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
长江口的冲积岛屿、沙州
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东端长江口处的冲积岛屿,也是中国第三大岛屿,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最大的沙岛,成陆历史有1300多年,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2010年代全岛面积1269.1平方公里。
名称由来
崇明岛名称的由来,按《上海地名志》来源于岛上所设地区名。公元10世纪五代杨吴在顾俊沙(又称西沙,是形成崇明岛的最初两大沙洲之一)设崇明镇,是为崇明名称之始。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天赐盐场为崇明州,明太祖曾赐“东海瀛洲”四字,故曾名瀛洲或古瀛洲。清代宣统年间刊印的《江苏省通志稿》中提到“崇明沙”的称谓:“三沙,在崇明县东北。《苏州府志》:宋建中靖国初,又涌一沙于姚刘沙西北,曰三沙,鼎立海心,亦谓之崇明沙。绍兴初盗邵青聚党于崇明沙,将犯江阴,刘光世遣王德浤平之。……”但仅指岛屿形成以前部分沙洲。至民国时,地图中始标注有“崇明岛”的地名(下图)。
位置境域
崇明岛,也称崇明沙洲,位于上海市北部长江口,东经121°10′~121°54′,北纬31°27′~31°51′(《上海地名志》)(121°09′30″~121°54′00″,北纬31°27′00″~31°51′15″)(《崇明县志》)。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隔长江口南支水道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嘉定区及江苏省太仓市、常熟市相望。隔长江口北支水道与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海门区相邻。东临东海,是长江的门户。
《上海地名志》载:全岛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形状狭长如卧蚕,面积1160平方公里;1990年代版的《崇明县志》则记为:全岛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根据1981年底土地普查资料,包括永隆沙22平方公里),其中崇明区属817平方公里。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官网记录全岛面积1269.1平方公里,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次于台湾、海南两岛为中国第三大岛和第一大沙岛,主要由长江输出的泥沙淤积而成。
由于1972年,属海门的永隆沙与崇明岛涨连,属启东的兴隆沙也稍后逐渐连接本岛,故也属崇明岛的部分。
永隆沙,20世纪初由江心暗沙淤涨而成。涨出时间在清同治四年至宣统二年(1865~1910),地面高程在2~2.3米之间。该岛岸线长13.77公里,陆域面积18.13平方公里(1990年代),海涂面积5.53平方公里。1968年和1969年先后进行围垦,共有耕地l12480亩,并开始种植作物。1970年在该岛西北部建海门良种站,岛的东南部建启东良种场,种植稻、麦、蚕豆、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作物。1990年代前建置永隆镇。
兴隆沙,在永隆沙以东,也是由江心暗沙逐渐淤涨形成的沙岛,1976年该岛涨出。1990年代该岛岸线长23.38公里,陆域面积12.18平方公里(1990年代),海涂面积23.89平方公里。1980年围垦2000亩,1985年建兴隆良种场,至1991年共围垦17200亩,作物种类基本与永隆沙类似。1990年代时建置兴隆镇。
形成变迁
唐武德年间露出长江水面,初为西沙、东沙两沙洲,北宋时期东沙西北续涨姚刘沙、三沙。以后修建江海堤防,岸线乃趋稳定。明末清初平洋、西阜、平安等沙岛先后与本岛相连成一岛。
据史载,14世纪后半叶至16世纪,崇明岛历经沧桑之变,岛岸涨坍无定,曾迫使县治五迁其地。至21世纪初,崇明岛四周已建成高8米,顶宽5米,长达200余公里的环岛大堤,并筑有200余道丁字坝,以阻止南岸坍蚀,而东、北方滩地仍在继续淤涨,其中东滩每年以100余米的速度向东海推进,为上海市提供丰富的土地资源。岛北长江口北支水道日益淤浅,崇明岛逐渐向江苏省启东市、海门市靠拢。
形成过程
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这样一来,崇明岛便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618~626年(唐武德年间),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水中涨出两个沙洲。两洲隔水70余里,时名东沙、西沙(又名顾俊沙),这就是岛的前身。1025年(宋天圣三年),于东沙西北续涨姚刘沙(因姚、刘两姓先居而得名),并与东沙接壤。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姚刘沙西北隔水50里处涨出三沙(因三次叠涨而成,故名;又说因句容朱、陈、张三姓先居而得名)。
