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拟角蟾
无尾目锄足蟾科动物
小口拟角蟾,无尾目锄足蟾科。体长28-36mm。吻短口小,头尖而高;吻端盾状,前突;吻棱角状,颊部内斜;后肢纤细,背部皮肤浅棕色,较光滑,有小痣粒,痣粒顶部具角质颗粒。眼间具三角形斑,体侧和腹面有棕斑,股和指端肉红色。雄蟾第一、二指具有绒膜状豆形婚垫。
简述
吻短口小,头尖而高;吻端盾状,前突;吻棱角状,颊部内斜;鼓膜圆而大;瞳孔横置;上颌及犁骨均无齿;舌呈梨状,后端无缺刻。后肢纤细,左右跟部相遇。无趾缘膜,趾间具蹼迹。雄蟾第一、二指具有绒膜状豆形婚垫。体长28—36mm。栖于海拔220—1200m山林沟旁的短灌丛和蕨类植物上。5月繁殖。蝌蚪唇呈漏斗状,无唇齿和角质颌。该种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
基本资料
·中 文 名:小口拟角蟾  ·物种分类:两栖类→无尾目→锄足蟾科
·拉 丁 名:Ophryophryne microstoma
·英 文 名:Lesser-oral Mimic Mogophrys
·属中文名:拟角蟾属
·国内分布:云南、广西
·是否药用动物:否
·是否经济动物:否
·生 境:栖息于海拔220-1200m山林沟旁的短灌丛和厥类植物上。
·体 型:体长28-36mm。
·繁 殖:5月繁殖。
·保 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雄蟾体长28~36 mm,雌蟾体长47~49 mm。头小而高,头长宽几乎相等; 吻部短呈盾形,吻端远超出下唇,吻棱呈棱角状,口很小; 瞳孔横椭圆形,鼓膜大,有耳柱骨; 上颌无齿,无犁骨齿。头体和四肢背面均有对称的肤棱,其间有痣粒; 背部肤棱从眼间至体后排成 “M” 形,体背部和体侧有疣粒; 四肢背面肤棱斜置; 体腹面光滑; 腋腺小,位于胸侧,股后腺明显,白色。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掌突不显; 后肢较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后缘,左右跟部仅相遇; 趾间无蹼或略显蹼迹,趾侧无缘膜。体背面颜色变异颇大,多为棕黑色或棕黄色,两眼间多有深色三角形斑,背部肤棱部位色深,体侧有棕色斑点,股、胫部各有4条深色横纹; 腹面咽胸部深灰紫色,腹后部和股部腹面浅黄色有灰色花斑。雄性第一、二指具婚垫,有单咽下内声囊。第27~29期蝌蚪全长 36 mm,头体长10 mm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70%,体尾细长,尾鳍较低平,尾肌发达,尾末端钝圆; 口位于吻前端,呈漏斗状; 头体棕色,具深棕色斑,背部及尾肌上方色浅,两侧镶以深色纹。即将完成变态的幼蟾,体长14 mm左右,其特征与成体基本相同。
生物学资料
该蟾生活于海拔220~1 200 mm的山区小溪边及其附近。成蟾在5月多栖于流溪旁灌丛、蕨类植物上或石缝内,夜晚发出 “唧、唧、唧” 的连续鸣声。5月的雌蟾,腹内卵粒呈乳白色,卵径1.8 mm左右。在成蟾栖息的流溪内可见到各期蝌蚪,并在溪旁落叶下可见到具四肢、即将完成变态的幼蟾。
种群状态
该蟾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很少。受胁等级:濒危EN。
分布
广东 (阳春) 、广西(防城、龙州、靖西、田林县岑王老山)、云南(河口、屏边); 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老挝、柬埔寨和泰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5:22
目录
概述
简述
基本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