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日至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历史渊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能准确反映自然节律变化,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
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雷暴频繁,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气象变化
变化特点
小暑时节北半球日照时间逐步缩短,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仍然持续上升,这是因为太阳直射点虽然在南移,但仍然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是收大于支,所以这一段时间内气温还会继续上升。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之后开始进入伏天,由于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印度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于是“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为”高温、高湿”,而北方地区则“高温、干燥”。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大暑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节气后,大地少有凉风,吹的风会带着热浪。
小暑时节,中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雨落区主要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大气环流系统的控制,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中国东部主雨带一般由华南、江南一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进入7月下旬,伴随副高等环流系统的季节性北抬,西南季风也会向北推进,副高外围的西南风将来自热带副热带的暖湿气流输送到北方地区,其与中纬度的冷空气在华北、东北一带交汇,华北、东北才开始进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又称“七下八上”,才是中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
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雨热同期,即作物生长的季节也是降水最多的季节,这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为农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东边面临太平洋,南边距离印度洋很近,两个大洋对我国气候有着深刻影响。夏季,从两个大洋吹来的湿润气团,给东南部地区带来丰沛降水。中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
各地状况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应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增加,雨量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
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物候现象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根据黄河流域周边地区景物结合二十四节气特点,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小暑三候为:“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始鸷。”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农事活动
蓄水防旱
小暑时节,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华南、西南、青藏高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在此时显得十分重要。
农作物管理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小暑节气期间早稻、春玉米处于灌浆乳熟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农事活动以防止早衰、促进灌浆、提高千粒重为目标,生产上需注意预防高温逼熟和干旱灾害,遇35℃以上高温或干旱时可采取灌溉措施改善田间小气候,或喷施叶面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
中稻、夏玉米处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期,期间需水量大。中稻田过早断水不利于有效分蘖形成和幼穗分化,夏玉米可能出现卡脖旱而导致严重减产。棉花处于花铃期,晚稻处于秧田期,需注意保持沟渠通畅,防止渍涝。此外,小暑期间天气条件好,是开展病虫防治等田间作业的有利时机。
这一时期是水稻、棉花等农作物成长的黄金时期,农民开始浇水、施肥、虫,田间劳作忙碌。除了水稻外,绿豆也在此时种植,民谚有“大暑前小暑后,庄家老头种绿豆”的说法。
水稻传统的管理作业方法是耘稻(即用双手在水稻株距和行距的空间耙泥松土,去除杂草,促进水稻长新根。耘稻时根据田杂草数量,分为弯腰耘和跪耘二种方法)、耥稻(即对杂草丛生的稻田用专门制作的长把耥在水稻的株距间来回耙土除草,便于耘稻时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质量)、拔草,在施好长粗肥后分次“搁田”,控制无效分蘖等。
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
小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水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病虫防治。大螟一年繁殖3~4代,本地越冬,二化螟繁殖2-3代。防治方法:40%稻康乳油60毫升,或40%毒死蜱100~150毫升,或17%世纪乐乳油100毫升,或5%锐净特悬浮液40~50毫升。
“畜、禽排汗功能差、防暑降温记心上”,根据畜、禽的生理特点,准备好防暑降温的设备,以防急用。
葡萄转入果实成熟期(果实转熟至完全成熟),加强水分管理,防治干旱缺水,加强葡萄炭疽病、白腐病防治。
主要渔事转入饲养管理阶段,重点放在调节水质上,加强以投饲为中心的饲养管理工作。水温高,天气变化快,应注意水质的变化。做好青虾的自然繁殖和虾苗的培育及放养工作。
做好秋季双孢蘑菇培养料筹备,稻草新鲜无霉变,场地准备清理杂草和沟渠,同时用50倍的甲醛进行消毒。
传统习俗
综述
民间小暑有“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此外,在农历的六月初六这天,民间有晒书画、衣物的习俗。据说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
