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
卡尔·波普尔创作哲学著作
《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是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2年。
内容简介
《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中从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出发,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世界1是物理世界,如物质能量、一切生物的机体,等等;世界2是人的心理现象,包括意识感觉心理状态和过程,是主观世界;世界3是思想内容及其物质化而形成的人造产品或文化产品和用语言表达出来而成为固定对象的思想意识,如语言、艺术品、图书、机械设备、工具、房屋、问题、猜测、理论、反驳、证据等等,是客观知识的世界。三个世界统一连贯而相互作用。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卡尔·波普尔从社会研究重新回到了科学哲学。《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一书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论文和讲演的集子,其中只有两篇是较早时候写的。这些文章大部分已经发表过。
作品思想
该书的思想倾向非常鲜明:反对主观主义知识论,提倡客观主义知识论。它作为绝交书,表现了同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常识知识论传统相决裂,表现了对支配西方哲学的主观主义进行批判。波普尔认为:知识不是任何信念,也不是不变的观念;而笛卡儿洛克贝克莱以来的传统却把知识当作特别可靠的信念。波普尔把传统思想分析为一连串等式:P被感性经验证实或证明→我们有充足理由相信P→我们相信、判断、断定、同意或知道P是真实的→P是真实的→P。简单地说,“我知道”、“我思”等于知识。由此引出结论说:主观主义知识论的主要错误之一在于它以为没有读者就没有书。不仅如此,波普尔还认为,传统认识论在研究方向上错了。它集中于研究主观知识,这是偏离了正题。他主张,对于认识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研究客观知识。
波普尔的知识论有两个基本思想,即:知识是客观的,本质上是猜测性的。书名本身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即世界3的存在。这里所谓的知识的客观性不同于唯物主义的理解,并且他还把客观知识置于多元论框架之中而反对一元论。波普尔自称他的许多工作是捍卫客观性,向主观主义观点进攻或反攻。按照这个说法,这本论文集就是哲学竞争的纪实,关系到知识论的发展方向。他本人为此而感到骄傲,而他的对手则从此窥察理论上的漏洞。他们之间的许多争论引起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浓厚兴趣。
在《客观知识》中,物理学的影响仍然很明显,尤其对主观主义的批判进到了物理学思想领域,不过比起生物学的影响已有逊色。知识背景的色彩在变换。达尔文主义的幽灵到处出现。达尔文主义与一种知识理论全面地结合为整体模式,而不是当作比喻,也不是形象性联想。知识作为进化的成果而进入进化论,成了进化长链中的一环。达尔文主义进化论又作为一种形式而包含在知识增长的逻辑之中。在波普尔哲学中,客观知识、猜测性知识与进化知识合而为一;它们是知识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进化论的结合,并且以后者为基础。无论与传统哲学还是与逻辑经验主义历史学派科学哲学相比较,波普尔对知识的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区分知识的两类问题,在逻辑上以理解知识本身为前提。波普尔一再强调,重要的是:区分主观意义的知识与客观意义的知识。主观知识是由某些天生的动作意向以及某些意向的获得改变所组成,或者说,是由以一定方式行动、相信一定事物、说出一定事物的意向所组成。它包括具体精神气质,尤其期望的精神气质,包括世界2思想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世界1大脑过程。客观知识是由说出、写出、印出的各种陈述组成,如科学知识是由问题、问题境况、假说、科学理论、论据等组成。客观知识包括思想内容以及语言所表述的理论内容,它们出现在杂志、书本、图书馆等一定环境之中。波普尔对所谓“客观的”这个词的用法不同于康德。那不是指可证明的、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念的,而只是说的能被主观间相互检验,指非私人的意义。波普尔声称,说到“人类知识”时只取“知识”一词的客观意义或非私人的意义。
于是,在波普尔看来,存在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包括物理实体和物理状态的物理世界,简称世界1。第二世界是精神的或心理的世界,包括意识状态、心理素质、主观经验等,简称世界2。第三世界是思想内容的世界、客观知识世界,简称世界3。波普尔主要致力于为世界3的客观性、自主性和实在性作辩护。
世界3客体具有客观性特征。它可处在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之中,包括逻辑等价性、可演绎性、可相容性、不相容性等关系。它可成为一个可能的批判对象。客观思想内容是在合理的优良翻译中保持不变的东西。与世界2思想过程不同,世界3思想内容是抽象的客体、而不是具体的;它们处于逻辑关系之中,而不是联系着大脑过程。理论的逻辑结果特别标志世界3思想内容的特征,以至于可把理论的抽象思想内容看作是它的逻辑结果的集合。简单地说,世界3客体可以通过批判而得到改进,而这种批判可能是抱合作态度的,可能来自同原有观念毫无关系的人们;另一方面,世界3客体可以引起人们去想、去做——这就是世界3客体的客观性的论据。
知识的客观意义可与蜜蜂酿的蜜相类比。(1)它们是产品,人生产知识好比蜜蜂酿蜜。(2)它们可贮存,知识贮存在书本或图书馆中好比蜂蜜贮存在罐子里。(3)它们可供消费,尤其自己的产品可供同伴消费,或者自己消费同类者生产的产品。(4)产品生产者也是这产品的消费者,生产知识、理论者也是知识、理论的消费者。这就是说,知识像蜂蜜一样是客观的。
作品影响
该书标志着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从孕育发展成完整的系统,标志着批判理性主义从方法论和认识论扩展到本体论。
《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与传统不同的新思想。它们引起了知识界的广泛兴趣,除了哲学家以外,还有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甚至情报科学专家等。对于包括世界3理论在内的一些新建议、新构思,赞同者、褒者有之,反对者、贬者亦有之。
作品评价
正面
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约翰·卡鲁·埃克尔斯《了解大脑》:“我完全接受了卡尔·波普尔爵士的哲学成就以及他所提出的三个世界的概念。”
负面
美国哲学家保罗·法伊尔阿本德:没有恰当的证据或发现支持波普尔的论点,世界3只不过是怪物,是投射在物质世界的影子。
出版信息
《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中译本根据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译出,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简介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年),英国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28年获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次年取得任中学数学和物理教师的资格,1933年出版《研究的逻辑》后,波普尔名声大振,1936年应聘前往新西兰坎特博雷大学任教。1945年先受聘为伦敦大学讲师,翌年赴伦敦经济学院工作,1948年升为伦敦大学教授,不久出任伦敦经济学院哲学、逻辑与科学方法系主任,后加入英国籍,获爵士称号,当选为英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70年退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1 13:07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