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鲈是鲈形目鮨科尖吻鲈属的大型肉食性鱼类。其体延长,稍侧扁;背、腹面皆钝圆,以背面弧状弯曲较大;吻尖而短;口中等大,微倾斜,下颌突出,稍长于上颌;上颌骨后端扩大达眼框后缘下方;鳃盖骨有一扁平小棘;体色上侧部为茶褐色,下侧部为银白色;尾鳍较圆,呈扇形;体被较大的栉鳞。
动物学史
泰国于1975年获得尖吻鲈人工繁殖成功,之后推广养殖,产品在国际市场十分畅销。中国广东、海南等省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尖吻鲈种苗进行海水网箱养殖和半咸淡水池塘养殖,单养尖吻鲈的产量达到7.23吨/公顷。20世纪80年代初,南海水产研究所、湛江水产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开展尖吻鲈的人工繁育研究并取得成功,90年代种苗繁育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
形态特征
背鳍Ⅶ,Ⅰ-11;
臀鳍Ⅲ-8;
胸鳍15;
腹鳍Ⅰ-5;
尾鳍17。侧线鳞 。
体长为体高2.8~3.4倍,为头长3~3.3倍。体延长,侧扁,背腹缘皆钝圆。头大,吻尖,头长为吻长4.1~5.1倍,为眼径6.1-7.8倍。
体长140~275毫米。体延长,侧扁,背腹缘皆钝圆。头大,吻尖。眼中等大,靠近吻端,眼间隔平坦约与眼径等宽。口中等大。稍倾斜,下颌突出稍长于上颌。眶前骨狭窄,边缘具锯齿。两颌齿细呈绒毛带状。 犁骨与腭骨亦具绒毛齿。 舌上无牙。前鳃盖骨后缘具细锯齿,隅角处有一大棘,下缘有2~3钝棘。第一鳃弓上鳃耙细长,最长鳃耙约等于眼径,鳃耙数4~7+8~15。体被薄栉鳞,栉状齿细弱。颊部及鳃盖部被鳞。背鳍及臀鳍基底具一鳞鞘。侧线完全。背鳍2,稍分离。第一背鳍鳍棘强大,最长鳍棘长于最长鳍条。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胸鳍宽短。腹鳍位于胸鳍基后下方。尾鳍圆形。体背部青灰色,腹部近银灰色。
栖息环境
尖吻鲈栖息于与海洋相通的河流、湖泊、河口和近海等水域,尤喜栖息于流速缓慢多淤泥、混浊度大的河流中。初孵仔鱼(15~20日龄,全长4.0~7.0毫米)分布于河口沿岸咸淡水水域中。全长10毫米以上的稚鱼则可在淡水中生活长大。
生活习性
在正常自然条件下, 尖吻鲈在淡水中生活,它的生长很快,通常在2~3年的时间内可长到3~5千克,3~4龄的成鱼从内陆水域向河口洄游,到盐度30~32‰的海水中发育性腺,随后产卵。有一些尖吻鲈终生栖息于淡水中,在那里可长到体长65厘米,体重19.8千克。但这些鱼的性腺通常不发育。有报道在海洋中尖吻鲂可长到1.7米。尖吻鲈为暖水性种类,当水温低于15℃时,摄食减少或停止摄食,当水温下降至10~13℃时,便岀现死亡现象。在中国广东、广西沿海,冬季常会出现养殖尖吻鲈的冻伤和冻死现象。
尖吻鲈是一种肉食性的凶猛鱼类,以其他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蠕虫等为食。但其幼体阶段食性杂,摄食浮游生物以及甲壳动物。对野生尖吻鲈的胃含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体长1~10厘米幼鱼的胃含物中20%为浮游生物,主要是硅藻,其余为小虾和小鱼。在体长大于20厘米的个体中,其胃含物100%为动物性佴料:其中70%为甲壳类(虾、蟹),30%为小鱼,主要是鳊鱼科和鲻科鱼类。
另据Jammes等(1986)报道,在印度,尖吻鲈主要捕食鲻鱼、遮目鱼、多鳞鳓、印度海鲢、虾虎鱼、印度侧带小公鱼、银带鲱、鳉等鱼类,以及对虾、虾蛄、毛虾、长臂虾和米虾等甲壳动物。尖吻鲈也会在岩礁石上啃食,摄食双壳类如蚶类和贻贝等。
Mukhopadhyay等(1981)研究了盐度对尖吻鲈稚鱼摄食量、生长和饵料转换率的影响,发现在盐度5~20‰的范围内,稚鱼的摄食量较大,认为低盐度有利于幼鱼的新陈代谢。对摄食强度昼夜变化的研究表明,该鱼在黑暗时的摄食量较大,这可能与被其捕食的虾类和其他甲壳类的夜间活动性有关。
