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1公里,本命显山。以唐朝讳改。岘山常见山名,襄阳岘山俗称三岘,包括
岘首山(下岘)、
紫盖山(中岘)、万山(上岘)。
在湖州市城南1公里,本名显山,以唐朝讳改。山名有多种说法,《释文》“岘者见也,山之首见曰岘,一出定安门(旧湖州城南门)。即见此山,故名。”《西吴里语》说:“山傍郡城若襄阳大观,故名。”原来湖北襄阳也有一座岘山,因晋代贤臣羊枯常登此山,故名声甚隆。宋代苏轼作《登岘山诗》云:“苕水如汉水,粼粼鸭头青,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意思是吴兴的岘山可与襄阳岘山媲美。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湖城南郊的岘山就是这样一座小小的“名山”。湖州城是一座“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被称为“水晶宫”的城池,出定安门(南门)不远,地势突兀拔高,隆起为山,即为岘山。往北,山势更高,直至云峰—道场山;向东,岘山漾碧波荡漾(故岘山漾又名碧浪湖,后碧浪湖名日隆);与山上都宝塔、湖中浮玉塔遥遥相望。现今,主峰立有元代大家—赵孟頫题额的“雄跨亭”,南麓建有辛亥革命先烈—陈其美(陈英士)墓,侧峰的革命先烈纪念碑高耸入云。纪念碑往东,还有一处非常重要的历史遗迹,那就是—洼樽亭。今亭已毁灭,洼樽尚在,“洼樽亭”碑残存。
山上有一块不规则长方形巨石长约2米,宽约1.5米,中间凹陷,是一件“鬼斧神工”的古代酒器—石樽,志载“可贮酒五斗”,因此得名“洼樽”。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李适之在任湖州别驾时,常携幕僚和友人登岘山,让侍者把酒注满浑然天成的石樽洼陷中,欢饮其间,“恣饮望帝乡,时有一醉。”天宝初,李适之升任左相,故洼樽又称“李(左)相石樽”。逐成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最为有名的,当推在中国文坛上可以“兰亭修契”相比美的颜真卿等“登岘山观李左相石樽联句”。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于大历七年(772)八月官拜湖州刺史,次年正月到任。颜鲁公在德州时始著《韵海镜源》,就是我们字典辞书。在抚州时作了增辑,未能刊削。到了湖州,颜鲁公以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
安史之乱”平定,社会较为稳定;地利是湖州环境优越,物产丰饶,人文荟萃;人和是圣贤名士、文人墨客众多。逐邀释法海、皎然和陆羽、李萼等数十名文人笔削旧章,核搜群籍,编纂《韵海镜源》。唐大历九年(774)春,洋洋三百六十卷的宏篇巨著,终于在我们湖州编撰完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书成,实现了颜鲁公几十年来的夙愿,当喜不自尽。趁着春意盎然,风和日丽,偷得浮生半日闲,邀名士皎然、陆羽、李萼、吴筠、裴循及子侄辈29人,浩浩荡荡,逶迤前行,携酒登临岘山。如此良辰美景,注酒石樽欢饮,能不引得名人雅客文兴大发,联句赋诗。这就有了由颜鲁公作首句,李萼收尾的“登岘山观李左相石樽联句”诗。共29联、58句、290字,刊载于《全唐诗》,摘录如下。
郡人李登临处筑四角攒尖顶亭于石樽之上以为纪念。洼樽亭更为岘山这一历代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增添了一处名胜。元代亭废;明万历二年(1574),湖州推官(司理)张应雷重建;清初,浙西道李之粹手书“洼樽亭”三字石碑,碑高2米,半截已埋入土中。
岘山上原有“高风堂”,祀隐逸诸贤;有“嘉客祠”,祀流寓诸贤;有“逸老堂”,供耆老聚会。清康熙五年(1666),知府吴绮在山上建了“九贤祠”,祀晋太守谢安、王羲之,梁太守柳恽,唐刺史颜真卿、杜牧,宋知州事孙觉、苏轼、王十朋,明知府陈幼学等九位前贤。小小岘山浓缩了多少湖州历代风流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