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专栏作家、小说家、中情局特工、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和贪图生活享受的人;然而最重要的是,整整半个世纪来,他创办的《国家评论》一直是美国最具政治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他也因此被称为“美国现代保守派运动之父”。
简介
小威廉·法兰克·巴克利(William Frank Buckley Jr.,1925年11月24日-2008年2月27日),美国媒体人、作家、保守主义政治评论家,政论杂志《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创办人。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主要在于努力把传统的政治保守派、
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及反共主义统合起来,替以
巴里·戈德华特和
里根为代表的现代美国保守主义奠定了基础。
生平
巴克利生于纽约市,父亲是是一个掌握了法语和西班牙语两门外语的石油大亨,童年在
墨西哥、康乃狄克州、
巴黎、
伦敦等地度过。读书时,他就显示出在学术和语言方面的天赋,钢琴也弹得很好。很快,巴克利就成为父亲最宠爱的孩子。“比尔(巴克利的小名)第一个说出正确答案,第一个给出了机智的回答,”威廉·巴克利的传记作者约翰·B·朱迪斯(John B. Judis)写道: “那时候的他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是参与餐桌讨论的主角,表演着他父亲所喜欢的智慧。”
他是虔诚的
天主教徒。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曾短暂从军,
1945年-
1950年就读
耶鲁大学,学习
政治学、
历史、
经济学等。在校期间他加入
骷髅会,同时还积极参加耶鲁政治联盟、兼任校园报《耶鲁每日新闻》(Yale Daily News)社长。 在耶鲁的最后一学期,威廉?巴克利应邀作为校友日基金募集会上的学生发言人,原本只是形式主义的发言,却被他当成了宣泄不满的演讲。他斥责耶鲁是一个失败的教育领导者,并攻击左翼倾向的教授们。学校管理者看了这份演讲稿之后让巴克利把措辞改得温和一些,却被他严词拒绝,结果他失去了这次发言机会。 然而这却更让巴克利不吐不快,他把自己在耶鲁的经历写成一本书《我在耶鲁:学术自由的迷信》。这本书后来成了一本畅销书,却招来了耶鲁校友和自由主义者的严厉谴责。
1951 年《我在耶鲁》发表之际,威廉?巴克利开始考虑加入中央情报局。后来,他和妹妹的朋友帕特丽夏·泰勒结婚,随后夫妻二人搬到墨西哥城。巴克利作为中情局的间谍,在墨西哥城收集学生团体中共产主义者的情报。他的直接主管便是中情局在墨西哥的头头,也是“
水门事件”的直接策划者霍华德·亨特(Howard Hunt)。
在墨西哥工作之际,威廉·巴克利的书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激烈的论战,一些右翼刊物邀请他做编辑。巴克利感到很有必要参与论战,不到一年便辞去了中情局的工作回到美国,发动了“他一生中最大胆的政治和智慧冒险”。这场冒险就是《国家评论》杂志于1955 年的创刊,杂志主编就是29 岁的威廉·巴克利。他一直担任主编到
1990年。这份杂志成为保守主义者重要的思想园地。1950年代他曾支持
麦卡锡主义,曾在
1954年与L. Brent Bozell Jr.合著《麦卡锡及其敌人》(McCarthy and His Enemies),认为
约瑟夫·麦卡锡参议员是爱国者;他还替美国南方的
种族隔离辩护,但到1960年代中期撤回,开始拥护
马丁·路德·金领导的
民权运动,并在金被刺杀后支持为他制定纪念日。
1960年巴克利参与创办保守主义青年政治团体“美国青年争取自由组织”(Young Americans for Freedom,简称YAF)。
1962年他开始撰写政论专栏“On The Right”,每两周一篇。到1970年代初期以后,全美国有超过三百二十家报纸联合刊载。他的文章风格旁征博引、用词深奥、洋溢机智。
196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巴克利大力支持
巴里·戈德华特参议员。
1965年1971年-
1977年)。
风起云涌的上世纪60 年代,威廉·巴克利在和自由派倡导者
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
