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继杰,男,出生于1969年8月,浙江象山人。博士,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先后毕业于
吉林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欧洲哲学、古希腊哲学等。
人物简介
宋继杰(1969年8月- ),男,出生于浙江
象山,博士,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系主任。
教育经历
1987-1991:
吉林大学哲学系 哲学专业 哲学学士
1991-1994:吉林大学哲学系 中国古代哲学专业 哲学硕士(硕士论文:从神话思维到功能思维——先秦儒家思维方式探源;导师陈庆坤教授)
1998-2001:
中国社会科学院 西方古代哲学专业 哲学博士(博士论文: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一种内在的自然目的论的解释;导师
叶秀山教授)
任职经历
1994-1998: 吉林大学 哲学系 助教/讲师
2001-2006: 清华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讲师
2003-2004: 哈佛大学 访问学者
2009-2010: 牛津大学 访问学者
2007-2016: 清华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副教授
2016-迄今: 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哲学系 教授
2018-2020 清华大学 系主任
学术专长
欧洲现代哲学(海德格尔与解释学的语言转向问题)
中西方语言与思维方式的比较
出版图书
项目资助
(1)“古希腊语言观与存在论研究”:中国国家
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07年;
(2)“海德格尔与古希腊思想”:
清华大学人文振兴基金,2006年;
(3)“孔子的‘艺’与柏拉图的‘techne’的比较研究”:哈佛-燕京学社资助在哈佛大学研究一年,2003-2004年;
(4)“柏拉图与技艺的哲学化”: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骨干支持(985),2002年。
教学活动
(1) 本科生课程: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西方经典研读,欧洲大陆哲学
(2) 研究生课程:西方哲学专题,西方形而上学史,柏拉图早期对话研究,柏拉图自然哲学研究 教学效果优异,每门课程的教学评估成绩均处于清华大学同类课程的前15%,多门处于前5%;
(3) “清华哲学研究系列丛书”主编助理(2007年-迄今);
(4) 清华大学哲学系本科生班主任兼学术辅导(2006-迄今)
(5) 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形而上论坛”(2005-迄今)的发起人和主持人之一,该论坛每月举办一次,在校内外产生巨大影响;
(6) 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2002年-迄今);
(7) 应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协会之邀主编论文集《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2卷),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热烈讨论,重印多次;
(8) 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2002年),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教育部重点项目《西方哲学经典文献选编》(古希腊罗马卷),负责翻译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9) 应国际场有哲学协会之邀主编学术辑刊《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1996,200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科研成果
书籍
(1) 《
海德格尔与存在论历史的解构》,专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 《斯人在思——叶秀山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编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 《追寻美德》,译著(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3);
(4) 《认识美国基要派与福音派》,译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5) 《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2卷),编著(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6) 《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第6辑,编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 《脉络与实在——怀特海机体哲学之批判的诠释》,译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 《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第3辑,编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9)《逻各斯的技术——古希腊思想的语言哲学透视》,专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论文
(1) “本质、实存与制作——海德格尔对源于古希腊的中世纪存在论题的现象学解释”,《哲学门》总第十六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海德格尔论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
(3) “哲学作为一种化解哲学史的活动”,《哲学门》总第十三辑,2006;
(4) “柏拉图论必然性”,《多元(2006)》,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海德格尔、舍勒与康德的道德情感理论”,《清华哲学年鉴(2006)》;
(6) “康德的存在论题、知觉现象学与存在论差异”,《清华哲学年鉴(2005)》;
(7) “Being的问题:海德格尔、卡恩与语言学相对主义者”,《新哲学》第五辑,2005;
(8) “逻各斯的技艺?——柏拉图《伊翁篇》对希腊语言艺术的批判”,《清华哲学年鉴(2004)》;
(9) “从宇宙起源论到宇宙生成过程论——早期希腊宇宙论的逻辑发展”,《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0) “柏拉图与技术的哲学化”,《清华哲学年鉴(2003)》;
(11) “柏拉图论空间或前宇宙的物质”, 《清华哲学年鉴(2002)》;
(12) “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模型及其相关的理念论问题”,《
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
(13) “柏拉图《蒂迈欧篇》35A1-B3的翻译及其学理根据”,《哲学译丛》2001年第1期;
(14) “柏拉图创世神的内在论解释”, 《清华哲学年鉴(2001)》;
(15) “柏拉图论时间与永恒”, 《清华哲学年鉴(2000)》。
科普活动
2023年1月7日晚八点,“
高山科学经典”第39期,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宋继杰;武汉大学哲学教授
苏德超;科普作家、天体物理学博士
孙正凡;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研究生
严弼宸,一起阅读
柏拉图著作《
蒂迈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