分布范围
尖吻鲈分布于东经50°至西经60°、北纬24°至南纬25°的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区,北至包括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柬埔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越南、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中国等,南至澳大利亚昆士兰、西至非洲东部。中国华南沿岸海区和东南亚的河口水域经常见到。
繁殖方式
繁殖习性
尖吻鲈一生中会出现性转换,它是一种雄性先熟的雌雄同体鱼类,即雌鱼由雄鱼变性而来。尖吻鲈从仔鱼长至3~4龄(51~70厘米)先发育成雄性,达6龄(85~95厘米)时,出现性转化,绝大多数变成雌性。但并非所有的雄鱼都变成雌鱼,实际上也存在一些原始性雎鱼。然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过3~4年的养殖后,在同一年龄组中,均可发现雌、雄两性种别的鱼。在充分发育成熟的雌鱼中,卵母细胞的直径通常为400~500微米。
尖吻鲈的怀卵量与鱼体大小与体重有关。体长为70~75厘米、体重5.5千克,怀卵量为270~330万粒;体长为76~80厘米、体重8.1千克,怀卵量为210~380万粒;体长为81~85厘米、体重9.1千克,怀卵量为580~810万粒;体长为86~90厘米、体重10.5千克,怀卵量为790~830万粒;体长为91~95厘米、体重11千克,怀卵量为480~710万粒。
另据Anon(1975)的观察结果,在澳大利亚,体重12千克的雌鱼怀卵量为750万粒,19千克的雌鱼,怀卵量为850万粒,体重22千克的雌鱼,怀卵量达1700万粒。
据Kungvankij(1984)报道,在泰国,尖吻鲈全年均可产卵,以4~8月为繁殖高峰期,这期间为西南季风,降雨量较小。产卵均在近河口盐度较低的水域中。成熟的亲鱼在产卵前离群并停食一个星期,将近产卵时亲鱼集群在水的上层活动,尖吻鲈的产卵时间与月相周期的变化同步,通常发生在新月或满月,即大潮日子的晚上18~20时,随着潮汐的到来而产卵,鱼卵为浮性卯,这样卵子和初孵仔鱼可借助潮流而飘流到河口。在5~8月期间,可以在河口近岸采集到大量体长约1厘米的鱼苗。幼鱼游到附近的盐碱沼泽中索饵,6~8月开始溯河,进入河流时,刚满l龄,第二年则遍布在河流和河口。在中国海南、湛江、阳江、台山等地,每年5~6月间可见到尖吻鲈鱼苗出现,常进入沿海的鱼塭中追食小鱼虾。
人工繁殖
尖吻鲈的亲鱼来源有两个,一是在天然产卵场捕捞已性成熟的个体,二是在网箱或池塘中养殖2~6年,体重3~5千克的个体。也可采用野生成鱼,利用网箱或池塘驯化至少半年,再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在捕获野生种群时,要尽量减少挤压,以免亲本受伤。捕获的鱼应立即投入产卵池或网箱中。入池前要用土霉素之类的抗生素进行处理,浓度为2×10-6,浸浴24小时,并且按每千克体重20毫克的汁量注射鱼体。
用于人工繁殖的亲鱼,要求鳞片、鳍条完整无缺,无损伤、无疾病和寄生虫感染,行动活泼,体重4~5千克,年龄3龄以上。
雌、雄要在繁殖季节才能明显鉴别:雄鱼的吻稍弯曲,而雌鱼的吻较直;与雌鱼相比,雄鱼的身体较为细长;在同一体长的情况下,雌鱼比雄鱼更重;雄鱼泄殖腔附近的鳞片比雌鱼的要厚一些;雌鱼的腹部比雄鱼的腹部更为膨大;轻压雄鱼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亲鱼培育可用网箱,也可用池塘。网箱一般为正方形或长方形,边长5~10米,深2~3米,用网眼4~8厘米的聚乙烯网片制成,安装在近海较平静的港湾,要求盐度28~32‰,pH值为7.5~8.5,溶氧量每升水6毫克以上,每立方米放养亲鱼1尾。在池塘培育亲鱼,放养密度要适当疏一些,每1/15公顷放养亲鱼60~100千克。饲料以投喂切碎的下杂鱼为主,可混合少量的维生素E投喂。每天下午4时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5%。为了防止水质污染,应将残饵和其他污物及时清理出去。野生的尖吻鲈喜食活鱼,要经过几天的驯养才可转喂冰鲜鱼。
