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韩影山等命名崔庄层。1962—1965年,河南区测队在该区开展区测时,根据各地层单元的岩性特征以及在区域上分布的稳定性,把韩影山等所划分的武湾后沟层上部的石英砂岩夹页岩,归并于崔庄组。并把该组归为
震旦系上统。1975—1978年王自强、杜慧英在该区崔庄组发现面貌与
青白口系极相似的微古植物组合,将该组归于青白口系。
本组底部以浅紫红、白色薄层状石英砂岩与下伏
北大尖组呈整合接触,顶部以紫红色和灰绿色页岩与上覆三教堂组灰白色粉砂岩分界。其岩性主要由一套杂色页岩和少量石英砂岩组成。石英砂岩为灰白、灰绿色薄层至中厚层状,页岩为灰绿及紫红色,上部夹透镜状菱铁矿及钙质泥岩。砂岩层面上可见到泥裂和波痕。本组含微古植物主要有:Trachysphaeridium cultum, Leiominuscula aff. Minuta, 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 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 Taeniatum sp.等。本组厚约159—260m。其
海绿石K-Ar法同位素年龄为1159、1138Ma(在鲁山下汤测得海绿石K-Ar法同位素年龄为992Ma),Rb-Sr法同位素年龄为1125Ma。该组主要分布于新安县至
三门峡市一线以南广大地区,以北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