1271~1368年(元朝),先后涨出营前沙、马驮沙、张蒲沙等10余沙。元末明初,东沙坍没,西沙坍存无几,三沙北涨,姚刘沙南坍北涨,渐与三沙连壤。1399~1644年(明建文初年至明末)先后涨出马鞍沙、陈恩沙、高明沙、小阴沙、长沙、袁家沙、响沙、高头沙等30余沙。1522~1722年(明嘉靖初年至清康熙末年),诸沙涨坍频繁。姚刘沙与三沙坍没,西沙、陈恩沙、樊濂沙等先后陷于水,平洋沙先大涨而后大坍,而长沙却与坍存之平洋沙和周围的袁家沙、吴家沙、响沙、南沙诸沙涨连成片。1644年左右(明末清初),崇明岛在涨中连成东起高头沙、西至平洋沙,长200里、宽40里的一个大岛。
1644~1722年(清顺治、康熙年间),又涨出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东三沙等30余沙。
清末,全岛上已有长沙、响沙、吴家沙、新灶沙、日兴沙、日旺沙、永丰沙、永隆沙、永福沙、沈阜沙、终兴沙、仙景沙、永宁沙、龙珠沙、洪勋沙、永盛沙、利民沙、箔沙、高头沙、七滧小阴沙、向阳沙、永寿沙、东旺沙、小团沙、烂沙、孙家沙、东大阜沙、长安沙、协安沙、袁家沙、太平日隆沙、永安沙、胁里沙、永庆沙、新镇沙、定成沙、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满洋沙、长兴沙、协兴沙、北沙、永旺沙、杨家沙、惠安沙、永兴沙、日盈沙、连珠沙、西庆升沙、南连升沙、北连升沙、永泰沙、永昌沙、协旺沙、固安沙、合隆沙、定安沙、永定沙等60处。
沙洲涨坍
崇明岛的发展演变,千余年来,经历了无数沙洲涨坍。
东沙于618~626年(唐武德年间)露出水面。位置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江中,东临大海,西涉江至太仓洲,南涉江至吴淞港,东南到佘山,西南涉江到嘉定县,西北涉江为狼山。1025年(宋天圣三年),东沙与新涨成的姚刘沙接壤,元末明初坍没。对照今图,东沙的一部分约在今向化乡六滧大队和汲浜乡滧西、七滧、滧南村一带。
西沙呈带状,与东沙同时露出水面,它在东沙的西面,与东沙隔水70余里。南与常熟、太仓、嘉定隔水20余里。沙洲上旧有平等、道安、释乐3村。五代初置崇明镇于此。元末明初始坍,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仅存道安一村。该沙在明正德时涨出之长沙(今县城所在地)东南一水之隔处。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城桥镇南门外三四里处的江中。
姚刘沙于1025年(宋天圣三年)左右露出水面,与东沙北部接壤。初为盐场,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在该沙建崇明州城。以后该沙不断南坍北涨,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与西北三沙连成一片。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左右坍没。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前进农场、富民农场至启东县西南一带。
三沙于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左右露出水面,位于姚刘沙西北隔水50里。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与姚刘沙涨连。1529年(明嘉靖八年),县城曾迁移三沙马家浜。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三沙始坍。至1662年(清康熙元年)左右已无存。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三沙洪一带。
平洋沙涨于明建文中。1507年(明正德二年)定名为平洋沙,在三沙西南,隔水30余里,南与白茆港隔水相望。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县城四迁于此。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平洋沙始坍,而后,坍存部分渐与长沙接壤。对照今图,其位置约在今三星乡以西直至海门县三和镇一带。
长沙于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露出水面,在姚刘沙西南,隔水60余里,平洋沙东南。该沙成陆后,位置基本未产生过迁移,大致在今城桥镇周围一带。1583~1588年(明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县城五迁于此。而后,渐与万历中涨出的吴家沙、袁家沙、响沙等连成一片,开始形成大岛。
地质地貌
地质概况
崇明岛由长江下泄的大量泥沙在江海交互作用下不断加积而形成。岛内地势坦荡,遍遍被第四纪疏松地层所掩覆。
