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闺夜》是唐代诗人
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应为作者怀念恋人湘灵之作,从湘灵怀己的角度来写的。前两句设想她因为形单影只,夜半难入眠;中间两句表现了其泪湿巾被,十分凄苦的情境;后两句设想其宁肯通宵燃灯,让身影来陪伴,间接地表现她心情的孤寂冷清和对恋人的期盼。全诗写夸张之笔,写尽女主人公长夜难眠之苦况,更把她满腹幽独哀怨的心情曲曲传出,其闺妇形象深入人心。
作品原文
寒闺夜1
夜半衾裯冷2,孤眠懒未能3。
笼香销尽火4,巾泪滴成冰5。
为惜影相伴6,通宵不灭灯。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闺: 内室。
2.衾裯(qīn chóu):卧被。衾,大被。裯,单被。
3.懒:指想偷懒贪睡。
4.笼香:古人燃香木芬芳屋室,香木放在香炉中,香炉带笼罩,香烟自笼罩网眼溢散出来。
5.巾泪滴成冰:即泪滴巾成冰。巾,古代妇女衣服上有“领巾”,系于颈项,不同于后来的“巾帕”。此句说滴泪成冰,是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冬夜的寒冷,以衬托闺妇心情的冷清。
6.为惜:由于珍惜。为,由于。影:自己的身影。
白话译文
已经是半夜了,虽然盖着很厚的被子,觉得还是很寒冷,孤枕难眠。
薰香炉里的火已经烧尽了,眼泪把系在项颈上的领巾都湿透了。
由于珍惜影子的陪伴,整个通宵都不熄灭灯。
创作背景
白居易祖籍河南,出生不久,家乡就惨遭战火的侵袭,民不聊生,他的祖父祖母也因此相继离世。为了躲避战火,父亲把白居易和母亲送到了相对安宁的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州)。也就是在这里,白居易遇到了湘灵。他们初见的具体年份或已不可考,有说是唐建中三年(782),有说是唐贞元六年(790),总之,他们相恋并在一起了,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贞元七年(791)到贞元十四年(798),除却短暂的离开,符离时期的白居易除了闭门苦读,最幸福的时光很可能都是在湘灵姑娘的温柔陪伴中度过的。直到贞元十四年(798),他离开了符离,去参加科举考试。直到贞元十六年(800),诗人进土及第,这两年间,他写了《
寄湘灵》《寒闺夜》《
长相思》三首思念湘灵的诗。此诗即是其中一首。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白居易写的一首闺怨诗。结合诗人相近时间所创作的作品来看,此诗当是诗人怀念恋人湘灵之作,从湘灵怀己的角度来写的。
前两句:“夜半衾稠冷,孤眠懒未能。”这个女子因为形单影只,懒洋洋地躺到半夜还没有睡着,虽然盖着很厚的被子,觉得还很寒冷。这闺妇未能入眠,是因为思念着远方的丈夫,但诗中用一个“懒”字轻轻带过,更刻划出她的慵倦无力的情态。这两句极写女子的孤寂苦闷的心情。
接着写她冷落凄凉的处境:“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薰香炉里的火已经烧尽了,她流出的伤心的眼泪,把系在项颈上的领巾都湿透了。领巾不解,说明她和衣而卧,表现了女子百无聊赖、凄凉苦寂的情境。长夜难眠,泪湿巾被,这是十分凄苦的情境。
最后一句:“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更深刻地写出她凄凉冷清、孤单寂寞的情境。她孤身一人,又逢夜半,衾寒被冷,只得以影相伴,因此才“通宵不灭灯”,可见女子处境的可怜。她是因何落到如此可怜,诗中没有说。也许是丈夫因事外出长期不回,也许是被丈夫遗弃,也许是未出阁女子遭遇家庭变故,对自己孤苦身世的自悲自叹。此两句极言闺妇心情的孤单寂寞。因为无人相伴,宁肯通宵燃灯,让身影来陪伴。这种间接的手法,更表现她心情的孤寂冷清和对恋人的期盼。
全诗皆是诗人之设想,从女子的角度出发,刻划出了湘灵在寒冷的冬夜孤单不能入眠的闺妇形象。
名家点评
西安联大师院中文系主任师长泰:本诗写闺妇寒夜独居的幽怨。“巾泪滴成冰”,照应题中“寒”字,以夸张之笔,写尽内心哀痛。作者类似的诗句还有“泪眼凌寒冻不流”(《
寄湘灵》),“夜来巾上泪,一半是春冰”(《
闺怨词三首》)等。“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二句,写形影相吊,与西晋陆机名句“夕息抱影寐”(《
赴洛道中作》)句意相似,尤妙在“为惜”二字,刻画心理人微。因珍惜灯影可与自己相伴,故通宵点灯。不仅写其长夜难眠之苦况,更把她满腹幽独哀怨的心情曲曲传出。正所谓写出“心思之曲”。(《白居易诗选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元和年间(806—820)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缉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通俗易懂,相传其诗作要老妪听懂为止。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首开中唐文人倚声填词之风。有《白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