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逼近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苏联数学家Α.Η.柯尔莫哥洛夫在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思想可以从下面的几何问题提炼出来。
在欧氏平面R2上给出点集M是椭圆围成的图形,原点(0,0)是M的对称中心。考虑R2的任何一维的线性子空间F1和M的偏差程度。每一F1就是过原点O的一条直线。作椭圆的平行于F1的两条
切线F姈,F媹,F1对M的偏差度乃是F姈,F媹所夹带形区域的宽度的一半(见)。变动F1的斜率,F1与M的偏差度也随之改变。当F1与x轴重合时,这个量最小,等于椭圆的
半短轴。这个最小值就称为点集M在R2空间内的一维宽度(柯尔莫哥洛夫宽度)。一般地说,若M是
巴拿赫空间X内的关于O点的对称集Fn是X的任一n维线性子空间,M中任一点xFn的距离MFn之间的(整体的)偏差度是。
如果变Fn(n不变),要选Fn使 MFn的整体偏差最小。这就自然提出下面的极值问题:计算并且求出使
下确界实现的所Fn。
在
逼近论中对宽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即给出dn(M;X)的数量估计,和找出所有能使宽度实现的n维
线性子空间。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实际价值。因为这样会引导找到M的新的、更好的逼近方法。
Α.Η.柯尔莫哥洛夫在1935年研究了X=l2(平方可和的
函数空间)内某些函数类的宽度。对宽度理论的系统研究是从50年代由基哈米洛夫开始的,近20年来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