经钻探揭示,在三四百米疏松沉积层下面,埋藏着坚硬的基底岩系,其中最老的地层为紫红色石英砂岩、灰黑色粉砂质泥岩等,主要分布在岛的西北部庙镇至草棚镇一带;其余地区则被侏罗纪上统中酸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所占据。
本岛新构造单元隶属于江苏滨海拗陷南缘。自晚第三纪以来,新构造运动以持续沉降为其特点。因此,岛内沉积了厚层(最厚达480米)的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
新第三纪地层,岩性以灰绿色粘土、亚粘土与砂砾石为互层,并夹有弱胶结的薄层钙质砂岩和铁质砂岩,均是陆相堆积。层厚60~130米。
第四纪地层,堆积厚度可达320~350米。且自下而上,海相性明显趋于增强,而陆相性则趋于减弱。纵观第四纪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地层,其岩性、岩相特征基本如下:
下更新统:褐黄色杂蓝灰色粘土、亚粘土与黄灰、灰白色砂砾层间互,发育网纹状、杂斑状构造,且具硬塑性。粘性土内遍含钙质、铁锰质结核,以陆相堆积为主。底界埋深320~350米。
中更新统:蓝灰色、灰褐色粘土、亚粘土与含砾中粗砂、中细砂互层,具软塑性,含螺壳碎片及少量微体古生物化石。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为河口滨海——河湖相。底界埋深150米左右。
上更新统:灰、灰褐色或蓝灰色亚粘土,与含砾中粗砂、细砂互层。含砾砂结构松散,亚粘土具软塑性。贝壳化石和微体古生物化石无论是种属和数量都有所增加,沉积相以滨海——滨岸浅海相为主,并间夹河湖相沉积地层。底界埋深100米左右。
由于古长江水系在大理冰期低海面时强烈的下切和冲蚀作用,全岛缺失上更新统顶部的暗绿色硬粘土层。
全新统为冰后期沉积。其下部岩性以灰黑色粘土、亚粘土或亚砂土、细粉砂互层,多含泥钙质结核和腐植物碎屑;中部为褐灰、灰黑色淤泥质粘土、亚粘土夹薄层粉砂;上部则为黄灰、灰色亚粘土、亚粘土夹粉砂,多铁锰质结核和斑点。全新世地层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滨岸浅海——河口滨海相或三角洲沉积。底界埋深一般在45~62米。
崇明基底岩石断裂构造亦较发育,大致以NE——NEE向(北东——北东东向)和NW向(北西向)断裂较常见。NE——NEE向构造主要为陈家镇断裂、城桥镇——新光断裂、江口断裂、沙溪——吕四断裂;NW向构造为三星——新光断裂等,其中以陈家镇断裂和沙溪——吕四断裂规模较大。岩浆活动仅在堡镇——新开河一带见有燕山期红色中粗粒全晶质花岗岩分布,其面积达70余平方公里。
地貌特点
崇明岛地势坦荡低平,岛上无山岗丘陵。地面高程标高3.21—4.20米(以吴淞为0米)占总耕地的90.65%;低洼地标高在3.20米以下,占总耕地的3.48%;高亢地标高在4.21米以上,占总耕地的5.87%。海堤和河岸两旁堆叠土标高则在6.0米以上,占总面积的1.38%。
岛上地形总趋势是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新村乡、新海农场北部、红星农场南部、长征农场东部、长江农场中部、永隆沙、虹桥垦区、建设乡中部和北部、新民乡东北和东南部、大新乡北部、竖河乡中部和东北部、大同乡东南部、东平河口两侧、港沿乡北部及五滧乡中部等地区,地面标高均在4米以上。界河口两侧、鸽龙港北口西侧、东平河河口东侧,部分地面标高超过4.5米。海桥、合作、三星乡北部和西南部、庙镇乡、江口乡南部、小竖河两侧、城桥乡东北部和南部、鳌山乡南部、向化乡东北部、汲浜乡西北部、裕安陈家镇两乡东南部、前哨农场、陈家镇乡和五滧垦区的地面标高在3.5米以下。地面标高3.2米以下的低洼地区分布在裕安乡北部、张网港口两侧,局部洼地地面标高低于3.0米。
水域环境
崇明岛位于长江口,每日有昼夜两次潮汐。解放前的最高潮位为5.7米,发生在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八月初三。1955~1984年,堡镇站最高潮位为5.67米;1964~1984年,南门站最高潮位为5.80米。两次最高潮位均出现在1981年9月1日(农历八月初四),两站潮位差13厘米(两地相距22.5公里)。
1955~1984年,堡镇站最低潮位为-0.19米,1964~1984年,南门站最低潮位为-0.28米,两次最低潮位均出现在1969年4月5日(二月十九日)。
涨潮潮差:1955~1984年,堡镇站为2.33~2.63米,最大潮差4.45米,最小潮差0.20米,均出现在1972年。1964~1984年,南门站为2.29~2.54米,最大潮差4.62米,最小潮差0.18米,分别出现在1984年和1972年。
落潮潮差:1955~1984年,堡镇站为2.33~2.65米,最大潮差4.67米,最小潮差0.04米,分别出现在1984和1968年。1964~1984年,南门站为2.32~2.54米,最大潮差4.85米,最小潮差0.02米,分别出现在1984和1969年。
水文
地表水
