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锡盛
水下机器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封锡盛,1941年12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水下机器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41年12月17日,封锡盛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
1960年—1965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5年—1973年,分配到电子部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工作,从事雷达天线控制技术研究工作。
1973年,调至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从事高精度轴角编码器的研究工作。
1986年—200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第六研究部副主任。
199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封锡盛担任中国第一台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电控系统负责人、中国第一台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的总设计师、“CR-01”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项目副总设计师、“CR-01”自治水下机器人工程化项目的总设计师和“CR-02”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总设计师。主要负责总体设计、自主控制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方面的工作。这些项目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此项技术和设备的国家之一。“CR-01”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于1995年及1997年两次为中国大洋协会在太平洋进行了深海探测试验,并对洋底多金属结核进行了调查,取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根据2021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封锡盛先后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篇,中国国内学术刊物论文14篇,与他人合作编著《机器人学导论》和《水下机器人》。
根据2021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封锡盛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奖励10项。
人才培养
2008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封锡盛提出了对科研进程实行分级管理的建议。
截至2006年7月,封锡盛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2人。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封锡盛是中国较早从事水下机器人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评)
封锡盛在水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辽宁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夏德仁评)
封锡盛在半个世纪的科研生涯中,秉持报国之心,潜心学术、辛勤耕耘,高瞻远瞩、勇于创新,注重实践取得的开创性水下机器人成就,这些成就代表了中国水下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卓越贡献、治学态度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堪称科技工作者的楷模,充分诠释、丰富了“献身、求实、协作、创新”的研究所精神,值得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人传承与共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评)
人物影响
2011年12月16日下午,封锡盛院士学术思想座谈会及七十寿辰庆祝会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A楼大会议室内举行。所长于海斌和水下机器人研究室职工代表及部分封锡盛院士的学生,共同总结封锡盛院士学术思想,同贺七十寿辰。
2015年12月,CCTV-10科教频道《大家》栏目播出节目《水下机器人专家封锡盛》。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9:4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