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川县
广西古代行政区
古代行政区域名,主要治地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南。隋开皇十年(590) 废定川郡后置定川县,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 并入南流县
历史沿革
南北朝时,齐置定川郡。郡域在今玉林、博白等市县一带。
隋平陈后,开皇十年(590) 废定川郡后置定川县(在鬰林县西南30里),因境内定川水(今车陂江)而得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南。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南成均镇古城。属越州
大业初改属禄州,不久改属合州、合浦郡,后废入北流县。
唐武德四年 (621),析北流县复置定川县,属铜州。后定川县和南昌县(属今博白县、陆川县)置南宕州,并析置陆川、思城、温水、宕川四县。州治在南昌县。贞观六年(632),州治移定川县。贞观八年(634)以南宕州改称潘州,州治迁茂名县(今高州市)。
乾封三年(668)将军王杲平蛮獠复置牢州,原隶容州之南流县和原属潘州之定川、岩川两县划辖牢州。
天宝元年(742),牢州改为定川郡。郡治在南流县(今广西玉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东部、南部之地。
乾元元年(758) 复改为牢州。
南汉因之,旧隶。
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 并牢州之定川县入南流县
史籍记载
《读史方与纪要》卷一百八广西三:郁林州“南流废县今州治。杜佑曰:本汉日南郡地。宋分置南流郡。齐因之,治方度县。梁改为定川郡。隋平陈,废郡,改县曰定川,属越州。”“乾封三年,将军王杲平蛮獠,复置牢州,仍治南流县。天宝初,改为定川郡。乾元初,复曰牢州。南汉因之。”
《大清一统志》177 :“合浦二郡地,汉郁林郡,治布山县,在今浔州府。刘宋分置南流郡,齐又分置定川郡,梁陈时省南流郡。隋平陈,废定川郡为定川县,属合浦郡。唐武德四年分置南流县,属容州。贞观十一年徙牢州治南流,兼领定川县。天宝初曰定川郡,乾元初复曰牢州,属岭南道。”
《旧唐书》云:“潘州下,隋合浦郡之定川县。武德四年,置南宕州,领南昌、定川、陆川、思城、温水、宕川六县,治南昌县。贞观六年,移治定川。八年,改为潘州,仍废思城县。”
《新唐书·地理志》 定州:“以定川水名之。”。
《舆地纪胜》卷121郁林州: 定川水,“ 《元和志》: 在故牢州定川县”。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3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