“食新”习俗
在过去,中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饺子长期以来都是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最爱的吃食。俗语:“好吃不过饺子“。
吃伏羊
伏天大部分是在小暑期间开始的。伏羊节是中国传统美食节日,于每年传统初伏之日开始,至末伏结束,持续一个月。自古以来,徐州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魚羔,斗酒自劳。”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
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食物,误食会招灾祸,但可吃猪、牛、羊。
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入伏之时,是中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就可以吃一顿新白面做的面条。
小暑舐牛
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流汗,民谣有:“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晒龙袍
传说龙王三太子为了保护禾田,把龙袍脱下化为麻布护田。为了纪念龙王三太子,每逢六月六日,人们便把自家的衣物、棉被、鞋袜等拿出来晒,称为“晒龙袍”。在寺庙,僧人们除晒衣被外,还会把经书拿出来翻晒,以防霉变,因此佛界把这一天命名为“翻经节”。小暑期间天气炎热,日照充足,晒衣物,能有效杀灭螨虫蛀虫等害虫,并且能防霉变。
文学创作
农谚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小暑小禾黄。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小暑,有米懒煮。小暑大暑,抢插红薯。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淋了伏王,一天一场。淋了伏头旱伏尾。东南风,雨太公。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东风急溜溜,难过五更头。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东风不倒,雨下不小。风急云越急,越急越有雨。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东风不晴天。常刮南风忽转北,风雨齐来到不黑。常刮北风忽转南,当夜就是阴雨天。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云往南,水漂船;云往北,瓦碴晒成灰。云彩往东一阵风,云彩往西雨凄凄,云彩往南雨连连,云彩往北一阵黑。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乱云天顶绞,风雨就来到。云彩乱绞头,下得没了牛。午后西北黑云生,往往下雨还刮风。云从西北起,狂风连急雨。云从东南上,下雨不过晌。早看东南,晚看西北。厚云连成片,当时把雨见。云彩接太阳,大雨下三场。乌云接驾,不阴就下。黑云接了驾,就要把雨下。云来接,龙王不得歇。云彩接太阳,明天下一场。云彩接老爷儿(太阳),有今儿没有明儿。早烧雨,晚烧晴,乌云接日等不到明。早晨烧,晚上浇。早晨下雨一天晴。黑云接得低,有雨在夜里;黑云接得高,有雨在明朝。日落云里走,有雨半夜后。午后云上日,有雨在当时。午后云遮,夜雨滂沱。午后有云不上日,有雨就得二三日。扫帚云,淋死人。天上起了炮台云,不过三日雨淋淋。云似炮台形,没雨定有风。日出云如山,午后地不干。早有破絮云,午后雷雨淋。早晨遇云,不雨也阴。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东风云过去,雨下不多时。
诗词
起居养生
综述
小暑时节炎热,人体消耗大,所谓“无病三分虚”,会有精神疲惫、口苦苔腻、胸腹胀闷等征象,所以此时强调解热防暑,补充体力。
食疗养生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养生要遵守“春夏养阳”的原则,戒除不良生活习惯损伤阳气。饭后吃冷饮伤脾胃,饭后人体血液大多集中于胃等消化器官,胃肠活动相对活跃,此时吃冷饮,胃壁黏膜血管收缩,胃的活动减弱,消化液分泌量减少,食物消化就会受到影响,形成饱胀状态,引发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暑天饮食要注意不可过量食用苦瓜等凉性食物,还需辅以葱姜蒜、香菜、韭菜等辛温之物,用荷叶、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汤粥非常适合此时节食用。
绿豆芽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热量低,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可以用来夏季减肥,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对食道癌、胃癌、直肠癌患者也有良好的食疗价值。
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与中国传统营养“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是一致的,蕴含“冬病夏治”之意。传统营养理论认为夏季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此时若内服具有温补作用的黄鳝,可以达到调节脏腑、改善不良体质的目的,到冬季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上述疾病的发生。因此,在小暑时节吃黄鳝进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早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吃。藕的吃法很多,既可单独做菜,也可用作配料。人们平时食用时,往往把藕节丢弃,藕节是很好的药材,营养丰富,可以将藕节加红糖煎服,对于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都有不错的疗效,因此建议人们不要将藕节丢弃。
晚睡早起
小暑后晚睡早起,起居要定时。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做出调整,以迟睡早起为宜,应遵循:晚上10时至11时就寝,早上5时半至6时半起床;午饭后半小时进行短时午睡。午睡对改善脑部血供系统的功能、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午睡还具有增强机体防疫功能的作用。此外,午睡还可减少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病机会。注意,午睡醒后慢慢站起,再喝一杯水,以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不要立刻从事复杂和危险的工作。此外,三餐及锻炼、用脑、休闲的时间都应该明确。
参考资料
小暑“食新”习俗.中国气象局.
小暑的天气特点.中国社会科学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1:01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