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
封禅书》载:“三月,(汉武帝)遂东幸
缑氏,礼登中岳
太室。
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於是以三百户封太室
奉祠,命曰崇高邑。”
1、《史记·孝武本纪》:三月,遂
东幸缑氏,礼登
中岳太室。
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
万岁”云。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于是以三百户封
太室奉祠,命曰
崇高邑。东上泰山,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颠。
3、
贯休《
全唐诗》:《
寿春进祝圣七首·山呼万岁》:声教无为日,山呼万岁声。隆隆如谷响,合合似雷鸣。翠拔为天柱,根盘倚凤城。恭唯千万岁,岁岁致升平。
4、元 蒲道元《秦楼月》词:“群臣虎拜同归美。同归美,山呼万岁,
太平天子。”
5、《
前汉书平话》卷下:“﹝ 刘恒 ﹞坐殿,群臣山呼万岁毕,勅降恩命,
大赦天下。”
传统相声《
八扇屏》:“想当初,商朝纣王七年春,这日早晨,有丞相商容见驾,高擎牙笏,山呼万岁”这么一句。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春天,一心想长命岁的汉武帝到嵩山
太室山上祭祀上天。也不知怎么回事,随从的官员在山下听到有人呼“万岁”,一连呼了三声(《
史记》没说多少声,《
资治通鉴》上说是三声),问山上的人,都说他们没有喊,但也听见了;问山下的人,也说听到了但没有喊。于是,这个事便当作“祥瑞”记载下来了。
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样的事情一定是大臣们在弄鬼,知道汉武帝想要什么,他们便造了假哄皇上玩。但一经了记载,便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礼仪,后世便把臣子朝见天子称为“山呼”或“嵩呼”,并作了严格的规定。《
元史·礼乐志》对“山呼”的仪式有详细的记载:凡朝见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见朝廷的司仪官高喊“山呼”,朝见的人叩头并应和着喊“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朝见便再叩头喊一遍。最后司仪官高喊:“再山呼”朝见的人又叩头,应和着喊:“万万岁”这时,凡是指皇帝的近侍也必须鼓噪应和着大喊:“
万岁”、“万万岁”。
京城大员们“山呼万岁”,地方官员们也望风景从,也弄块地方遥向皇帝“山呼”。至今,在开封
龙亭公园里,还有一个建筑叫“
嵩呼”,那是清代开封地方官员对皇帝遥拜、三呼万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