全年降水径流量加上长江引潮量,丰水年可获得淡水27.78亿立方米,平水年有26.56亿立方米,枯水年有25.81亿立方米,特枯年也有25.01亿立方米。农业、副业、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丰水年只需4.133亿立方米,平水年需4.753亿立方米,枯水年需5.693亿立方米,因此,水资源富足有余。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当长江大通站(安徽省铜陵以西)下泄流量低于每秒1万立方米时,咸潮上溯,无法引潮灌溉。
径流
崇明岛的水道历来有洪、港、滧、河、沟五种。两沙之间流水,日久渐狭,因势利导成渠的称洪;入江海之口,有潮汐涨落,可泊舟船的称港或滧。在两状交界处掘土成渠,以供蓄泄的称河;由乡民自开的田间水道称沟。
清康熙年间,全岛有各种水道66条。民国时期,岛上有通江干河80条(其中大多仅一端通江)。解放后,经水道整治,现有骨干河道32条,河线总长444.50公里。南横引河横贯全岛,全长78.51公里,北横引河全长37.8公里。30条南北向干河东西排列,贯穿引河,中有横河623条与之分别相交。两相邻干河间距约2公里,两相邻横河间距约1公里,另外,横河间还分布泯沟15080条,两相邻泯沟间距100米,纵横交错的水道组成了繁密的河网,密度为每公里河沟线长10.7公里。
地下水
地下水位较高,据1981~1983年测定,地下水位波动值在81.6~88厘米之间,平均为85.7厘米。受降水量影响,升降变幅较大。地下水在初夏梅雨季节和秋季阴雨季节为高位期。地下水位上升到离地面31~46厘米,与耕层渍水和地表水互相沟通,造成三水相连,往往会出现短暂性的农田涝渍现象。
土壤植被
土壤分布
土壤有水稻土、潮土和盐土3个土类,以及8个土属、35个土种。土壤耕作层厚度一般在3至5寸。3个土类呈东西伸展、南北排列的条带状分布。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海桥、三星、合作、庙镇、江口、港西、城桥等乡及鳌山、新河、竖河、堡镇、五滧、向化、汲浜、陈家镇等乡沿南横引河一线以南地区,占全县集体耕地的49.87%;潮土主要分布在绿华、港东、建设、新民、大新、港沿、合兴、裕安等乡及鳌山、竖河、堡镇、五滧、向化、汲浜、陈家镇等乡沿南横引河一线以北,占全县集体耕地的39.99%;盐土主要分布在西北至东北部沿江沿海一带,占全县集体耕地的10.14%。
土壤表层质地多轻壤、中壤,并常有深度不一的砂层,按表层质地分为黄泥(土)、僵黄泥(土)、黄夹砂(土)、砂夹黄(土)、砂土和滨海盐土。
植被
除芦苇、关草、丝草等外,遍及全县的各种草类,也是一宗丰富的植物资源。它们长于河边路旁、岸坡、田间,不仅是畜禽的天然饲料,而且是宝贵的药材资源,其中可供药用的有百余种。草类主要有:马齿苋(别名五行草、长寿菜,俗称专诸草)、益母草(别名对月草、白花益母草)、苍耳草(别名卷耳、苓耳、常思菜、痴头婆、狗耳朵草)、佩兰(俗名兰草、大泽兰、孩儿菊、千金草、省头草)、泽漆草(俗名猫儿眼睛草、乳浆草、倒毒伞、一把伞、龙虎草、铁骨伞)等。
自然资源
崇明岛地面高程3.2~4.4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润,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属副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三麦、玉米、棉花、油菜、蔬菜,附近水域是上海主要的水产捕捞基地之一。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有黄鼬、刺猬等。每逢春秋候鸟迁徙季节,成群鸟类在水草丰美的东滩停留觅食。国家级保护的野生珍稀动物有中华鲟、白鳍豚、江豚、黑鹳、白头鹤、大天鹅、小天鹅、雀鹰等。
滩涂资源
岛地处江海之交,长江下泄泥沙在岛周围形成广阔的滩涂,此为本县得天独厚之处。1956到1984年共围垦612560.7亩。1984年,高程在0米以上的滩涂有42万余亩,其中在吴淞标高2米以上的20.55万亩,标高3.2米以上的13.6万亩,标高3.6米以上、已具备围垦条件的8万余亩。北部和东部泥沙淤涨迅速,滩涂面积较大。滩涂上繁殖生长石璜(土鸡)、螠蛏、蟛蜞、芦苇、关草、丝草、芦竹等动植物,蕴藏着较丰富的生物资源。尤其是螠蛏,蕴藏量极大。北沿大部分地区都有,仅北四滧至前哨农场东沿20公里一段,估计蕴藏量即达600吨,北八滧沿海螠蛏密度每平方米20~30个。
水产资源
崇明三面为长江渔场,东面紧靠吕四、嵊山和舟山等渔场。海洋水产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鲳鱼、鳓鱼、墨鱼、海蜇、梭子蟹等,以带鱼和鲳鱼为主,虾、蟹及小杂鱼占比重也较大。长江水产以经济鱼类为多,主要有面丈鱼、刀鱼、凤鲚(籽鱼、凤尾鱼)、毛鲚(刀鱼的幼鱼)、河鳗、鲥鱼、鮠鱼、鲈鱼、鲻鱼以及蟹、白虾、青虾、蟹苗、鳗苗等。面丈鱼历史最高年产量8500担(1961年),最低年产量300担(1978年)。刀鱼年产量2000~3000担。凤鲚资源较稳定,最高年产量17300担(1978年),最低年产量4300担(1962年)。虾类年产量5000担左右,毛鲚年产量3500~4000担,蟹苗主要供国内22个省市养殖。鳗苗主要出口日本。
岛上河沟产有鲫鱼、河蟹、河虾及其他杂鱼。
社会经济
建置
