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柳
清代查慎行诗作
《官柳》是清代查慎行所作的一首诗。
来源
——鄂州有官柳
柳的名多,而名字叫得最早和最响的却是“官柳”。为官柳取名的是晋代武昌太守陶侃鄂州古名武昌(公元221年,孙权建都于此),三国归晋后,武昌仍为州郡之地。
东吴故都,仍呈现出“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倩”的帝里、王畿气象。太守陶侃在武昌城中普种垂柳并把柳命名为“官柳”,也正是包含了“雄图怅若兹,茂宰遐睠”的意思。《武昌县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陶侃为武昌太守,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于己门。侃见后,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官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由此可见,此时官柳之名除绿化外,已赋予了它一定的政治含义和地位。
由于这个原故,像武昌鱼之名一样,鄂州官柳引来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吟诵。梁元帝萧绎到鄂州,写下了“柳条恒扫岸,花气尽薰舟”的佳句。唐代进士、翰林学士钱起,晚泊鄂州江岸,见柳忆人,抒发了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的思情。同代山水诗人孟浩然、文学家杜牧游览故都后,作出了“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的对官柳的留恋。宋代苏东坡登鄂州西山,在著名的《武昌西山诗并引》开篇二句“春江渌涨葡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中,就将武昌官柳作为首联。此诗苏轼请曾在武昌任过武昌县令的邓圣求同赋,一时朝廷上下和者竟达三十余人,将武昌官柳咏得沸沸扬扬,成为当时文坛的一段佳话。元代隐士丁鹤年“春深门巷先生柳,雪后园林处士梅”,清代王家璧“晋宋而还月有痕,武昌官柳访西门”等诗人情深意切的吟颂,使得官柳之名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荒城高仞落,古柳细条疏。”吴王故都的兴衰也带了官柳的兴衰。隋唐时代,古武昌仍呈现故都的余韵。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唐·武昌妓)。故都后裔们在春天里植下无限的新柳,对“官柳”仍寄托着深深的情感。引得后来的宋代宰相王安石面对故都满城旖旎风光的官柳时,也禁不住作出“南浦柔条拂地垂,武昌官柳年年好”的赞誉。宋代金兵南侵后,鄂州作为抗金前线地位逐渐削弱,其行政地位再一次下降,改寿昌军(郡治)为武昌县。至明代,诗人成始终留下了“落日长江添客恨,野梅官柳为谁容”的感叹。清代康熙时,城中尚可见柳,只是“官柳如今剩几株”(清·王涵)。清至民国时,官柳大约已绝迹。清代进士王家璧思柳心切,竟用同代诗人王渔洋秋柳韵作武昌官柳一诗:“春雨春风欲断魂,江潭遗柳总堪怜。”其情缠绵,催人泪下。
光绪年间,内阁中书,曾门(即曾国藩)四学士之一的张裕钊回鄂省亲,于樊巷小舟途中,所见的是“几家田舍溪头住,寒柳毵毵静掩扉”,说明官柳在乡间尚存一二。当民国朱峙山先生来西山寒溪诗兴大发“偷闲觅新句”时,城中已不见官柳之踪影了。 官柳衰落了,民间却流传折柳驱鬼避邪之习俗。“正月里取杨柳枝着户上,百鬼不人家”,每逢清明少儿折柳编冠而戴,取生机勃勃之意,故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谚语。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相关作品
查慎行——《官柳
种柳河干比《伐檀》,
黄流今已报安澜。
可怜一路青青色,
直到淮南总属官!
作者
查慎行(1650--1727)名嗣琏,字夏重,浙江海宁人。诗学宋人,多抒发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有《敬业堂集》。
注释
官柳,官府种植的柳树,最早为晋代武昌太守陶侃取名;大道或河堤上的柳树,古代诗人有称官柳。清代诗人查慎行诗作名。有地名,人名谓官柳。
黄流--黄河。安澜--使流泛滥安定下来。澜,洪水。这句说:黄河泛滥现在已经安定下来了。
③这两句说:从黄河流域直到淮河流域,那些老百姓种的柳树长得郁郁葱葱,可是都变成官家的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5 23:48
目录
概述
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