弱,外上髁或不发育,或发育,但位置上移,外缘直。桡骨隆起为大的粗糙面,但从不形成深凹,远端与3枚近列腕骨相关节。尺骨不强烈弯曲,肘突相对较短,主要向后伸。所有腕骨的后结节都较小,远、近端关节面较平;在后期属、种中在前部出现“抑止面”,巨骨变得宽大于高。股骨第三转子微弱;距骨由高、宽接近至宽远大于高,滑车脊和沟由高、深变为低浅。前足由四指至三指。掌、跖骨“中轴化”倾向明显:第三掌、跖骨特别粗壮,远端滑车接近左右完全对称;侧掌、跖骨变细,转向中掌、跖骨测后方,中指节骨自柱状或立方体变为椭圆盘状。
发现情况
2021年6月报道,中美科学家发现了巨犀的一个新种——临夏巨犀 ,并结合其他证据,揭秘了这种史前巨兽穿越青藏高原的迁移扩散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1年6月17日发表在国际刊物《通讯·生物学》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9 14:44
目录
概述
种群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