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刘知几《史通·邑里》:“且自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
唐
韦嗣立《请崇学校疏》:“时轻
儒学之官,莫存章句之选,贵门后进,竞以侥幸昇班,寒族常流,复因
陵替弛业。”
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南史三·恩幸传》:“六朝人重门第,故寒族而登
要路者,率以
恩幸目之。”
清 韩程愈《睢阳袁氏(袁可立)世系谱序》:“逞者寒族亦有小乘,
兵火之后徒深太息。贱兄弟极力
咨访,仅得近支源流,与开美与参所书略同,余盖可以自信矣。”
清 王韬《淞隐漫录·萧补烟》:“此女为寒族所生,与老夫具有
瓜葛,既蒙君爱,今夕当为君成
嘉礼。”
所谓“寒族”是和”贵族“相区分,是指素士、农、工、商、兵、其他半自由民,及非自由民如
奴婢、
门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