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由
南京市艺术小学(南京小红花艺术图)教师徐明华,潘莲英编排,在1991年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亮相,赢得观众广泛好评,获最佳节目评选一等奖。在1987-1991年度南京市文艺评奖中获编导一等奖。
凝聚集体智慧的《少儿戏曲联唱》 (徐明华)1990年春节,我有幸带领庄丽和陈鹭这一对“金童玉女”参加华东六省一市首次春节联欢会,为了突出地方特色,各省市都要出一段有特色的地方戏。我们推出的是锡剧《双推磨》,获得极好的评价。当时担任舞台监督的刘英姿和我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回去后将这个节目再作进一步加工,选几个在全国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剧种,搞一个“联唱”。
在学校业务会上,大家都认为,戏曲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其经典作品是祖国的艺术珍宝,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讨论后决定,选用京剧、豫剧、黄梅戏、越剧这四大剧种,再加上原来的锡剧,形成戏曲联唱形式。凌成老师建议京剧选用《苏三起解》,而豫剧《花木兰》则由曾经演唱过这一段的周如英老师负责排练,我和周如英老师走访了市越剧团,决定选用《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段,黄梅戏则选用了《打猪草》中的一段《对花》。
我曾在省戏剧学校歌剧班学习过一段时间,耳闻目睹京剧和地方戏曲,略知戏曲韵味及表演。大家各显其能,肖晓同学带来了《红楼梦》的唱腔磁带,我找到《严凤英》的唱腔磁带,还请了市京剧剧团,越剧团的老师给我们辅导,梁全仁老师还到南京电影制片厂联系,翻录了有关录像带。大家反复模仿学唱,把握演唱特点,孩子们的悟性较高,学演起来很快。在江苏电视台第一届
电视艺术节开幕前,导演朱建伟来我校审看节目。他看了这个节目的排练后,兴奋地说;“我有了秘密武器。”当即决定由电视台出资制作伴奏带。我和
南京艺术学院的王建民老师反复推敲,在伴奏带上将五个不同剧种的唱段融合成一个整体,选用适中的速度,同时为了增强时代感,将每个剧种使用的特色乐器与电声乐器合理地做了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