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山东省文物局所属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为山东省文物局所属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省水下文物的调查、保护、发掘和研究工作。中心内设办公室、水下考古研究室、技术与装备室、出水文物修复室。
中心介绍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有力推动水下考古和水下遗产保护等工作,对深入研究山东海洋文化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等课题具有重要意义。”谢治秀说。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后,将全面开展沿海海防设施、庙岛周围水域、大运河、东平湖等水下遗产资源调查,并实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工程。
发展历程
2015年6月24日,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2022年8月至10月下旬,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威海地方文博机构开展了“靖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考古人员发掘出水各类文物201件 。
业务开展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加强机构建设,迅速完成中心组建工作。
2月,山东省编办批准设立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鲁编办〔2015〕8号),为山东省文物局所属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核定编制15名,其中管理人员3名,专业技术人员12名。6月24日,在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山东主场系列活动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为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揭牌。7月,争取山东省编委会批准2015年度8个用编进人计划。同时申请2016年度6个用编进人计划,其中管理人员1人,专业技术人员5人。
我们整合山东省文物保护资源,截至目前从山东文物系统中调入了4人,其中具有考古发掘领队资格1人,参加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2人。聘任了具有考古发掘领队资格人员4人,熟练技工1人,参加到中心日常的业务工作中,目前中心已取得了山东省考古勘探团队资格证书。另外今年还选派3人参加2015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选派2人参加2015年水下考古潜水意外高压氧舱应急演练;选派2人参加2015年出水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项工作。
前期筹建过程中,结合国家关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文物局的规章、制度等,制定了工作规则、会议制度、公文处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学习制度、考勤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办公用品及设备管理制度、值班制度、水电使用管理规定、卫生清洁管理规定、电脑网络管理规定、安全保卫规定、工地安全管理制度、关于聘任考古领队的规定、文物库房管理规定、文物安全保护应急预案、考古工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
(三)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各类工作计划工作方案。
1、制定了山东首个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东平湖及其淹没区水下考古调查,编制了《2015年山东东平湖水域及其周围淹没区遗址调查方案》,并提交国家文物局,并于2015年5月正式批复同意。
2、为配合国家海防遗址调查研究课题,中心根据山东沿海各地市提交的海防遗址资料,通过现场实地调研,编制完成了《山东明清海防遗址调查研究项目工作计划》,提交国家文物局专项课题申请,并获得批准立项。
3、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置“山东烟台庙岛群岛水下考古陆地调查专项课题”,由我中心负责编制《2015年山东庙岛群岛水下考古陆地调查方案》,并于2015年10月通过商务谈判,将课题申请到位。
4、根据山东省文物局统一部署,联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及相关地方文博单位在济南召开协调会,商定共同开展山东盐业考古研究工作。
5、围绕古登州港为中心,依据北方海上古交通航线及面向东北亚国家航线,排查沿海沿岸古港口、码头、转运场等古代遗迹,编制了《山东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调查和复核工作方案》。
6、未雨绸缪提前谋划,顺利完成了《山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了2016~2018年省财政中期财政预算方案。
(四)精心组织准备,积极组织实施水下考古调查项目。
1、东平湖水域及其淹没区水下考古调查项目
7月,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建队伍,首次对东平湖淹没区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这是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以来首次进行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本次调查方法以物探扫测为主,在做好前期走访及文献搜集整理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多波束探测声呐、旁侧声呐、浅地层剖面声呐和磁力仪等多种设备和手段,扫测区域南北长3712米,北部东西宽999米,南部东西宽度2791米,总扫测面积达到了703万平方米。
本次调查虽然没有确认须昌城所在位置,但是初步获取了东平湖水下三维地形数据,并经过解读,发现南北向疑似河道遗迹一处,推测与须昌城和清水石桥有密切相关的古济水河道遗迹有关。另发现水下疑点7处,经过潜水探摸,在湖心区域水下发现并采集了唐宋时期建筑砖块和瓷器残片,这些遗物虽然不是原生堆积(推测可能是抽沙从湖底淤泥内抽出),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调查区域内湖底淤积有唐宋时期遗存,为明年东平湖淹没区水下文物调查工作总结了经验和探索了道路。
2、烟台庙岛群岛水下考古陆地调查项目
10月底,由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组队,调集省内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及相关考古人员10余人,共同开展烟台庙岛水下考古陆地调查项目。庙岛群岛“三普”资料登记59处,本次调查内容分三部分:以“三普”登记资料为基础进行复查,重点搜集群岛周边水下沉船资料,同时兼顾明清海防遗址调查登记(原“三普”未登记该项)。经过1个月的调查走访,32处岛屿重点登岛走访10个(有人居住),普通调查22个,攀登山峰14座,走访70岁以上老渔民14人,重点收集水下沉船疑点26处,新登记明清烽台遗址8处,新发现遗址2处。通过此次陆地调查工作,取得了丰厚的收获,为我省未来开展沿海水下考古调查储备了基础资料。
3、积极配合国家文物局水下中心开展工作
牢固树立水下考古“全国一盘棋”的意识,积极主动配合国家文物局水下中心在全国开展的水下考古项目,先后选派8人次参加河北唐山曹妃甸“东坑坨I号沉船2015年度水下考古调查”、广东上下川岛海域水下考古调查、湖北丹江口库区2015年水下考古调查、浙江2015年度舟山水下考古调查、辽宁“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重点调查等项目。
4、承办了山东管辖海域文化遗产保护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按照山东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作为专项行动的承办单位,安排人员筹备组织了专项行动,探索建立联合执法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设立有力推动我省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全省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填补省内陆河流湖泊水域调查空白。目前明清沿海海防设施保护总体规划已获立项,东平湖水域及其周围淹没区遗址调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正式启动。
3、各项基础工作逐步展开,科研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为我省打造文物强省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水下考古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路还不够宽,创新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水下考古工作服务大局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水下文物资源数据库建设、信息开发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水下文物信息资源安全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强化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0 21:19
目录
概述
中心介绍
发展历程
业务开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