每年越冬时,将亲鱼放养于越冬池内,越冬池水深1.5米以上,水温基本保持在15~20℃,盐度为8~20‰,投饲量为亲鱼体重的1~2%。
在强化培育期间,每个月检查亲鱼一次,雌鱼用挖卵器取卵检查,当卵径达到400~500微米,大小均匀,卵圆而充满卵黄时,表明已达到成熟;雄鱼采用压腹法检查,有白色(或奶黄色)精液挤出,遇水即散,表明雄鱼已达到成熟。即可按雌:雄=1:1的比例配对,将腹部已相当饱满且柔软,生殖孔突出、微红的雌鱼和可挤出精液的雄鱼一起移入产卵池,让其自然产卵。一般于第二天清晨可见已产出的卵,卵粒清晰透明,油球大都集中成为一个,卵径800~870微米,有些卵即使不受精,但也可见不规则的细胞分裂。产过卵的亲鱼应放回亲鱼塭继续蓄养。
可能影响自然产卵的一些因素:
选取经挖卵和压腹法检查已达成熟、无伤和活跃的亲鱼进行催产,催产药物可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地欧酮(OM),脑垂体等。陈奋昌等(1986)催产尖吻鲈时采用LRH-A和DOM配合注射。雌鱼第一针LRH-A35~40毫克+DOM2毫克/千克(体重);第二针:LRH-A90~100毫克+DOM2.5毫克/千克(体重);雄鱼LRH-A35~40毫克+DOM2毫克/千克(体重)。其他使用过的催产剂组合有:HCG50IU+鲤鱼脑垂体3个/千克(体重);HCG300IU+LRH-A20毫克/千克(体重);LRH-A25~140毫克+DOM3~4.5毫克/千克(体重)。
采用腹腔注射或背肌注射两种方法均可。雌鱼的注射针距为20~24小时。注射完毕,即放入产卵池或网箱配对,产卵池可用15平方米或32平方米水泥池,也可用3米×3米的网箱。每个池子放3~4对亲鱼。多采取自然受精方式。
一般控制亲鱼在大潮期的夜间产卵。次日早上,用160目筛绢网收集受精卵移入孵化池或搬走亲鱼让受精卵留在原池中孵化。用气石充气,每立方米水体放受精卵10~5万粒不等。尖吻鲈的受精卵呈圆形,分离、无黏性,集中成团呈淡黄色,散开水中时几乎透明,卵径较小,680-770微米,平均710微米,油球1个,直径240~260微米,平均250微米,间或有数个小油球。受精卵膜吸水膨胀不明显。膜上有不规则皱纹,到胚盘隆起时逐渐消失。受精卵在盐度27以上时呈浮性。在水温28-29℃的条件下,受精后15小时10分钟开始孵化出膜。刚孵化出来的仔鱼全长1.58~1.72毫米,平均1.72毫米;卵黄囊较大,长轴770~920微米,平均870微米;短轴420~580微米,平均510微米;油球直径约250微米,位于卵黄囊前端,仔鱼多是头部向上,呈斜吊状在水面或水中。
受精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受到水温的影响,在28~29℃的条件下,尖吻鲈卵的孵化时间需历时15小时20分钟。另据报道,在27℃下,孵化需历时17小时,而在30~32℃条件下,受精卵经12~14小时即可孵出。
另一方面,盐度对尖吻鲈受精卵的孵化率也有影响,尖吻鲈受精卵对孵化用水的盐度适应范围甚广,在盐度5~35的范围内均可孵化,以盐度15~30较为适合,盐度在5以下则受精卵不能正常孵化。
养殖技术
种苗培育
将孵化出来的仔鱼(或即将孵化的胚胎)移到育苗池中,育苗池多为水泥池,面积为12~84平方米不等,水深1米左右,放养密度10000~15000尾/平方米,所用盐度为15~17,微充气,鱼苗进池前先投放小球藻,使水呈淡绿色,同时接种轮虫,使池中轮虫密度4个/毫升,以后,每天视仔鱼吃食和水色情况补充轮虫和藻类,头几天每天加水20厘米,5天后适当换水以调节水质。入池的海水用150目筛绢网过滤,隔天虹吸底层污物。10日龄以后逐渐转以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兼投鱼肉糜。到第17天,用2毫米的网目过筛分级。仔鱼饲育阶段结束,其存活率在30~80%之间,此后进入中间培育阶段,以浮游生物、小鱼碎肉、孑孓等饲养,成长迅速但逐渐参差,有自相残食现象,10毫米以上者可吞食体形较小的苗,故应每4~5天依级用筛网分选,分开饲养以提高存活率。
