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尼,汉语一级字,读作尼(ní),本义指亲近,亲昵。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尼ní
⒈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尼姑。尼庵。削发为尼。
⒉ 古同“昵”,相近,亲近。
基本词义
◎ 尼 ní
〈形〉
(1) (会意。从尸,匕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个人亲昵的样子。本义:亲近,亲昵)
(2) 同本义。后作“昵” [very intimate]
尼,从后近之也。——《说文》
尼,近也。——《小尔雅》。按,近昵之意,字亦作昵。
不避远尼。——《尸子》
(3) 安定,平和 [peaceful]
尼,安也。——《尔雅》
尼,和也。——《广雅》
竟界尼康。——《隶释·祝睦后碑》
词性变化
◎ 尼 ní
〈名〉
(1) 尼姑,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是梵语“比丘尼”(Bhidsunt)的简称 [nun]
人道为尼,遂居此寺。——《洛阳伽蓝记·胡统寺》
(2) 又如:僧尼(和尚和尼姑);尼寺(尼姑所住的寺院);尼房(尼姑所居处);尼坛(尼姑受戒的地方)
(3) 尼山 [Ni Hill,believed to be birthplace of Confucius] 。如:尼丘(尼邱。山名,即尼山,在山东曲阜县东南。相传为孔子出生地。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尼圣(对孔子的尊称);尼轲(孔子和孟子的并称);尼聃(儒家创始人仲尼和道家创始人老聃的并称);尼首(谓人头像尼丘山,中低四方高)
(4) 另见 nǐ
常用词组
尼采、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姑、尼龙、尼罗河
基本词义
◎ 尼 nǐ
〈动〉
(1) 阻止;阻拦 [impede]
淫嚣不静,当路尼众。——《墨子》
(2) 又如:尼行(停止或阻止前进);尼阻(阻止,阻碍)
(3) 另见 ní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尼【寅集上】【尸部】康熙笔画:5画部外笔画:2画
广韵》《集韵》《韵会》女夷切,音泥。《说文》从後近之也。从尸匕声。《徐锴曰》尼犹昵也。《广韵》又和也。
又先师孔子仲尼。《家语》颜氏祷於尼丘,而孔子生,故字曰仲尼。尼丘,山名。
又女僧也。《释典》有比丘尼。
又《集韵》《类篇》尼质切《韵会》《正韵》女乙切,音匿。《尔雅·释诂注》尼者,近也。引尸子,悦尼而来远。《孔颖达曰》尼,近也。通作昵。
又《五音集韵》乃礼切,音伱。《尔雅·释诂》尼,定也。《注》止也。止亦定也。《孟子》止或尼之。今读泥去声,义同。尼犹曳止之也。别作柅。
说文解字
尼【卷八】【尸部】
从後近之。从尸匕声。女夷切
说文解字注
(尼)从後近之。尼训近。故古以为亲暱字。高宗肜日曰。典祀无丰于尼。释文。尼女乙反。尸子云。不避远尼。尼、近也。正义。释诂云。卽、尼也。孙炎云。卽犹今也。尼、近也。郭璞引尸子。悦尼而来远。自天宝闲衞包改经尼为昵。开宝闲陈谔又改释文尼为昵。而贾氏羣经音辨所载犹未误也。尼之本义从後近之。若尼山乃取於圩顶水涝所止。屔之假借字也。孟子。止或尼之。尼、止也。与致远恐泥同。泥泞之假借字也。从尸。匕声。女夷切。古音葢在十五部。
方言集汇
客家话:[梅县腔] ni2 [台湾四县腔] ni2 nit8 [客语拼音字汇] ni2 [东莞腔] li2 [客英字典] ni2 [陆丰腔] ni3 [海陆丰腔] ni2 nit8 [宝安腔] li2
粤语:nei4
潮汕话:潮州音[ni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9:40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