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
合浦县东南部沙田半岛的东西两侧,北纬21°28′22″~21°37′00″,东经109°37′~109°47′之间,面积8000公顷,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由该岛东侧和西侧的海域、陆域及全部滩涂组成。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合浦县东南部,地处北纬21°28′22″~21°37′00″,东经109°37′~109°47′之间,东以洗米河与广东省分界,西为丹兜港,南临大海,是
北部湾东侧沙田半岛的沿岸海滩涂。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貌类型以古冲积—洪积台为主,在台地边缘、现代海岸之间和小口区形成狭长的海积平原,英罗港的部分海岸出现
海蚀崖。大部分的
海积平原已开辟成农田、盐田和虾塘。保护区地质类型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橄榄玄武岩和基性火山岩。其中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约占陆域面积的80% 以上,分为全新统和更新统两类。全新统集中分布在丹兜海两侧海岸高潮线以上1~2km的陆域地带,由砂砾层及粉沙黏土质沙层
泥炭土组成,厚度约1.5~10.5m;更新统主要分布在英罗港湾洗米河口至新村岸段,其下部以砂砾为主,夹粉沙质黏土,中部为灰黄或灰白色沙质黏土,上部为灰黄、灰白杂砖红色黏土、沙土层和黑色有机质黏土,厚度8.1~60.0m。基性火山岩和橄榄玄武岩主要分布在英罗港湾新村至马鞍岭一带的海岸线以上4~6km的区域内,并发育成质地黏重、肥力较高的砖红壤土约990公顷。台地成土质为古浅海沉积物及少量玄武岩坡积物,并发育成海积红壤和玄武岩砖红壤。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南亚
热带湿润气候。气候特点是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1.5℃,终年无霜,每年降水量的80%~85% 集中在4~9月,累年平均降水1573.4mm。历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44天,其降水量和降雨天数都是广西沿海较少的。平均相对湿度79.9%,最大值出现在3~4月份,为84.5%,最小为11 月份,为71.6%。年均蒸发量为1843.4mm。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岸线总和长50km。海岸外层为沙质淤泥,局部为玄武岩,陆地土壤为玄武岩砖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其余大部分是浅海沉积砖红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少,肥力较差。滨海地带为沙地,潮间带为盐溃淤泥、半沙半泥或泥。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潮汐为
全日潮。平均潮差为 2.45m。年平均风速 3.4m/s,常出现7~10级台风或大风。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红树林700公顷,宜林滩涂3000公顷。除海涂红树林外,陆上人工林面积600多公顷,林木
蓄积量16883立方米,
窿缘桉占16203立方米。
红树林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的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红树不是分类学上某种植物,而是指生活在较浅海滩上具有适应海潮浸淹生理机制的一类
维管植物。大部分生长在较少受到风浪冲击的平坦海岸、海湾浅滩,其基质是通气不良、含盐量很大的深厚淤泥,并且是受海水潮涨潮落的规律性浸淹的环境。红树林群落一般分为两大类型:大陆海岸型和海洋岛屿型。大陆海岸型的最大特点是受到河流淡水入海的影响,其在组成种类上明显受盐分浓度梯度影响而变化,其组成种类的分布常与海岸线形成平行的带状分布,其耐盐特性由海岸边向外逐渐增大;而海洋岛屿型的红树类植物则主要受到因大雨降水与强烈的蒸发作用所引起的盐分深度在时间的改变的影响。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岸线总和长50公里,内分布着发育良好、结构典型、连片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截止到2011年,有
红海榄、
木榄、
秋茄、
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植物,其中连片的红海榄纯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榄在中国实为罕见。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截止到2011年,有红树植物15种;大型
底栖动物170种;鸟类106种;鱼类82种;昆虫258种;贝类90种;虾蟹类61种;浮游动物26种;其他动物16种;底栖
硅藻158种 ; 浮游植物96种。保护区内还时有
儒艮出没活动,海草是它们的主要饵料。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坚持“养护为主,适度开发,持续发展”的保护方针,与国内外科研所,大专院校紧密合作,开展红树林科学研究,探索红树林资源合理的综合开发和持续利用途径,努力把保护区建成为红树林资源保护、研究、教学、国际交流、开发、旅游的基地。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中分布有红树林、盐沼草和海草海洋生态系统,是中国沿海具有较高的海洋高等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丰富的海洋动物多样性的区域。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典型的大陆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特征,红树林中还栖息着多种海洋生物和鸟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