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拼音: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尽心下》。
成语出处
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尽信书,不如无书”。
成语典故
《
尚书·武成篇》,记载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一段历史。根据《尚书·武成篇》记载,说到双方战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殷商的都城
朝歌以南约三十里的牧野地方展开的一场恶战,直杀得天昏地暗,
血流漂杵。
杵,是古时春米用的木棒。战场上的血,把春杵都漂浮起来了,试想这是多大的伤亡呀!可是孟子却不信这段记载,他说:“血流漂杵的描写是夸张过度、不符事实的。”他认为,伐纣的武王军队,是仁义之师,当时殷人都痛恨纣王,拥护武王,武王怎会滥杀人民呢?而且纣王的军队,当时纷纷起义,武王很快就进入了朝歌,又怎会展开那样激烈的战斗呢?所以《孟子·尽心篇》记着孟子的这么一段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对于《武成》那一篇,所取的不过两三节而已。仁义是无敌于天下的,以仁义之师讨伐最不仁义的暴君,怎会流那么多血,甚至于血流漂杵呢?”
成语寓意
人们对于书人人称赞,书是人类专有的产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人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最终成为思想化、毫无独立判断能力的失败者,贻害无穷。
“尽信书,不如无书”,提醒人们在读书的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书是一种记录、分析、总结、组织、讨论及解释并传播信息的媒介,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模板。若是尽信书,一切按照书中所讲去执行,肯定会出问题,如此还不如不读书。因为一本书的思想毕竟会受到作者当时所处环境的影响而有所局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地为人们提供行事指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中所写的内容难免有不足之处,人们在读书的同时需要靠自己的亲身实践来甄别和检验。如果完全相信书本上所说,或者是完全依照着书本所说一字不漏地来做,这不仅会使人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可能会与人们所做的事背道而驰。
成语运用
“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指《尚书》,后泛指书本)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唐·
刘知几《史通·暗惑》:“盖语曰:‘君子可欺不可罔,至如邪说害正,虚词损实,小人以为信尔,君子知其不然。’语曰:‘’尽信书不如无书,盖为此也。’”
清·
王士禛《居易录》:“史多曲笔,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
马南邨《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从来有学问的人都懂得:‘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于盲目地靠读古书,那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呢?”
逸闻趣事
赵括,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就熟读兵书,谈起用兵的道理,头头是道。但他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公元前260年,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赵王拜赵括为大将接替老将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但是赵王没有听从蔺相如的劝告。等到赵括所率领的大军要起程时,他母亲上书给赵孝成王,希望不要让赵括做将军,但赵孝成王最终还是决定派赵括领兵。
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便回邯郸去了。赵括一取得廉颇的职权,就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了。赵括更改法令,调动官吏,下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可。”
秦国宰相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运用奇兵巧计,布置好埋伏,假装战败退走。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难忍,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硬拼,想带兵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括的军队大败,赵军听到主将被杀,纷纷扔下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