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鲨(学名:Rhizoprionodon acutus)是真鲨科、尖吻鲨属的一种鲨鱼。体呈纺锤型,躯干略修长。头宽而纵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宽而呈抛物线状。眼大,圆形,眼眶后缘不具缺刻,瞬膜发达。前鼻瓣短而呈窄三角形;无口鼻沟或触须。唇沟发育完全,中等长。口裂宽大,深弧形,口闭时下颌齿不明显露出;上下颌齿同型,宽扁三角形,外缘凹入,边缘平滑,齿尖向外倾斜,无小齿尖。背鳍2个,背鳍间无隆脊,第一背鳍中大,起点与在胸鳍内角相对或稍后,后缘凹入,上角钝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与臀鳍后端相对,后缘入凹,后角尖突;胸鳍约略等大于第一背鳍,后缘凹入,外角尖突,内角圆突,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前部;尾鳍窄长,尾椎轴上扬,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体背侧灰褐色;腹侧白色。背及臀鳍具暗色缘,余鳍淡褐色。
动物学史
尖吻鲨最初是由拉普尔(Rüppell)于1837年命名为Carcharias acutus。后来更改为有效的学名Rhizooprionodon acutus(Rüppell 1837)。属名Rhizoprionodon源自希腊语,“ rhiza” =根,“ prion” =锯,“ odous” =牙齿。在过去的科学文献中提到这个物种的同义词包括Carcharias walbeehmi Bleeker 1856、Carcharias walbeehmii Bleeker 1856、Carcharias walbeehmii Bleeker 1856、Scoliodon walbeehmii Bleeker 1856、Scoliodon walbeemii Bleeker 1856、Carcharias walbenii Bleeker 1856、Scolliodon walbechmii Bleeker 1856、Scoliodon walbeehmi Bleeker 1856、Carcharias crenidens Klunzinger 1880、Carcharias aaronis Hemprich & Ehrenberg 1899、Scoliodon longmani Ogilby 1912、Carcharias eumeces Pietschmann 1913、Scoliodon vagatus Garman 1913。该种鲨鱼还被称为奶鲨,因为在某些地区,人们相信吃这种鲨鱼的肉可以提高人类母亲的产奶量。
形态特征
刚出生的幼鲨体长为25-39厘米。最大达1.75米。体长一般1米左右。体延长,较粗大。头平扁,从头后至吻端弧形低斜,头长约为全长的2/9。尾长比头和躯干长稍大,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长而扁,背视三角形,前缘钝尖,侧视尖突;口前吻长一般约等于,个别大于或小于眼与第一
鳃孔间的距离。眼大而圆,侧位,
瞳孔竖直卵圆形,眼径约与第三鳃孔宽度相等,瞬膜发达。
鼻孔斜列,外侧位,距口端比距吻端为近;鼻间隔宽,约为鼻孔长的3倍;前鼻瓣后部具一细小突起,后鼻瓣后部具一半环状薄膜。口深弧形,口宽比口长为大,比口前吻长约小1/3;上下唇褶都相当发达,上唇褶约等于上颌长的2/7,下唇褶较短,约等于下颌长的2/9。齿宽扁,边缘无锯齿,齿头向外倾斜,外缘近基底处有一凹缺,两行在使用;上颌具一尖直正中齿,每侧每行11-12齿;下颌每侧每行12-13齿,第一齿较小。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中大,中间3个较宽,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背鳍2个;第一背鳍中大,距腹鳍与距胸鳍约相等,或距胸鳍稍近,后缘凹入,上角钝尖,下角延长尖突,后端几伸达腹鳍起点上方;第二背鳍很小,起点与臀鳍基底后端相对,或稍向前,上角钝圆,下角延长突出,基底长约等于与尾基距离的2/5。
尾鳍宽长,约等于全长的1/4强,尾椎轴稍翘;上叶见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狭长后延,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接,尾端尖突,后缘凹入。臀鳍基底比第二背鳍基底长2倍弱,等于与腹鳍距离的2/5或1/2,后缘凹入,里角延长尖突。
腹鳍比臀鳍稍小,外角圆,里角钝尖微突;鳍脚扁管形,后端尖突。
胸鳍与第一背鳍约同大,宽比长为大,或长与宽相等(幼体),后缘凹入,外角钝尖,里角圆突,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前半部。
背面和上侧面灰褐色,下侧面和腹面白色,有时体侧具少数不规则暗褐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边缘暗褐色,臀鳍、腹鳍、胸鳍边缘淡色。
栖息环境
尖吻鲨属暖水性中小型鲨鱼。栖息于大陆架的沿海、河口。通常活动于沙滩水域,偶出现于河口域。通常发生在浅水区表层附近,深度达200米。有时候还进入淡水生境。
生活习性
尖吻鲨的猎物包括小型底栖鱼类和远洋鱼类以及头足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尖吻鲨利用电接收(洛伦兹尼壶腹)捕获猎物。洛伦齐尼的壶腹是可以检测弱电场的受体。这种感觉是尖吻鲨及其近种鲨鱼所独有的。尖吻鲨主要使用这种感觉来定位神秘的猎物,而其他感觉(例如埋在沙子中的黄貂鱼)无法检测到。
分布范围
海域
分布于东大西洋、西印度洋、北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南北纬35°间沿岸海域。在东大西洋,由葡属马德拉群岛至安哥拉;在印度至西太平洋,西起红海、非洲东岸,东至印度尼西亚,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亚。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南部、台湾西部及西南部沿岸海域、南海。
国家
安哥拉、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澳大利亚州、北领地、新南威尔士州)、巴林、孟加拉国、贝宁、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喀麦隆、中国、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吉布提、埃及、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日本、肯尼亚、科威特、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缅甸、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葡萄牙(马德拉)、卡塔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新加坡、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丹、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多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也门。
繁殖方式
雄性总长度为63-71厘米时达到性成熟,而雌性总长度为62-74厘米时达到性成熟。胎生,具卵黄囊胎盘,印度和南非种群在怀孕一年后的1月和2月分娩。成熟的雌性每年都生育。每窝幼崽的数量与雌崽的大小有关。每产1-8仔。最大年龄为8岁。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3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主要以底拖网、流刺网及延绳钓捕获,具有次要经济价值。肉质可,生炒或加工成鱼丸及鱼浆等皆宜或制成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