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大精神,具体内容是“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
由来
“川农大精神”是四川农业大学在近百年办学历程中积淀、凝练而形成的、为全校师生所普遍认可、共同追求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川农大精神”的命名和科学内涵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全校师生以及社会关注人士集体智慧的结晶。2000年2月21日、4月7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四川日报》、《中国教育报》四川记者站记者等一行联合组成调研组先后两次来校调研,并就学校大学精神的总结重点听取部分专家的意见。5月23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郑朝富在学校总结宣传“川农大精神”会议上讲话时,明确要求,要统一宣传口径,按照“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的提法,把“川农大精神”喊响,使之起到长久的激励作用。这一时间节点被认为是“川农大精神”正式命名、形成的重要标志。
形成背景
“川农大精神”的形成正是学校传承百年优良传统、顺应时代发展、把握历史大势的必然结果。
学校优良办学传统的传承与凝聚。大学精神的形成需要办学历史的积淀,大学历史传统成为大学精神深厚的资源。在川农大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英勇奋斗,为民族复兴、国家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学校创办之初,即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许多师生希望以农业报国、以农业救国、以农业强国。
红色文化基因的融入与沉淀。作为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的川农大,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该校师生王右木、康明惠、郑佑之等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四川党团组织创立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更是涌现了一大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川农英烈江竹筠、黄宁康、何懋金、胡其恩等大批革命师生。学校红色历史文化不仅是学校的文化底色,也是川农大人血液中流淌的基因。光荣的革命传统,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积淀了“川农大精神”的核心内涵。
历代川农名师的缔造与履践。大学培养大师,大师成就大学。在学校办学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名校长、名教授、名学者是“川农大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川农大精神”的形成特别体现为1956年雅安独立建校以来,以第一任院长杨开渠、第二任院长杨允奎和首任四川农业大学校长杨凤为代表的几代川农人身上,他们“作风朴实、治学严谨、脚踏实地、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世代相传。在学校历史上具有这样情怀的校长领导、专家学者不可胜数,正是他们的人格、学识、风范、品质完整地融化汇聚,不断发扬光大,最终凝练、集聚成“川农大精神”。
辉煌事业精神原动力的升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川农大在信息闭塞、环境艰苦的办学环境下,取得了留学高回归率和突出的科技成就。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时间里,学校赴国外留学的388人(次)各类人员中,有85%学成后如期返校,而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生归国的回国率不足三成。
同时,学校在三大粮食作物的研究上连续获得国家科技大奖,培养了以周开达院士、荣廷昭院士、颜济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为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为四川省的教育事业、农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一种力量来支撑,辉煌事业的原动力追根溯源,正是川农大师生员工对国家有一种“为国分忧、为民谋利”的精神,对事业有一种“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精神,对工作有一种“极端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对科研有一种“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精神,这概括起来就是“川农大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结与凝练。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国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学校各项事业在探索改革创新之路的同时开始对办学历史和传统的整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将优秀的校园传统、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凝练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展示师生在新时期新风貌的精神。
具体内容
川农大精神由“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组成
川农大精神”贯穿学校办学全过程,成为学校文化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长期以来,学校不断弘扬“川农大精神”,突出爱国敬业传统,注重立德、立言、立身,强化育人意识,健全师德和教风建设保障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了“爱国爱农、厚德博学、敬业奉献,诲人不倦”的教风;传承“兴农报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紧紧围绕“心系‘三农’、振兴中华”主题,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学风建设,形成了“心系三农、追求真理、自强不息、学而不厌”的学风;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密切同群众的联系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形成了“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作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对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全面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川农大主动将自身发展与服务 “三农”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三农”的新机制和新途径,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社会认可
2000年7月,中共
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党组作出决定,号召全省教育战线学习和弘扬“川农大精神”(川组通[2000]19号)。《通知》指出,“‘川农大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四川省教育战线的生动体现,反映了新时期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指导意义。”“它不仅是川农大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四川教育战线的宝贵精神财富。”通知要求全省教育系统要结合自身实际,讲求实效,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深入学习“川农大精神”。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先后对“川农大精神”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
2001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来校视察,充分肯定了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对学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取得的成绩和“川农大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2001年底,新华社记者专程来校就学校留学回国人员工作情况进行采访,并在《国内动态清样》第3007期发表了“85%的回归率是怎样产生的?——
四川农业大学吸引留学人员的启示”一文,对学校依靠“川农大精神”努力营造和谐人际环境,创造良好机制,吸引众多留学人员回归的事迹给予报道。文章受到中央领导和四川省的高度重视。
2002年1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
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2年2月4日,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
四川省教育厅再次发出《关于认真开展宣传学习“川农大精神”的通知》。《通知》指出:“四川农业大学是四川省高教战线的一个先进典型,不断总结宣传‘川农大精神’不仅对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而且对促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2002年5月份,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学校,对学校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国内各大媒体对“川农大精神”争先报道,解读新时期的“川农大精神”。
2007年10月16日,一封饱含川农大3万师生员工深情的信,由十七大代表、我校前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亲自带到北京,呈送给温家宝总理。全校师生向温总理汇报了学校弘扬“川农大精神”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做出的贡献,温家宝总理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11月,
四川省委宣传部组织近10家省级媒体对“川农大精神”进行宣传报道,社会各界再次掀起学习“川农大精神”的热潮。
2008年“5.12”地震后,“川农大精神”在新的特殊时刻融入到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中。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来自中央电视台、四川台、《四川日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
四川新闻网等十余家媒体的记者就川农大弘扬“川农大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新经验进行了深入采访,对“川农大精神”进行宣传报道,社会各界再次掀起学习“川农大精神”热潮。
2015年7月“‘川农大精神’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全国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重要意义
“川农大精神”犹如一座丰碑高高耸立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前沿,它不仅记载和镌刻着川农大百余年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与成就,还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带领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川农人在追求真理、造福社会的征途上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