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创作的长篇现实主义童话
《宝葫芦的秘密》是张天翼创作的长篇现实主义童话,最早出版于1958年3月。
内容简介
一直期待拥有宝葫芦的王葆,突然有一天在钓鱼的时候钓到了一只宝葫芦,它能够满足王葆的所有愿望,王葆想要什么它就变出什么给他。但是王葆的经历并不像他听到的故事里那样顺利,宝葫芦的存在给他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宝葫芦看上去能够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并不能凭空造出来,原来王葆拥有的一切东西都是宝葫芦从别人那里偷过来的。当王葆发现原来宝葫芦一直在偷东西的时候,他羞愧难当,将宝葫芦愤而扔进河里,这个时候宝葫芦并没有消失,而是继续纠缠着王葆,在最后当王葆把这一切都告诉了父母、老师、同学后,宝葫芦才彻底消失了,王葆感到心中的重担终于卸了下来,和朋友们一起将家中的东西归还、赔偿,生活又变成了没有宝葫芦之前的样子。最后,王葆从梦中醒过来,原来发生的这一切都是梦。
创作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那个时代的主题包括集体主义精神,劳动最光荣,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精神导向。张天翼在《为〈宝葫芦的秘密〉再版给小读者的信》中说道:“我正是要批判那种总想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才写了这篇故事的。”
人物介绍
王葆
王葆有着不劳而获的思想,得到宝葫芦幻想着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拥有一切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张天翼并没有在作品中为读者呈现一个童话般的美梦,得到宝葫芦的王葆很快就陷入了精神上的困顿,伴随着欲望而来的一次又一次的受挫,使他渐渐生出了忧虑。最后他摒弃不劳而获的思想,也回到了现实。
宝葫芦
宝葫芦是宝物,也是主人公内心欲望的引诱者。宝葫芦了解王葆的所有想法,包括那些没有说出口的欲望和一闪而过的想法,盲目执行的宝葫芦并不管主人究竟有没有说他想要,就将东西变来,故闹出了不少意外。宝葫芦对王葆的欲望一直煽风点火,教唆王葆只需要好好的享受宝葫芦带来的一切便利,别的什么都不需要管,也不要管是如何做到的。当王葆提出质疑的时候,宝葫芦说“这是你的奴仆做的,当然就该算在你的账上”。
作品鉴赏
作品影响
1963年、2007年,《宝葫芦的秘密》两次被改编成电影上映。
2020年4月,《宝葫芦的秘密》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推荐阅读学段小学3-4年级。
作品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泉根:“《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当代童话大师张天翼最负盛名的作品,影响了几代孩子。童话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用来表达和满足人类的愿望,特别是儿童的愿望。但是,当作品主人公王葆发现自己愿望的满足竟然是宝葫芦通过不择手段甚至触碰道德底线来实现时,宝葫芦不但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反而使他陷入巨大的痛苦与纠结,于是王葆断然抛弃了宝葫芦。‘轰’的一声后,原来这是他做的一个梦,王葆从此改正了缺点,认真学习,做一个好学生。作品充满奇妙而极富童心的想象,诙谐幽默,童趣盎然,深受少年儿童喜爱;而作品所批判的‘不劳而获’思想则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有利于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朱立芳:“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是一部带有浪漫梦幻色彩的童话故事,一问世就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其积极、健康的教育意义影响了几代人。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这部作品的教育意义未能达到理想高度,且说教意味过浓。”
作者简介
张天翼(1906.9.26—1985.4.28),原名张元定、张一元,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9 18:1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