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英语:neutron star),是
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
引力坍缩发生
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
终点之一。恒星在核心的氢、氦、碳等元素于
核聚变反应中耗尽,当它们最终转变成铁元素时便无法从
核聚变中获得能量。失去热辐射压力支撑的外围物质受重力牵引会急速向核心坠落,有可能导致外壳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向外爆发产生
超新星爆炸,或者根据恒星质量的不同,恒星的内部区域被压缩成
白矮星、中子星或
黑洞。
白矮星被压缩成中子星的过程中恒星遭受剧烈的压缩使其组成物质中的
电子并入
质子转化成
中子,直径大约只有十余公里,但上面一立方厘米的物质便可重达十亿吨,且旋转速度极快。由于其磁轴和自转轴并不重合,
磁场旋转时所产生的无线电波等各种辐射可能会以一明一灭的方式传到
地球,有如人眨眼,此时称作
脉冲星。
白矮星(white dwarf),也称为简并矮星,是由
简并态物质构成的小
恒星。它们的
密度极高,一颗质量与太阳相当的白矮星体积只有
地球一般的大小,微弱的
光度则来自过去储存的
热能。在太阳附近的区域内已知的恒星中大约有6%是白矮星。这种异常微弱的白矮星大约在1910年就被
亨利·诺利斯·罗素、爱德华·皮克林和威廉·佛莱明等人注意到白矮星的名字是威廉·鲁伊登在1922年取的。
白矮星被认为是中、低质量
恒星演化阶段的最终产物,在我们所属的星系内97%的恒星都属于这一类。中低质量的恒星在渡过生命期的
主序星阶段,结束以
氢融合反应之后,将在核心进行
氦融合,将
氦燃烧成
碳和
氧的
3氦过程,并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如果红巨星没有足够的质量产生能够让碳聚变的更高温度,碳和氧就会在核心堆积起来。在散发出外面数层的气体成为
行星状星云之后,留下来的只有核心的部分,这个残骸最终将成为白矮星。因此,白矮星通常都由碳和氧组成。但也有可能核心的温度可以达到使碳聚变却仍不足以使氖聚变的高温,这时就能形成核心由氧、氖和镁组成的白矮星。同样的,有些由
氦组成的白矮星是由
联星的质量损失造成的。
白矮星的内部不再有物质进行核聚变反应,因此不再有能量产生,也不再由核聚变的热来抵抗重力崩溃;它是由极端高密度的物质产生的
电子简并压力来支撑。物理学上,对一颗没有自转的白矮星,电子简并压力能够支撑的最大质量是1.4倍
太阳质量,也就是
钱德拉塞卡极限。许多
碳氧白矮星的质量都接近这个极限的质量,通常经由伴星的质量传递,可能经由所知道的
碳引爆过程爆炸成为一颗
Ia超新星。
白矮星形成时的温度非常高,目前发现最高温的白矮星是
行星状星云NGC 2440中心的HD 62166,表面温度约200,000K,但是因为没有能量的来源,因此将会逐渐释放它的热量并且逐渐变冷,这意味着它的辐射会从最初的高
色温随着时间逐渐减小并且转变成红色。经过漫长的时间,白矮星的温度将冷却到光度不再能被看见,成为冷的
黑矮星。但是,现在的
宇宙仍然太年轻(大约137亿岁),即使是最年老的白矮星依然辐射出数千度K的温度,还没有黑矮星的存在。
粒子天文物理学是
粒子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基本粒子的天文学的起源及其与有关的
天体物理学和
宇宙学。这是一个新兴的的交叉领域研究,包含粒子物理学,天文学,天体物理,探测器物理,相对论,固体物理,和宇宙学。因为
中微子振荡发现的部分激励,自2000年初,这个领域在理论和实验上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中微子(意大利语:Neutrino,其字面上的意义为“微小的电中性粒子”,又译作微中子)是一种电中性的
基本粒子,
自旋量子数为½,以希腊字母ν标记。现在已经有证据表明其具有质量。但其质量即使相比于其他亚原子粒子也是非常微小的。它可能是现在唯一一种已探测到的
暗物质,是一种
热暗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