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阎锡山
201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山西王阎锡山》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在2010年6月出版的一书籍。
内容简介
阎锡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颇为人关注的政坛人物。他一生经历了同盟会反清、辛亥革命、洪宪帝制、民国创立、中原大战、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国民党败亡台湾,几乎经历了所有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从政治与军事的角度而言,阎锡山与这一时期著名的中国政坛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张学良、袁世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各方面人士,都曾有大量的直接或间接交往。可以这样说,阎锡山的人生经历,就是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进程,乃至了解中国国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本书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经历和命运,以生动的笔调叙事陈情。
作者简介
王树森,山西宁武关人,1946年生。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艺术事业40多年来,历任小学和中师语文音乐教师,文工团编导兼演奏员、宣传文化干事。县委办和政研室副主任、党史县志办主任、主编,县文联主席等。出版专著《兵变》、《隋杨泪》、《阎锡山这个人》、《冈村宁茨受审记》、《血溅中山陵》、《履踪瞻絮》、《宁武风光集萃全典》、《芦芽山》、《芦芽山风物传说》、《威风鼓》、《神武潮颂》等,主编有《宁武县志》,2008年结集出版《王树森作品大系》。作品获全国及省市级各类奖励30余项。被授于2004年度全国“百名人民艺术家”之一荣誉称号。
图书目录
再版自序 王树森
序言 翟品三
第一章 少年时代逸事
万喜子家世
取名“锡山”由来
“打虎”投机失败
初萌救国心
投奔卫老五
考取武备学堂
第二章 留学日本经历
东渡日本
亲聆孙中山教诲
归国奔走革命
第三章 辛亥得势发迹
进入军界,初掌军权
老兵退伍案
起义成功,出任都督
缔结燕晋联谊
放弃太原,北走绥包
返旆归省,滞留忻州
设置官吏,排斥异己
孙中山对山西的厚望
第四章 依附老袁助虐
三谒袁世凯
受封同武将军
乔装庸碌,以屈求伸
鼓噪拥护帝制
第五章 发愤称雄山西
独揽军政大权
智赚黎元洪
扩军讨伐张勋
出兵湖南,商震丧师
保境安民,自立自治
“钱赚钱”和不准“打虎”
“人群组织怎样对”
第六章 卷入军阀混战
静观直奉争战
陈兵石家庄
图发展,再扩军
击退豫军后的政治权衡
避实击虚,出兵顺德
开始投靠蒋介石
两路出兵,对奉宣战
涿州言和与拥蒋复出
攻克保定,谋取北京
第七章 乱中问鼎中原
踌躇满志据京津
碧云寺谒灵
编遣会议,企图削藩
阳奉阴违,第四次扩军
北平联蒋与建安囚冯
由媚蒋压冯到拉冯反蒋
“国是之争”与决心反蒋
中原大战
九天的国府主席
第八章 蛰伏和再起
声东击西逃离山西
秘密返回河边村
东山再起,重整旧巢
制订山西省政“十年计划”
成立“西北实业公司
组织反共团体,利用群众运动
“物劳学说”的辩论
蒋委员长探病与墓庐百日
探讨马克思主义
第九章 两面防范应变
防共图存
堵截红军东征
联共抗日
“二的哲学”与邀薄返晋
西安事变中的“五乎”电
西安事变后山西形势
第十章 “在三个鸡蛋上跳舞”
同三种力量周旋
组织大同会战
全线放弃雁北
忻口战役二十三昼夜
连失太原、临汾
第十一章 制造反共“摩擦”,破坏统一战线
鼓吹“民族革命”
祭张培梅与建克难城
从古贤会议到五龙宫会议
秋林会议上的反共舆论
“十二月事变”前前后后
法西斯式的“山三铁血团”
“最后同志”
第十二章 从暗中勾结到与日伪合流
日本军方的诱降试探
白壁关会谈
汾阳“防共协定”的签订
安平会议的破裂
三友军、内应工作及其他
“新经济政策”和“兵农合一”
赵戴文逝世与日军颓势
借尸还魂的“寄存武力”之计
第十三章 从抢占太原到逃离
抢占太原与“寄存武力”
上党惨败、“兵农”新解及平民经济
假和谈,真备战
和谈破裂之初
“三自传训”、“雪耻奋斗”与“制宪国大”
败报频传
蒋介石莅太原与美援落空
准备外逃的“大保卫战”
谋杀黄樵松与拒绝和谈
施骗术逃离太原
第十四章 在大陆上的最后挣扎
遥控太原
奔走于李、蒋之间
接请李宗仁到穗
组织“反共救国大同盟”
出任“行政院长”
有名无权,捉襟见肘
对美国发表白皮书的《感想》
出逃前的挣扎
携带金银,仓惶逃台
第十五章 在台湾的惨淡岁月
被蒋介石抛弃
阳明山草庐著书十年
风烛残年,病死台北
后记
参考资料
山西王阎锡山.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5 23:0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