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贞学园”(北京陈经纶中学前身),是1921年5月由学校创始人、清水安三先生在北京朝阳门外创立的中国贫困女孩儿边学习边做手工艺品的工读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清水安三先生为继续宏扬“崇贞学园”的教育精神,于1946年5月29日在日本国町田市创立了“
樱美林学园”。“樱美林学园”的名称,是以法国传教士、教育家、社会活动家J.F.Oberlin名字的谐音与校园周围盛开的美丽飘逸的樱花组合而成的。
关于清水先生
清水安三先生1891年出生在
日本滋贺县高岛郡新仪村的一个普通农家。中学时,受当时世风影响,成为
基督教的信徒。1910年,清水考入
京都的同志社大学神学部。大学五年级时,他读到刚刚出版的德富苏峰的《支那漫游记》,又在奈良唐招提寺了解到鉴真和尚的事迹,遂对中国产生了兴趣。1917年6月,清水受日本组合教会(即日本基督教教会联合会)派遣,以传教士身份来到
沈阳。不久,便在沈阳小西门外开设了一所名叫儿童馆的小学,学生组成大约是中国、
朝鲜、日本孩子各占三分之一。
1919年,清水为了更好地学习
中文,特移居
北京,落脚在霞公府内小纱帽胡同的日本同学会。这个时期,他开始进行现代中国思潮研究,阅读了
陈独秀、胡适、
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的著作。鲁迅日记里,出现过清水两次拜访他的记录。
这年,中国北方大旱,许多地方绝产,一些国家在华基督教会发起
赈济,清水也参加了
救援,在禄米仓一带从事灾童
收容工作。这段时间,清水目睹中国底层民众的凄惨生活,产生了救济贫民儿童的愿望。1921年,他从灾童收容所得到300元酬金,自己又拿出200元,在朝阳门外
灾民集中的地方,买了一小块地,于5月28日创办起“崇贞学园”(最初叫“崇贞工读女学校”),专门招收贫苦人家的女孩子。而这一天,后来也成为日本樱美林学园的创始日,我在樱美林时,正赶上建校80周年,庆祝活动各种各样,十分隆重。
现在的朝阳门外,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CBD
商务区。但是,当年这一带却是北京最穷困的地区之一,加之“五四”运动后的反日情绪,使清水先生费了好大劲儿,才招募到60名学生。
办学过程中,清水先生感到自己的学识还需要补充,于是赴
美国欧柏林大学留学。这所学校给清水留下很深印象,以至战后他回国创办大学时所起的“樱美林”一名,亦采用了欧柏林的谐音。樱美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它有双重含义,既带有清水先生留学的印迹,而“樱”字又含有祈望和平之义。
清水在美国留学了两年,毕业后马上回到北京,继续操办崇贞女校。经过多年
惨淡经营,到1935年崇贞女校扩充为有六年制小学部和三年制初中部的学校,教师也达到10名,而学校的发展也给周围带来了一些新的生气。崇贞女校是一所贫民学校,经费主要来自
募捐和自创。捐款总是有限,于是学校通过学生们的养鸡、刺绣等劳动,获得一些费用。这样,学校一直坚持免收学生的学费和授课费,仅收少许杂费(小学20钱,中学1元)。办学17年间,共招收学生千人以上,毕业者500余人,其中赴日本留学4人,至东京各技术学校者数十人。
办校宗旨
在办学宗旨上,崇贞女校坚持“学而事人”精神,教育面向实际,面向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自食其力。作为女校,它
清水先生是一个
信奉和平主义的日本人。1919年5月“五四”运动期间,在北京的日本人曾召开会议,通过要求日军出兵中国的决议,会上只有他一个人表示反对。其后,他先后访问过蒋介石、宋美龄、胡适等,相继发表《在支外人生活的批判》《日本军阀之批判》《支那赤化了吗》《援助南方国民革命军》《必须放弃租界》等文章,其观点都反映了一个正直日本人对形势的认识。
政府接管
抗日战争结束后,崇贞女校被中国政府
接管,清水于1946年3月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中国回到日本。
战争的创伤坚定了他的和平主义
信念,回到日本的当年5月,在东京都町田市附近的一片开满樱花的山丘上,他感悟到
人类需要和平,于是在这里创办起
樱美林学园。学园紧挨着当年日本军部生产坦克的军工厂,如今已经改造为象征和平的樱花大道(名叫尾根绿道)。这条蜿蜒在山腰长达1.5公里的山路,两旁种植了18个品种的樱花,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寒樱、江户樱、垂樱、八重樱、粉樱、大岛樱、吉野樱、白妙樱、山樱、贵妃樱、追樱、汉樱、富樱等,仿佛接力赛一样,小朵的,大朵的,一个接一个地竞相开放。人们都知道樱花是白色,其实还有粉的、淡红的。每年4月的第一个周末,町田市都要在这里举行樱花节,一连两天,热闹非凡。
清水先生亲手创作的《樱美林校歌》,第一节就表达了樱花应当成为今后的和平之花。作为一所基督教学校,樱美林的办学理念被确定为“以基督教主义为
基础培养国际型的人才”。由于清水对中国和美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所以他特别强调“教育的本质是爱”这一原则。
姊妹学院
日本的学园,是一种从幼稚园到研究生院的一贯制体制的学校。
樱美林学园也由幼稚园、中学校(初中)、高校(高中)、短期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大学院组成(樱美林没有小学)。在樱美林,清水先生相继担任理事长、大学长(大学校长)、学园长、总长等职务。樱美林学园中,大学是它最主要的部分。樱美林大学共有学生6500余人,专任、非常勤(兼任)教师500余人,职员300余人。在日本497所
私立大学中排名第79位。
