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棺头蟋
蟋蟀科棺头蟋属动物
又名棺头蟋、小棺头蟋、小头蛩,属直翅蟋蟀科鸣虫。体长12~16毫米,大小不等,体宽一般为5毫米,触角长20毫米左右。此虫体色黑褐,雄虫头顶向前突出,前缘呈圆弧形,后缘略扁平。
简介
石首棺头蟋体长12~16毫米,大小不等,体宽一般为5毫米,触角长20毫米左右。此虫体色黑褐,雄虫头顶向前突出,前缘呈圆弧形,后缘略扁平。额腹面有一近似圆形的黄斑,由头顶向前胸背板倾斜,具6条淡黄色短纵纹。颜面宽而扁平,且明显倾斜。石首棺头蟋的口器为黄褐色,前翅发达,后翅或发达或退化。前腿、中腿较细,有大小不一的黑斑;后腿粗壮、宽阔而长大,显得特别有力。2根尾须向两边叉开,长度约为体长的1/3,端部很尖。该虫有一定的趋光性,后翅发达的个体有时会飞翔起来,扑向灯火。
分布
石首棺头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各地,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等地分布较多,其他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生活习性
此虫喜欢生活在林荫下的浮土、败叶中和稍微湿润的田园中。它身体比较小巧,行动也较快捷,遇有惊动时就蹦跳着迅速逃跑,所以捕捉这种虫困难些。石首棺头蟋一般在立秋前开始鸣叫,鸣声为“志、志、志、志、志”,5声一循环,声音稍显低沉,但韵味极浓,很受鸣虫爱好者欢迎。
早秋发生的第一代石首棺头蟋体形较大,数量较少。9~10月发生的第2代身体稍小些,只有11~13毫米长,比第1代要小3毫米左右,但发生的数量则比第1代多得多。
但这种鸣虫生存时间很短,几乎只有个把月时间,到10月下旬时,就一天比一天少,很快就听不见它的鸣叫声了。
形态
体中型。体浅褐色至黑褐色,被绒毛。头背侧水平,颜面斜截状,雄性尤明显;额突端缘呈角状或圆弧状;部分种类颊面具侧突;部分种类触角柄节外侧具齿状或长片状角突;中单眼位于颜面中部。雄性前翅具镜膜,雌性前翅较短。前足胫节内侧听器小,圆形;外侧听器较大,卵圆形。后足胫节背面两侧各具数枚长刺。产卵瓣较长,剑状。
特征
蟋蟀科之一种学名“多伊棺头蟋”,又名“大扁头蟋棺材头”、“斧头吓”、“头蟋”、“猴头”(雌虫)。分布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形似斗蟋,头形奇特,通体黑色。8-9月成虫,体长16-21毫米,触须长约25毫米。雄虫头大,颜面平坦,呈斜切状,上部呈三角形,略似棺材前端;雌虫头顶呈圆形突起,面部倾斜,具上斜式矛形产卵管。两性前肢长达腹端,后肢虽细长过腹,便常脱落不显。足淡黄褐色,具深褐斑点。喜阴湿,栖息于旱田、苗圃、草丛砖石、泥土或墙角,嗜食农作物的茎、叶根和果实。雄虫常夜间鸣叫,音调急短而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3 13:21
目录
概述
简介
分布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