崇明的前身——东、西两沙于唐初露出水面,696年(唐万岁通天元年)始有人居住。约在五代初设镇。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在三沙设天赐盐场,隶通州,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场为州,始筑州城于姚刘沙,隶扬州路,1369年(明洪武二年)降州为县,先隶扬州,后改隶苏州府,兼隶太仓州;民国期间,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沦陷期间曾隶上海特别市),解放后先隶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改隶上海市。2016年7月22日,改崇明县为崇明区。
永隆沙,1970年代前江苏省海门县居民聚居而称永隆镇(非建置镇),1993年3月,时海门县(1994年改市,2020年改区)在永隆沙建立了海永乡人民政府。兴隆沙,原为启东县农业良种繁育场属地,聚居地称兴隆镇,1992年建启东市(1990年县改市)设立启隆乡。
2015年,江苏省撤销启东市启隆乡,以原启隆乡行政区域设立启隆镇,镇政府驻永兴街262号。撤销海门市海永乡,以原海永乡行政区域设立海永镇,镇政府驻海长路68号。行政区划调整后,启东市启隆镇行政区域面积46.8平方公里,人口3857人,辖2个居委会。海门市海永镇行政区域面积13.9平方公里,人口5400人,辖1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
隶属纠纷
永隆沙,1865年(清同治四年)露出水面,1920年坍失,1937年前后又涨出。位于合隆沙东北,东起张涨港,西至推虾港,东西长约16公里。该沙露出水面后,崇明县即有人前往种青和收割芦草。解放前夕,启东县也有人过江到该沙北部从事同样生产。1956年起,永隆沙不断北坍南涨,日益向本岛靠拢。1965年与本岛仅隔一条800米宽的泓槽,离启东三和港则有4500米。1968年,启东、海门两县派人过江,在永隆沙围地27000余亩。1972年,永隆沙与崇明岛涨连。1978年,崇明县因启东、海门在永隆沙围垦后,鸽龙港向北排水受堵,独资于永隆沙建造北鸽龙港水闸。建闸后,海门县提出要本县补偿开河建闸损失的100亩土地。1981年,上海市补助海门县60万元,在鸽龙港两侧建丁坝6道。永隆沙西北部11000亩土地现被海门农场占用,东部16000亩土地被启东五七农场占用。
黄瓜沙(兴隆沙),位于永隆沙以东、长江北支深泓以南江中,1970年代初露出水面。该沙东西狭长,形似黄瓜,故名黄瓜沙。离崇明县虹桥垦区750至1000米,距启东县2000至3000米。0米以上高程滩地长约13公里,宽约1至3公里,总面积4万余亩。1976年,启东县前去种青。1978年,崇明、启东两县在该沙种青时,为归属发生争执。1979年初,启东县派员来崇磋商归属问题,双方口头商定,两县均不上沙种育。但不久启东县又派人前往种植芦苇。秋,启东县委书记孙秉谦来崇,与崇明县县委书记沈杰继续协商,未果。1980年春,启东县到该沙围地2385亩。1981年6月20日,崇明县去电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南通专署,要求制止启东围垦,以免发生纠纷。6月26日,又向上海市政府报告,要求省、市协商划界,解决争端。9月9日,江苏省围垦指挥部电台南通地区水利局,谓“兴隆沙(即黄瓜沙)与有关方面有争议,决定将已下达该沙的补助工程(水闸一座)计划予以撤销”。1月,启东县仍到该沙建闸,并在1982年冬扩围。崇明县再次向江苏省水利厅报告,仍无结果。1983年2月12日,崇明县向国务院办公厅报告,要求解决崇明与启东在长江北支的界线问题。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以(83)国办函字29号文件批复:“在长江北支,崇明岛和新淤出的土地,均归上海市管辖和经营,江苏、上海之间以江苏1990年代的陆地线为界。”但在1983和1984年,启东县仍两度在该沙扩围。
经济
崇明地处咸淡水交汇处,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尤以蟹苗和鳗苗最为珍贵。1974至1984年,为全国22个省市提供蟹苗169860.4斤,为外贸部门提供鳗苗12290斤。崇明紧靠吕四、佘山、嵊泗等渔场,水产品种逾百,主要经济鱼类有刀鲚、凤鲚、银鱼、鲻鱼、鲳鱼、鳓鱼、带鱼、达氏鲟以及虾、蟹、海蜇等。1984年捕捞量27.2万担,是1949年的10.9倍。崇明境内鱼塘密布,淡水精养鱼塘面积15127亩。1984年全县水产总量共34.1万担,崇明成为全国重点渔业县和上海市淡水鱼生产基地。
崇明滩涂广阔,1984年,吴淞地面标高零米以上有42万余亩。滩涂上盛产石璜、螠蛏、蟛蜞、芦苇、关草、丝草、芦竹。东部滩地是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候鸟的栖息地。1981年中日两国协定保护的227种鸟类中,本县可见132种。黄鼠狼是本县较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1984年全县收购黄狼皮16331张。野生植物品种繁多,可供药用的就有百余种。