尖吻鲈经15~20天专池培育及逐级梯度淡化后,体长约1厘米的伃鱼可转入池塘培育,一般专池培育至体长5厘米或10厘米再转入成鱼塭养殖。
池塘养殖
池塘面积5~10亩,水深1.5-2米,要求水源丰富,水质无污染,塘底平整,淤泥较少,进排水方便,pH值7~8.5,透明度高的咸、淡水鱼塘都可养殖尖吻鲈。
精养塘应备有增氧机。鱼种放养前半个月必须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清塘方法同常规鱼养殖),药物清塘后放苗种前10天,进水至70~100厘米,进水时用40目网布过滤,以防大型敌害进入。并每亩施粗盐150千克,使池塘带有一定的“咸底”,这是纯淡水养殖尖吻鲈成功的关键。
单养每亩放养量800~1200尾,混养每亩放养300~500尾。放养时要进行鱼体消毒,消毒方法同常规鱼种的消毒。为了改善水质,充分利用残饵,可以每亩套养规格250克的鳙鱼40尾、50克的鲫鱼100尾,鱼苗下塘前,最好在原塘围200~300平方米围网养7~10天才去围网转入池塘养殖。
放鱼种后应及时驯食。投饲要做到“五定”、“三看”。驯食时先击水后投料,投喂时先慢后快,量少勤投,均匀地在一定的水面范围内轮换投掷饲料,以求饲料入水面漂浮时即为鱼所吞食。
刚下塘的鱼种饲料要选择肉多、骨少的野杂鱼,用绞肉机绞成肉浆去骨后加少量鳗鱼饲料配成混合饲料,对于在鱼种阶段已驯化的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种体重的50%,以后逐渐下降到20%。刚下塘的前3天,最好每50千克饲料加土霉素4克便于防病。
当鱼苗长到15厘米左右即可投喂适口鱼块。如果投喂冰鲜鱼,一般占鱼体重的12%,以后逐渐降至8~10%;生产上一般投喂高能膨化饲料,投喂量控制在鱼体重的8~10%。在饲养期间每隔5~8天应调节一次投喂量。
在成鱼养殖的初中期日投饲3次,即早上7时30分、上午12时、下午4时30分,投喂量分别占全天总量的30%、30%、40%;后期投饲率为8~10%,日投饲2次,即上午8时、下午4时,分别投喂全天总量的40%和60%。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采取分级饲养方式,以避免同类相残现象的发生。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池塘水位、水色和透明度变化,及时添换新水,调控水质。具体管理措施与花鲈养殖类似。经过4~6个月的养殖,尖吻鲈的个体规格达500~1000克。各地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的规格大小、季节气温条件等,及时起捕出售或进行越冬。
网箱养殖
网箱设置在水库及江河水深3米以上,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溶氧6毫桫升以上,pH值中性或略偏碱性,有微流水的地方,最好网箱面积24平方汾只,固定式网目在11厘米以上。网箱养殖放养密度为25尾/平方米,有微流水的地方网箱,每平方米可放30~40尾。饲养措施参照尖吻鲈池塘养殖和加州鲈鱼网箱养殖,管理措施与其余鲈鱼相似。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尖吻鲈个体大、生长快、肉味美,属高档海鲜鱼类之一。该鱼养殖周期短,适盐范围广,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可清蒸、红烧或煮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