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继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
安继刚,男,汉族,1938年1月18日出生于上海市,天津市武清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应用核技术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38年1月18日,安继刚出生于上海市,天津市武清县人。
1954年9月—1955年9月,在清华大学机械系压力加工专业学习。
1955年9月—1959年8月,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实验核物理专业学习。
1958年8月—1970年1月,在清华大学工物系210教研组工作。
1961年9月—1966年6月,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
1970年1月—1978年9月,在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工作。
1978年9月—1983年5月,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副室主任。
1983年5月—1985年9月,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室主任。
1985年9月—1987年9月,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87年9月—1990年4月,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室主任。
1990年4月—1993年5月,在清华大学核研院501室工作。
1993年5月—1999年5月,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01室博士生导师。
1999年5月,在清华大学核研院应用核技术研究所担任所长。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安继刚开创中国国内充气电离室领域,1985-1987年,在美国费米研究所研究“自熄流光室”性能及机制,有效更正了许多虽普遍相信但却错误的观念。
“八五”期间,安继刚主持总体技术,发明气体阵列探测装置,研制成功中国首套加速器集装箱检测系统,
“九五”期间,安继刚发明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达到同领域国际前沿,专门用于装备海关、码头进行集装箱检测。
“十五”期间,安继刚主持发明钴-60集装箱CT检测系统,为公共安全提供更有效检测手段,安继刚结合国家需求指导开展核技术应用前沿的探索研究。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安继刚出版著作3部,撰写发表论文70余篇,有获权中国发明和国际专利20余项。
据2020年3月清华大学官网显示,安继刚获国家技术发明2等奖、北京市及教委科技进步1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发明创业特等奖和攻关重大成果奖等。
人才培养
据2020年3月清华大学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安继刚培养博士生20余名,硕士生10余名。
2006年6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核技术研究所所长安继刚在华中科技大学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开拓创新报效祖国”的演讲。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安继刚担任中国核学会核电子与核探测器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器分会理事等职务。.
出版图书
个人生活
安继刚的父亲安绍芸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曾任大学会计专业教授、财政部会计司司长。
安继刚的大哥安继光是中国空气动力专家,大学学的是空气动力学专业。
受兄长影响,安继刚很小就萌发了长大后搞飞机的意愿,中学期间还做了很多航空模型,在高中毕业时,他本来想报考航空学院,可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够好,又有海外关系,多年来藏于心底的梦想竟然夭折了。
安继刚后来报考清华大学,原本想上汽车专业,结果却被分配到机械系的压力加工专业去了,进入清华不到一年的功夫,工程物理系成立,从各个系调人,他被转到了工程物理系实验核物理专业。1958年提前参加工作后,由于当时前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用于反应堆控制的硼电离室,安继刚又被派去搞探测器。
人物评价
安继刚是杰出的核技术应用专家、中国国内充气电离室领域主要开创者,为反应堆及用核仪表发展做出了贡献。(清华大学评)
安继刚一身正气,连克三关,致力核研,奉献为国。(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期刊评)
参考资料
安继刚.中国工程院.
主要学历.中国工程院.
主要经历.中国工程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9:1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