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
小麦病害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是由喙角担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一种病害。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及茎杆上。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侧发展为害茎部。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
病原特征
形态特征
小麦纹枯病病原是喙角担菌(Geratobasidium cornigeru (Bourd.) Rogers),属真菌界担子菌门。其有两种形态。有性态为禾谷角担菌(Ceratobasidium graminearum (Bourd.) Rogers),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无性态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dis Vander Hoeven),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菌丝多分枝,分枝处呈直角或锐角,分枝基部稍缢缩,分枝附近有一隔膜。病菌的菌丝体常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于病部缠绕成密聚的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渐变浅黄至褐色,球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粗糙,上生4个担子梗,担孢子单细胞,椭圆形,基部稍尖,无色。菌核初为密聚的菌丝团,以后呈扁圆形,浅黄至褐色,表面粗糙。
生理特性
病原菌无休眠期,适温下菌核4天即可萌发。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广,13℃以下或35℃以上时生长受抑制,适温为25℃。湿热致死温度为菌丝体49℃下10分钟,菌核及残体内菌丝体为50℃情况下10分钟。干热致死温度为75℃情况下1小时,但菌核可耐80℃情况下3小时的干热处理。在干燥条件下,菌核可存活6年以上。在含水量55%的土壤中,6个月后仍有80%的菌核具有较强活力。菌核萌发后产生的菌丝,遇干燥条件而又无寄主时,48小时后即死亡。
为害症状
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及茎杆上。小麦出苗后,根茎、叶鞘即可受害。
叶鞘: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发展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向内侧发展可延及茎杆,致病株的基部茎节腐烂,幼苗猝倒、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梭形病斑常相互连结.形成云纹状花纹,中间呈淡黄褐色,周围有较明显的棕褐色环圈。病斑可沿叶鞘向植株上部扩展,直至旗叶。
茎杆:当麦株间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也可向内侧扩展深及茎杆,引起烂茎,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在病株中部或中下部叶鞘的病斑表面产生自色霉状物,并纠集成团,颜色由淡黄色至黄褐色,逐渐变深,最后形成许多散生的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小颗粒状物,即病菌的菌核,大小为1-2毫米。菌核由少数菌丝与叶鞘组织相连,较易脱落。病菌也可以侵害根部。受害幼苗根系遭受破坏,根部呈褐色。重病苗逐渐死亡,轻病苗尚可生出新根。病苗地上部矮小,叶片小面挺直,暗灰蓝色。
分布范围
小麦纹枯病几乎遍及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地区。在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均有发生,其中华北冬麦区发生严重。
侵染循环
越冬:病原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病株残体上越夏和越冬,成为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
传播:未经腐熟的带有病残体和病土的有机肥也可传播病害。
侵染:小麦播种后即可受侵染。在整个小麦生长季节,病害在田间的发生和消长出现冬前和春天小麦播种至孕穗期两个明显的发病高峰。小麦播种萌发后,幼苗地下部的幼根、幼芽即可受病菌侵染与为害。随着气温变化,病害发生发展大致可分为冬前发生期、返青上升期、拔节后盛发期和抽穗后稳定期4个阶段。冬前病害即零星发生,播种早的田块会有较明显的侵染高峰;随着气温下降,越冬期病害发展趋于停止。春天麦苗返青后,天气转暖,随气温的升高,病情又加快发展。小麦进入拔节阶段时,病情开始上升,至拔节后期或孕穗阶段,病株率和严重度都急剧增长,达到最高峰。在小麦抽穗以后,植株茎杆组,织老健,不利于病菌的侵入和在植株间水平扩展,病害发展渐趋缓慢。但是,在已受害的麦株上,病菌可由表层深及茎杆,加重为害,使病害严重度继续上升,造成田间枯白穗。此外,麦株病部常产生大量白色菌丝体,小麦成熟以前,在菌丝层上产生菌核。
流行规律
寄主抗性:小麦品种间对小麦纹枯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环境: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日均温度关系密切。当日均温度在10℃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日均温度超过15℃,病情加重;20-25℃则迅速发展,病株率和病害严重度都急剧上升;当气温达30℃左右时,病害发展基本停止。春季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病菌的发生和发展。
栽培:冬麦播种过早,密度过大,偏施氮肥,麦苗生长过旺,发病重。常年连作、麦田草害严重、土壤或田间湿度过大,发病重。施用带病残株而未经腐熟的粪肥等,也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5:27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