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圆,字有裕,
贝州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自幼孤贫,但却志向宏伟,爱读
兵书。开元年间,
唐玄宗下诏访求遗才。崔圆参加钤谋射策科考试,得中
甲科,被授为执戟。他自负文才,却被授为武职,因此有不得志之感。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
长安,唐玄宗出奔蜀地,任命崔圆为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副大使。到达
河池郡后,玄宗任命崔圆为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剑南节度使。同年七月,皇太子
李亨在
灵武称帝,是为
唐肃宗,并尊玄宗为
太上皇。唐玄宗便命崔圆与宰相
房琯、
韦见素一同前去辅佐肃宗。
大历元年(766年),崔圆回京,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后改检校尚书左仆射,主持
尚书省事务。
安史之乱时,崔圆正任剑南节度副使。他探知杨国忠的心意,知道玄宗可能会入蜀避乱,便提前在
西川整修军备,建造
宫舍,储存
什具,准备好一切迎驾事宜。玄宗到达河池后,接到崔圆的奏表,得知他早已在西川做好准备,感动的道:“世乱识忠臣。”当日便拜他为宰相。
崔圆早年落拓,便去拜访时任
刑部尚书的表丈李彦允,希望能谋个职务,但却受到蔑视。一日,李彦允梦到自己戴着刑具,被二三百个士卒押到官府中,一个穿紫袍的人坐在案前,却是崔圆,他大叫饶命,崔圆便命将他先行关押。李彦允醒后,对崔圆逐渐和善,给他换了个住处,常与他一同吃饭。几个月后,崔圆请求离去。李彦允便把他引荐给杨国忠,并把这个梦告诉他,希望他将来能帮助自己。崔圆出任
剑南节度留后,不到一年,便遇上安史之乱,玄宗入蜀,又被拜为宰相、节度使。京城收复后,朝廷命崔圆审定降贼官员。李彦允也在其中,所遇与梦中相同。他对崔圆道:“宰相记得当年的梦吗?”崔圆便将李彦允先行关押,然后上奏皇帝,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李彦允赎罪。唐肃宗免除李彦允的死罪,将他流放
岭外。
宋祁:
孔子称才难。然人之才有限,不得皆善。观圆之锐,而失守出奔;晋卿雅厚,而少风采臧否;冕明强,嗜利不知大体;諲辅政,功名不及治郡。然各以所长显于时。故
圣人使人也器之,不穷所不能而后为治也。
崔圆出身
清河崔氏青州房,为刘宋尚书度支郎
崔元孙长子
崔亮后裔。清河崔氏青州房又为唐代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清河崔氏作为中原门阀士族“
五姓七族”之一,魏晋南北朝以来家世非常显赫,为抑制他们的影响力,唐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下禁婚诏,禁止包括崔宗伯二子、
崔元孙二子(
崔亮、
崔敬默)后裔在内的“
七姓十家”之间互相通婚。禁婚诏执行效果有限,不但没有起到削弱他们影响力的作用,反而抬高了他们的身份,“往往反自称‘禁婚家’,益增厚价。”崔元孙二子后裔位列禁婚家,人物辈出,世代冠冕,门第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