崇明古代居民多以渔樵为生。980年(宋太平兴国五年),曾为流放地,囚徒在此煮盐,盐业始起。1222年(宋嘉定十五年),姚刘沙和三沙均设有盐场,元朝时盐业仍十分兴旺。以后土质变淡,盐业渐衰。明清时期,农业、棉纺织业和沙船业成为崇明的主要经济支柱。沙船业盛时有近700艘沙船从事海运;棉纺业兴旺时,曾有“织机声彻夜相应”之说;农作物中,粮食作物有水稻、三麦(大麦、小麦、元麦)、玉米、三豆(蚕豆、赤豆、黄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香料、中药材等,此外还有薯类、瓜果和蔬菜。崇明棉花纤维长、衣份高,现被列为生产出口纺织品的特级原料。2010年代始,崇明岛定位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建设,主要以绿色农业、生态产业为主。
军事
崇明岛雄据长江口,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历来为江海要镇,驻有重兵镇守。宋嘉定时设边海巡检司;明永乐中设水寨,始有水师;明总兵张名振、郑成功与清军喋血海上,崇明岛首当其冲。清代崇明县地方行政长官多为七品县令,而驻军首脑却是二品总兵。解放前夕,国民党驻崇部队有一师之多。
明嘉靖年间,倭寇频频犯境,屡遭本县兵民(又称沙兵)的痛击。崇明沙兵在抗倭战斗中,骁勇善战,威名远扬。1938年3月18日,日军侵崇后,本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英勇不屈、前仆后继的抗日武装斗争。
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1月至5月,倭寇多次犯崇。5月7日夜,倭寇攻陷县城。知县唐一岑身先士卒,率军民与入城倭寇展开浴血巷战,终于将倭寇驱逐出城,唐一岑因伤重殉国。9日,大批倭寇又攻入城内,盘踞县署,并烧尽县署附近民宅。城中兵民拼死与倭寇搏斗,杀死倭寇200余名,迫使残寇败逃出城。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8月6日,明末名将郑成功率部自宁南退,来攻崇明。8日,郑派部将梁栋宇等至城下劝降。11日黎明,郑兵包围县城,用巨炮轰击,毁西北角城楼百余堞。接着,又填没护城河,架起云梯猛攻。郑军连续7次攻城,并在城楼与守城清军展开肉搏战,仍未攻克县城。14日,郑成功引兵南去。
解放后,本县广泛开展拥军爱民活动。驻军与人民相互支持,紧密配合,使崇明岛基本上形成了以永久性防御设施为骨干,驻军为主体,广大民兵密切配合的、较为全面的防御体系,成为东海前哨的一个坚强堡垒。
陆路交通
岛上交通
1949年9月,南门港恢复客运。1951年始筑县道支线。1954和1958年改建、拓宽陈海公路。1958年南横引河及配套支流开挖后,内河通航。同年,各公社成立运输站,开始兴筑乡镇公路。1967年,北沿公路筑成通车。1975年长江运输船舶基本实现运输机械化。1984年本县有南门、堡镇、三沙洪3个港区和其他货运码头41座。目前环岛公路已经建成,连通各重要集镇及农场。
陈海公路,是崇明岛上最长的干线公路,东起陈家镇,西至新海农场。1954年4月,驻崇部队在民工配合下铺筑陈家镇至堡镇路段碎砖路面,10月完成,全长22.3公里。1958年6月,集中民工13万人,改建堡镇至三星镇路段,铺筑碎砖路面,10月筑成,全长48.7公里。1963年11月,利用三星镇至新海农场原有路段,修筑碎石公路5.16公里。至此,东起陈家镇,西止新海农场的公路全部筑成,名陈海公路,全长76.16公里,成为横贯县境南部的交通干线。1969年至1984年间,先后拨款887.46万元,对陈海公路分期进行改建,包括路面结构的改造和路面的拓宽、部分路段的改道和截弯取直。同时改建桥梁26座,新建桥梁14座。1984年,陈海公路全长76.16公里,其中渣油路面68.01公里,路面宽6至10.5米;碎石路项8.15公里,路面宽3至5米。
北沿公路,东起牛棚镇,西止牛棚港,为横贯崇明岛境北部的县道干线公路,全长73公里,与陈海公路平行,东西两端相连,形成环岛公路。1965年,本县成立筑路工程指挥部,组织技术人员查勘定线。1966年3月至8月,先后完成土地征用、材料采运、铺筑路基、埋设涵管等工作。1967年8月,路面工程竣工,9月完成15座双曲拱桥的建造工程,9月17日全线通车,工程总投资424万元。1972年至1978年,全线改铺渣油路面。北沿公路的建成,对加强本县国防建设,沟通城乡交通,发展农垦事业起了很大作用。
岛外交通
崇明岛向南通过上海长江隧桥与上海市区连接,向北通过崇启长江大桥连接。承载线路为G40(沪陕高速公路)上海市段,为连接华东、华中与西北地区的主通道。南起上海浦东高东五号沟,向北越长江南支经崇明跨长江北支,至崇启长江大桥沪苏省界。分上海长江隧桥段(上海浦东高东五号沟—崇明陈家镇长江南支)和崇启通道段(崇明陈家镇—长江北支崇启长江大桥沪苏省界)两段建设。崇启通道全长约52公里,分为江苏段和上海段,其中上海段长为30.735公里。江苏段终于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与已建成的宁启高速公路相接。上海段接线道路长28.52公里,长江大桥长2.48公里,江苏段长江大桥长4.67公里,接线道路长18.52公里。全线双向6车道,大桥于2008年8月1日奠基,同年12月26日上海段动工兴建,2009年2月28日江苏段开工建设。同年10月31日上海长江隧桥段通车。2011年12月24日,崇启通道段通车。
