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巡天”是天文学专有名词。
英国剑桥大学的射电巡天是最传统的射电巡天观测,它的第3个射电源表(3C)导致了
类星体的发现。Texas、Molonglo、Bologna、NRAO-Green Bank、Parkes等天文台也都进行了射电巡天观测。
最初用射电望远镜巡视天空的工作是在1.9、4.7和1.5米的米
波段上进行的。首先就发现了宇宙
射电辐射在
银河系中心方向最强。这个中心区域,由于存在着大量的
星际尘埃和
气体云,光学方法无法对它进行观测研究,只有依靠射电方法,才能够揭示出这个有趣的银河系中心区域的奥秘。
以后,巡天工作逐渐地扩展到较短的厘米
波段。当采用高
分辨率的
射电望远镜来观测研究宇宙连续
频谱射电辐射时,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辐射较强的
天鹅星座的射电是由两个射电源产生的。一个射电源是银河系里面的“射电星云”,称之为天鹅座X射电源;另一个射电源是银河系外面的“
射电星系”,叫做天鹅座A射电源,它是所发现的第一个
分立射电源。
接着,采用
基线为500米的双天线
干涉仪,在81.5
兆赫的频率上,发现了仙后星座中有一个更强的射电源。随后,用海面干涉仪,在
金牛星座、后发星座、武仙星座和
半人马星座中,分别又观测到了四个新的射电源。
以后,用干涉仪也相继测出了许多
分立射电源的位置和角大小。例如,用干涉仪定出了天鹅座A射电源的角
直径为1.2
角分,而它的位置为
赤经 =19小时58分,
赤纬占峰40°35'。有了精确的射电源的位置,便可以找出与它相对应的光学天体。这就是射电源的证认工作。到目前为止,已证认出来的射电源,只有少数是
恒星,极大多数是“射电星云”和“
射电星系”。 ,
通过高
分辨率干涉仪的巡天观测,已经搜寻出许许多多的射电源。迄今为止,已发现了一万多个射电源,伹与光学天体(如恒星)相比,数目就少得多了(单是
银河系,现代望远镜能够观测到的恒星就有十亿颗以上)。
1993~1997年的NVSS(
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甚大阵巡天)是利用VIA(
甚大阵)系统,在1.4 G
Hz对
赤纬 ≥-40°(J2000.o)的天区进行的射电巡天,其角分辨率约为45”,5 的灵敏度达到2.4mJy,巡天范围达天球
表面积的82%。它的主要结果有:①2326幅4°×4°射电天图,每幅图有约1000个射电源,并包含斯托克斯
偏振指数中的I、Q、U三个分量的偏振信息;②约1.8× 个分离射电源星表,
流量密度S≥2.5 mJy,表中包含源的射电坐标、1.4 GHz的
射电流量、偏振流量、偏振位置角及其测量误差等数据。
1995年10月开始的FIRST是利用VLA系统进行的又一项射电巡天,它主要是为Palomar天文台的POSS光学源在南北银冠附近10000
平方度天区内寻找
射电对应体。FIRST的分辨率为5”。在1 mJy的灵敏度阈值,平均每平方度天区探测到90个源,其中约35%的源在2”~30”可以分辨出其射电结构。该巡天于2003年4月基本完成,在9033平方度的天区中探测到约8.1× 个射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