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温城望军营
唐代骆宾王诗作
《宿温城望军营》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诗作。此诗描述军营情景,表达作者从军为国的思想。开头十二句写边地夜晚景象,动以静为背景,静中含动,酝酿着战争氛围。结尾四句以古人为楷模,抒发平定边境、上报君王的壮志。全诗描写生动,笔力雄健,尤其“塞静”以下八句将全景与局部、军营与自然交错写出,场面阔大;而且所用动词、形容词如“彻”“分”“翻”“摇”“乱”等都具有极强的力度,大有撼动天地的气势。
作品原文
宿温城望军营⑴
虏地寒胶折⑵,边城夜柝闻⑶。
兵符关帝阙⑷,天策动将军⑸。
塞静胡笳彻⑹,沙明楚练分⑺。
风旗翻翼影⑻,霜剑转龙文⑼。
白羽摇如月⑽,青山断若云。
烟疏疑卷幔⑾,尘灭似销氛⑿。
投笔怀班业⒀,临戎想召勋⒁。
还应雪汉耻⒂,持此报明君。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温城:唐代北部边城。《李沧溟诗选注》载温城即温池城。唐时在宁夏盐池县惠安堡设温池县。
⑵虏地:异族所在地。寒胶折:指秋冬时节。《汉书·晁错传》: “欲立威者,始于折胶。”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以为候而出军。”寒胶,粘弓的胶喜干寒不喜湿热,遇寒更牢固,古人以寒胶喻指劲弓,但天气太寒弓也容易折断。
⑶夜柝(tuò):隋唐五代柝巡夜的梆声。柝,巡夜者击以报更的木梆。闻:听见。
⑷兵符:指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作虎型,又称虎符。制成两半右半留存于国君左半交给统帅。调发军队时必须在验合后,方能生效。《新唐书·车服志》: “初,高祖入长安,罢隋竹使符,班银菟符,其后改为铜鱼符,以起军旅。”关:发放。帝阙:宫门,皇宫。
⑸天策:帝王的计策、谋略。一说星名。
⑹塞:一作“戍”。胡笳彻:胡笳声响遍边塞。
⑺沙明:白沙在阳光下发出光亮。楚练:《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杜预注:“被练,练袍。”孔颖达琉:“贾逵云: ‘以帛缀甲,步卒服之。’马融云:‘以练为甲里,卑者所服。’”一说楚指一种灌木。
⑻翼影:梁简文帝《三月三日侍宴林光殿曲水诗》: “风旗争曳影,亭皋共生阴。”颜注:“旗有鸟隼之象。”翼,鸟的翅膀。
⑼霜剑:剑锋寒凛如霜,形容寒光袭人。龙文:剑上龙形的花纹。一说宝剑名。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汉明帝,以永平元年岁次戊午,铸一剑,上作龙形,沈之于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曹丕《典论》: “魏太子丕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状似龙文,名曰龙鳞。”
⑽白羽:军中主帅执用的指挥旗,泛指军旗。这句化用子路语。一说指代箭,古时箭尾插有羽毛。
⑾幔(màn):长幔,帷幕。一作“祲”,妖气。一作“被”。
⑿氛:恶气,凶气。
⒀“投笔”句:指弃文从武心怀班超的业绩。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屡建奇功,封定远侯。《东观汉记·班超传》:“(班超)家贫,恒为官佣写书以供养人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砚)间乎?’”
⒁召勋:召公的功劳。召,召公,姬姓,因封地在召故称召公。一作“霍勋”,霍去病的功业。霍去病六击匈奴,战功赫赫。事见《汉书·霍去病传》。一作“顾勋”,谓晋代顾荣挥扇破广陵相陈敏军事。
⒂雪汉耻:指平定虏寇。《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延寿、汤为圣汉扬钩深致远之威,雪国家累年之耻。”雪,洗雪。汉耻,汉代(指代唐朝)被匈奴侵略的耻辱。
白话译文
边境寒冷到劲弓折断,边城夜晚听到木柝的声音。
军令从皇宫发放传达,天策府的将领们奋起行动。
边塞静谧使胡笳声更响亮,白沙明亮与楚练不同。
风中旗帜像鸟翅般翻飞,霜剑上龙纹闪耀着光芒。
军旗被风吹得弯如月,夜幕中青山断续如天上云。
烟雾散开使帐幕难以辨别,尘土消散让烟尘四起。
学习古人放下笔拿起武器,誓死捍卫国家的荣誉。
此战不仅是为国家雪耻,更是为向明君表达忠诚‌。
创作背景
此诗为骆宾王出塞夜宿温城时作。《晋书·唐彬传》:“北虏侵掠北平,以彬为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乌丸校尉、右将军。彬既至镇,训卒利兵,广农重稼,震威耀武,宣喻国命,示以恩信。于是鲜卑二部大莫廆、擿何等并遣侍子入贡。兼修学校,诲诱无倦,仁惠广被。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自温城洎于碣石,绵亘山谷且三千里,分军屯守,烽堠相望。由是边境获安。”案秦长城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温城去碣石才三千余里,骆宾王西行,由三水五原出塞,似不经此。据《边夜有怀》诗有“燕山去不穷”之句,骆宾王出塞路线可能是出关陇,游滇蜀,后复至北塞。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高峰期在盛唐,此时名家辈出,量多质高,然而初唐骆宾王的边塞诗无论内容、文化意蕴,还是艺术风格,都颇具特色,在唐代边塞诗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首《宿温城望军营》描写了边塞夜晚的凄苦荒凉和守边士兵在夜间的生活情况。
边地寒冷,夜间更甚,军营报警的柝声,说明夜深人静之时,戍兵仍然睁着警惕的眼睛。远处传来胡笳声,在边塞的夜晚显得那么凄凉。风吹旗卷,剑明如霜。“白羽”句用典。《孔子家语·致思》:“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夜幕中的青山,断续若云。“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勋”是指投笔从戎立功西域的班超和北伐匈奴的霍去病,若从他本作“顾”,当指晋代顾荣,在西域说顾荣,多有不合,且班、霍均是汉代英雄,更符合诗人当时的心情。投笔从戎之际,骆宾王以班超的业绩激励自己,身在边塞军中,缅怀霍去病的丰功而自我鞭策,发誓要建立功勋报效朝廷。
此诗对边塞黑夜的描写十分生动传神,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那种戍边士兵的凄苦生活跃然纸上,令人动情。
名家点评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一片忠肝义胆,妙。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杨用修曰:此篇与《边城落日》作大意同,其写景尽胸中之悲壮,用事悉军中之容态,所以为难。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慷慨激昂,俯视一世,宾王忠肝义胆可见。唐汝询曰:起便壮健,次联弘远,三联亦练,四联上句晚下句,五联虽用成语,声调可佳,六联细密。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26—684后),唐代文学家。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作《讨武曌檄》,兵败后不知所终,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诗文齐名,为“初唐四杰”之一。有《骆宾王文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09:40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