上海长江隧桥,位于上海市东部。自浦东接G1501(上海绕城高速公路),过长江南港水域,经长兴岛再过长江北港水域,止于崇明岛陈家镇,全长25.5公里。
南港上海长江隧道长8.95公里,西起上S20(外环高速公路)立交,穿越西南港水域,在长兴岛新开河处登陆。其中穿越水域部分为7.5公里。为上、下布局的双管隧道。单管内设三条车道,共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
北港上海长江大桥工程连接长兴岛至崇明岛,全长16.55公里。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并通过崇明岛内高速公路及长江北支跨江工程与江苏启东市相连,成为中国沿海大通道的一部分,为世界上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交通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G40(沪陕高速公路)上海市境段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2月动工兴建。2009年10月31日通车。
港口码头
崇明四面环水,与岛外往来悉凭舟船。元代即同北方有海运贸易。明万历年间设官渡、民渡,有船与太仓、浏河等地对渡。崇明沙船是我国木帆船四大船型之一。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崇沪间始辟客轮航线。1927年岛内首办汽车客运。1929年兴筑公路后,汽车运输渐兴。1937年,全县有大小汽车30辆,以客运为主。
通航港口有南沿、北沿之分。解放时,南部沿江主要通航港口有海洪港、庙港、鸪港、施翘河、南门港、二条竖河、新河港、堡镇港、四滧港、六滧港、七滧港、奚家港;北部沿江主要通航港口有上白港、上小竖河、老滧港、湾港、相见港、富民港、北四滧。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出于军事需要,除施翘河、新河港、堡镇港、湾港外,其余港口曾一度封闭。
解放初,港口大部恢复通航。1956年起经过兴修水利,整治河道,并港建闸,港口有所变动。1984年,本县南沿通航港口有新建港、庙港、鸽龙港、三沙洪、南门港、老滧港、东平河、新河港、堡镇新港、六滧港、奚家港11个港口,可通航60吨级至150吨级船舶;北沿通航港口有界河、鸽龙北港和堡镇北港3个港口,可通航60吨级至100吨级船舶。
主要港口
南门港,位于崇明县南部长江边。因地处崇明县城南门外,故名。共有客运码头两座、货运码头3座。1972年在今址建客运码头,跑道长112米,宽6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趸船长60米,宽10米,钢质结构,可供双体客船靠泊,靠泊能力1000吨级。1986年新建候船室,售票楼,建筑面积2806平方米。1990年代新建客运码头1座,规模同前。货运码头2座:1966年建于砌立坡石码头1座,长100米,可供4艘百吨级船舶候潮停靠;1972年建海岸固定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码头1座,长64米,宽12米,两端各有跑道一条,可供千吨级货驳和海轮停靠。辟有至吴淞的客运航线和至石洞口、浏河的车客渡。年旅客流量约26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约37.2万吨,车辆流量为6.6万辆次。南门港客运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光绪三十三年后,先后设有朝阳、大运、南阳轮埠。民国21年(1932年),大运轮埠改名天运轮埠。至民国33年,三个轮埠均废。1949年9月,在崇安路东侧建客货两用码头。1953年淤浅,客轮改泊崇安路口海军码头。1960年该码头淤浅,在南门港东侧另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客货两用码头。1972年该码头改建为货运码头,在其东侧建新客运码头。
堡镇港,位于崇明县东部堡镇镇南。以镇名得名。初建于民国16年(1927年)。1974年建成的货运码头长77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年货物吞吐量约125万吨。1979年和1989年建成客运码头2座,有钢质趸船各长60米,靠泊能力均为1000吨级;客运大楼建筑面积3035平方米。辟有至吴淞、十六铺、石洞口的客运、车客渡航线。年客流量约250万人次,车流量4万余辆次。
新河港,位于崇明县中部新河港闸外。以河流名得名。车客渡码头长16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靠泊能力500吨级。候船室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与吴淞、石洞口通航。年客流量约19.2万人次,车流量7.2万辆次,货物吞吐量54.6万吨。初建于1964年,1988年改建成现状。