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以及
戈尔·维达尔(GoreVidal)的辩论中越发声名鹊起。1962 年,巴克利和梅勒在芝加哥举行了一场吸引了3600 人的辩论,这场辩论后来还成了《花花公子》一篇系列报道的封面。
威廉·巴克利面对政治反对者时咄咄逼人,可这并不妨碍他在对手中也有很多朋友和仰慕者,包括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JohnKenneth Galbraith)和作家诺曼·梅勒。很多政治反对者都很难把这两个巴克利联系在一起:一个是充满人格魅力的健谈者,一个是不经意间就让反对者掉入陷阱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把威廉·巴克利和他的同辈人区别开来的,是他对当时美国文化趋势的狂热。虽然是保守派阵营的领袖,可巴克利对反主流文化的一切都抱着宽容甚至好奇的心态。60 年代,人们经常看见他骑着摩托车在纽约街头驶过,长发在风中飞舞。
1966年-
1999年巴克利在美国PBS主持每周电视政论节目《火线》(Firing Line)达三十余年,共主持了1429集。每期节目中,他都要和一个嘉宾举行一场针对热门话题的辩论。《火线》于1968 年拿到了艾美奖,无论在保守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中都非常受欢迎。在节目的巅峰时期,从州长到《花花公子》的创办人
休·赫夫纳都被邀请来和巴克利辩论。
威廉·巴克利一生中最重要的政治伙伴是他的朋友里根。两人相识于1960 年,那时候里根还是加州民主党领导人。1966 年,《国家评论》刊文支持里根竞选州长。里根非常佩服巴克利的智慧,并且一直是《国家评论》和巴克利专栏的爱好者。1980 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使保守主义运动势头高涨。在里根执政的8 年中,巴克利从未停止过通过自己的专栏为其摇旗呐喊。
1991年老布什总统授予他
总统自由勋章。
晚年,巴克利对
老布什政府有很大不满。他曾说:“如果有个欧洲的总理遭遇到我们遭遇到的事情,可以预期他会退休或辞职。” 1999 年,威廉·巴克利大量减少了自己的工作量,他停播了已经播出1429 期的《火线》,也不再对外发表演讲,而把重心转向了写作。每周,他都会花上一到两天在纽约上东区的一间两层楼公寓里写作,有时会邀请《国家评论》的编辑和其他客人来公寓吃饭。去世之前,他居住在康涅狄格州一栋地中海风格的别墅中。每个夏天,他都会花上几个星期时间去航海。2007年夏天,威廉·巴克利80 岁的老伴去世。据朋友说,他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再加上肺炎和肺气肿,终于一病不起。但他仍然继续写书和专栏。他刚刚完成了一本关于保守派人士巴里·戈德华特的书,还计划写写他对里根的回忆录,也乐此不疲地和别人通信,并将回复信件视为一种庄严的职责。 关于
伊拉克战争,Jeffrey Hart在巴克利死后的回忆文章中说:巴克利“把那看成是灾难,并且认为他一手创立的保守主义运动会因为无法对布什政权保持批判态度而导致智识上的自杀……在他临终时,巴克利相信他建立的运动将因为支持伊拉克战争而自我毁灭。”
巴克利爱好音乐,擅长弹奏
大键琴,也曾在广播节目中表演
钢琴,偏好巴哈作品。一生著作超过五十部,内容除了政论外,还包括历史、随笔、帆船驾驶、小说等,其中十一册以
CIA特工Blackford Oakes为主角的
间谍小说有一定名气。
评价
历史学者George H. Nash称巴克利“可以说是美国二十世纪后半最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对一整代人而言他是美国保守主义的显著声音和第一位举世知名的人物。” 美国
传统基金会主席艾德温·福伊尔纳(Edwin Feulner)在追悼巴克利的声明中说:“没有巴克利就没有《国家评论》,没有《国家评论》就没有保守主义运动、没有传统基金会、也没有
里根总统,以及今天的美国。”
著作
只有Blackford Oakes间谍小说系列中的第4-6集曾经中译。
《马可波罗行动》(Marco Polo, if You Can),戴国光译,台北:皇冠,1982。
《伙伴们》(The Story of Henri Tod),姜恩娜译,台北:皇冠,1984。
《鳄鱼再见》(See You Later, Alligator),王凯竹译,台北:皇冠,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