由于清水先生的经历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故在教育方面也特别突出传授中国文化。一位学生说,樱美林虽然是个小型大学,但它的中国文化教育,却在东京地区进入了“前三甲”。
樱美林的有些现象,很耐人寻味。如在学校建制上,文学部就专门设立有中国语
中国文学科,这在日本是很少见的。中国语中国文学科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有许多来自东京大学,教员中的许多人都曾在中国长期生活过。植田渥雄教授(当时任副校长)在中国东北多年,一口汉语极为流利,他研究元曲,不仅能够创作,还能演唱,而且唱起来有板有眼,绝对专业。科长(系主任)南条克己教授,从小在
山西省长大,他的父亲还曾在八路军中做过事。
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即中国语中国文学科教员编制中,规定必须有1人是中国籍。樱美林在中国文化教学方面也有特殊之处。课程设置中,作为基础课的有中国语学入门、中国文化入门、中国文言文入门等。作为语言课的有:音声中国语、中国语会话、中国语讲读、中国文言文讲读、中国语表现法、应用中国语、时事中国语、中国语学概论、中国语音声学、中国语文法、
中国语音韵研究、中国语
方言研究、中国语文体研究、中国语教学研究、中国语文字学研究、中国语特殊研究、鉴定与资格中国语等。作为
翻译课的有:日中翻译技法、日中通译技法、日中对照言语研究、共通语言研究等。在专门史方面,除了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史等通常课程外,还设有中国女性史、中国艺术史、中国语史、中国美术史、中国书道史等。对于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则还有中国文学概论、现代中国文化、现代中国事情、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白话文学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等。在语言教学上,它不仅设有普通话,还设有方言课。学校认为,日本与中国打交道,南方是重点之一,因此开辟了上海话、客家话、
厦门话等作为选修课,以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日本社会对内封闭的意识很浓,表现在就业方面,就是一般不承认别国的学历,优先考虑的是日本国内毕业的大学生。樱美林对此做了大胆突破,对于学生出国
留学,采取了特殊的鼓励
政策,允许把出国留学的时间计入在校的四年学程之内。这一点很不容易。
由于上述关系,樱美林大学虽然规模不大,却吸引了不少热爱中国文化的学生。有的学生,最远的家住在千叶县,每天往返要乘四五个小时的火车。问他为什么不到离家近些的学校去,他说因为樱美林的汉语教学比较优秀。
樱美林很重视国际交流,与世界50多所大学建立了交换与合作关系。就中国而言,已与北京大学等17所大学建立了交换制度。樱美林的留学生,除了没有非洲学生,其他各大洲的学生都有。在图书馆,常常可以遇见韩国、蒙古、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甚至洪都拉斯等一些小国家的留学生。当然,留学生中最多的还是中国人,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早已超过60人,以至不论参观者到那里,都能听见熟悉的中国话。
中日交流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人民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清水回到日本后,始终挂念着崇贞女校。1988年,96岁高龄的清水先生与世长辞,但他制定的教学方针、他的育人精神,已融入樱美林传统,并受到中国教育界的重视。1972年,
中日邦交正常化,樱美林也与她的母校恢复了往来。在今天的陈经伦中学校园里,耸立着两块清水先生题字碑,它们既表达了人们对清水先生的怀念,也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
友谊。
2006年是“樱美林学园”创立60周年、“崇贞学园”创立85周年的日子,“樱美林学园”和“崇贞学园”曾经共同演绎了中日教育、文化交流的佳话。
樱美林学园是一所集幼儿园、初高中学校、短期大学、大学和大学院的
综合性学园。
樱美林大学是以文学部、经济学部、国际学部、经营政策学部等组合而成的综合大学。现有学生1万余名,专职教员和客座教职人员1112名。
佐藤东洋士理事长、大学校长领导的樱美林学园,继承发扬了创始人清水安三先生的“学而事人”“教育的本质就
是爱”的教育思想和注重培养学生在艰苦困难中也决不放弃的理想,先后为社会培养了7万多名各类人才。
2005年,
佐藤东洋士理事长率领理事研修会30余名教职员工,访问了原北京朝阳门外“崇贞学园”旧址、现北京朝阳区陈经纶中学。佐藤东洋士理事长的父母当年曾被清水安三先生聘为该学园
教师,北京是佐藤东洋士理事长的出生地,亦是他的第二故乡。
佐藤东洋士理事长代表樱美林学园向有着历史渊源的姊妹学校——
北京陈经纶中学捐赠了奖学金。为纪念两校的创始人清水安三先生,在该中学校园内设立了清水安三先生的塑像和“学而事人”的石碑,并进行了友好的教学交流和历史文化交流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为了延续中日两个学校演绎的这段佳话,2005年11月1日,樱美林大学成立了“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成立不仅仅是为培养汉语人才,而且也为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思想、促进中日两国教育文化与科技交流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