三沙洪港区,是崇明岛西部主要港区。1976年拨款307万元兴建,1978年10月建成。港区建有套闸1座,中孔高11米,宽12米,可通行300吨级船舶,闸桥上可行驶重型机动车辆。三沙洪港区航道和泊船区面宽100米,底宽80米,长800米,底深-0.5米。港区混凝土驳岸码头长400米,可靠泊10艘150吨级船舶,仓库建筑面积960平方米,货场为10000平方米,港区内泊船区经常保持2.5米水深,台风季节可同时容纳100艘船舶避风。1984年,港区置有起重吊车16台,皮带输送机15台和其他机械设备,1990年代年货物吞吐能力300至350万吨。
渡口
崇明岛上,渡口众多,历史较长,旧时有官渡、民渡之分。据明正德《崇明县志》载,当时已有津渡2处,渡船5艘,东渡自虾港至西沙新港,水路约70余里;西渡自西沙第五港至太仓浏河,约50余里。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始设官渡,共有7处:南斜洪渡口有渡船2艘,一自施翘河至太仓南关,名长渡;一自南洪至刘家渡,名短渡。施翘河渡口可至七丫、浏河及本邑平洋、西阜、山前、大安4沙。双港渡口一至山前沙,一至大安沙。新开河、当沙头港、二滧渡口至吴淞江。王家港渡口一至横泾,一至白茆。清初张名振、郑成功进兵崇明时,仅开放施翘河,与七丫口对渡,其余渡口均关闭。1694年(清康熙三十三年)恢复通行。
1911年至1984年,本县先后设渡口29处。其中南沿渡口先后有海洪港、仓房港、庙港、鸪港、施翘河、南门港、二条竖河、新开河、堡镇港、四滧港、六滧港、七滧港12处,主要与上海、太仓、宝山、川沙、海门对渡;北沿渡口先后有上白港、上小竖河、老滧港、湾港、相见港、富民港、路港、合隆沙新开港、北推虾港、二海港、北四滧、北八滧、牛棚港、北鸽龙港、五·七农场、直河港、北堡港17处,主要与海门、启东对渡。南沿渡口于1973年全部废弃。1984年,北沿渡口有牛棚港、北鸽龙港、五·七农场、直河港和北堡港5处。
至1994年,主要渡口有:
牛棚港渡口,位于跃进农场北端,与江苏省海门市青龙港隔江相望。有混凝土结构的江岸码头1座,混凝土趸船1艘及候船室和其他用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江岸跑道长25米,宽4米,码头跑道长16米,宽4米;候船室可供500名旅客候船。1989.年,在码头东侧建造车渡码头1座,引桥长260米,宽40米。渡口处设有饭店、旅馆,公交车可直达渡口。
五七农场渡口,位于长征农场北端永隆沙东部,与启东市三和港对渡。候潮航行,每日来回2班,建有候船室和售票房4间,候船室可供200名旅客候船。渡口处设有饭店、旅馆。
北鸽龙港渡口,位于长征农场北端永隆沙西部,与海门市灵甸港对渡。候潮航行,每日来回1班,建有候船室、售票房3间s候船室可供150名旅客候船,渡口处设有饭店、旅馆。
北堡港渡口,位于港沿乡北沿,与启东市三条港、吴仓港对渡。建有混凝土结构固定式码头1座,长10米,宽3.5米,渡口建400平方米候船室,可供300名旅客候船,候潮开航。每日来回1班。渡口设有饭店、旅馆。
新村渡口,1991年11月建造,位于界河闸外。码头长8.5米,宽4米,泊位1个,与江苏启东市大新港对渡,候潮航行,每日来回2班,渡口处设有饭店、旅馆。
新民渡口,1993年10月建造,位于北推虾港港口东侧。码头长8.5米,宽4米,与江苏启东市洪阳港对渡,候潮航行每日来回1班。
对外航线
岛南南门港、堡镇港有定期班轮通上海市区,西北牛棚港有客轮通江苏海门市,交通方便。水上客运有崇明至上海,崇明至海门,崇明至启东3条航线。
崇沪之间,旧时以木帆船为主要载客工具。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首航汽船海珠号。1953年9月,崇沪线客运由上海轮船公司经营,1956年改由长江航运局上海分局经营,1958年由上海市轮渡公司经营,1966年改由上海市内河航运公司经营。1970年9月,第一艘双体客轮投入营运。双体客轮核定载客2000名,能抗8级风,航行平稳,客舱宽敞。1984年崇沪客运航线有3艘双体客轮常年行驶南门至吴淞和堡镇至吴淞,每日各两班。1984年5月,增开一班从南门至吴淞间的早晚班客轮。
崇海、崇启之间,明清时期,已有木帆船载客,自北沿渡口与海门、启东对渡。解放后曾先后辟13条航线。1970年前,该航线客远渡船均为机帆船,客位少,设备简陋。1970年后渡船更新,间有新渡轮投入营运。航线全长一般为20公里,也有长至45公里和短至10公里的。
所获荣誉
2023年6月,入选“和美海岛”名单。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崇明概况-地理环境.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网.
第三节 岛、沙.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第十卷 诸山 附:沙岛.《江苏省通志稿·方域志 都水志 建置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2:07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位置境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