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
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概念
心理咨询中的“安慰剂效应”指心理咨询者在咨询中向来访者提供“ 安慰剂”,使来访者由于期望而促进心理障碍减轻或病情好转的心理现象。心理咨询中的“ 安慰剂”包括心理病理性药物、生物意义上的中性物质、咨询者的形象、咨询者的言语和非言语技术及咨询环境的建构,咨询人员通过药物、药物替代、言行及环境暗示引导来访者对自己的改变和发展。心理咨询与临床医学“ 安慰剂”的不同在于它更强调咨询者本身的形象、对来访者的引导和心理咨询环境的建设,他们对个体认知改变、心理适应和发展甚至比药物“安慰剂”的作用更大。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地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无论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
效应提出
效应定义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 (Henry K. Beecher)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non-specific effects)或
受试者期望效应。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
反安慰剂效应 (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评价指标
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安慰剂,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当某种新药问世,评价其疗效价值时,要把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如果某种新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的疗效经双盲法试用后,相差不大,没有显著的差异时,这种新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就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新药刚刚问世时,人们往往把它们当作灵丹妙药,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热潮消失、身价下降的原因。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比比皆是。甚至如
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还有一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剂时,也可出现恶心、头痛、头晕及
嗜睡的药物副反应,这也属于安慰剂效应。
反应人群
使用
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
神经质。
我们应当记住,在病
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
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也正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得以有活动市场,施展其术。
对照研究
毕阙博士的研究(1955年)
有报告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测试结果不单要证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群组作比较,证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由于医生对有关疗程实用性的观感会影响其表现,亦可影响病人对疗程的观感。因此,此药物测试必须以双盲(double-blind)方式进行:医生及病人都不会知道该药物是否安慰剂。
最近亦发现,模拟手术亦会出现相似的现象,所以,有部份的外科手术技术必须进行安慰剂对照研究(极少会以双盲方式进行,原因很明显)。为了使测试得到支持,药物测试群组会比安慰剂对照群组获得更好的待遇。
几乎所有以这个对照方式进行的研究都显示安慰剂对可改善病情。举例:Kahn公布了一项有关抗抑忧药的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发现服用安慰剂的群组中出现自杀或企图自杀的情况下降了30%,而服用抗抑忧剂的群组则下降40%。
但是,一般研究项目都没有加设一个不接受任何治疗的群组作对照,因此很难推算出安慰剂效应实际的影响程度。
“安慰剂效应”与“反安慰剂效应”是的提出,到现在已超过五十年了,却仍然很明确地时常出现在实验的医疗情境里。而这种效应之所以会存在,就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医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因此“人性关怀”绝不能在医病沟通中缺席,医疗生态应该用心经营一个“信任及安心”的区块。
相关调查
所谓“安慰剂效应”,指的是在不让病人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完全没有药效的假药,但病人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都并不鲜见。由此,不少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不得不将这种“安慰剂效应”考虑进去。
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27年行医生涯中,就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牙痛患者在来到杜斯的诊所后便说:“一来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其实他们并未说假话———可能他们觉得马上会有人来处理他们的牙病了,从而情绪便放松了下来;也可能像参加了宗教仪式一样,当他们接触到医生的手时,病痛便得以缓解了……实际上,这和安慰剂所起的作用大同小异。
作为全美医疗作假委员会的创始人,杜斯医生对安慰剂研究的兴趣始于其对医疗作假案件的调查。他指出,牙医和其他医生一样,有时用误导或夸大医疗需求的办法来引诱病人买药或接受较费钱的手术。为了具体说明“安慰剂效应”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援引了美国医疗协会期刊刊登的有关末梢
神经痛的研究成果。据悉,接受试验的人员分为4组:A组服用一种温和的镇痛药;B组服用色泽形状相似的假药;C组接受针灸治疗;而D组接受的是假装的针灸治疗。试验结果显示:4组人员的痛感均得以减轻,4种不同方法的镇痛效果并无明显差异。这说明,镇痛药和针灸的效果并不见得一定比安慰剂或安慰行为更为奏效。
实际上,人类使用安慰剂的历史已相当悠久。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便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而病人还满以为有了希望。不过最后,在其中某些病例中,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度过了诸如
鼠疫、
猩红热等“鬼门关”。
安慰剂研究专家
罗莎认为,能给病人服用价格低廉又并无任何副作用的安慰剂而又能起到疗效自然是美事一桩,但遗憾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安慰剂未必能起到真正又持久的疗效,而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却被耽搁了。今天,有关“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仍然是一个难解的谜,新的发现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实验研究
安慰剂实验
科学家在实验对象身上制造疼痛,然后使用
吗啡控制这种疼痛。一天这样做几次,连续进行几天,直到实验的最后一天,用生理盐水取代吗啡溶液。猜猜发生了什么?像吗啡一样,生理盐水也有效地抑制了实验对象的疼痛。
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有时候,一些平常的东西会因为某种原因具有强大的威力。意大利图林大学的法布里齐奥·贝内代蒂在做上述实验时,在最后一天的生理盐水中加入了吗啡拮抗药物烯丙羟吗啡酮。出现了怎样的惊人结果呢?生理盐水抑制疼痛的能力消失了。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几十年来,医生们都知道存在安慰剂效应,而烯丙羟吗啡酮的实验结果似乎显示,安慰剂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生化反应。但除此以外,人类对安慰剂效应一无所知。
后来,
贝内代蒂又证明,用生理盐水做成的安慰剂还可以缓解
帕金森病患者的
震颤和
肌肉僵直症状。在给病人注射生理盐水的同时,贝内代蒂和他的研究组对病人脑部的神经元活动进行了测量。他们发现,随着生理盐水的注入,病人丘脑下部的神经核团兴奋程度有所降低,
神经元的“应激兴奋”次数也有所减少:生理盐水显然产生了效果。
原因待研究
贝内代蒂说,研究人员对在这一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还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大脑能够影响到身体的生化活动。他说:“对治疗效果的期待和实际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是理解大脑和身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很好模式。”现在,研究人员还需要识别安慰剂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能够发挥作用。也许安慰剂对某些疾病不会产生作用;也许在不同的疾病之间存在某种共同机理。这些问题迄今还没有答案。
作用原理
对于安慰剂如何产生作用,有以下两个假设:
受试者期望效应(Subject-expectancy effect)及
条件反射。
期望效应
受试者期望效应引导病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报告病情得到改善,因此导致安慰剂效应的出现。Asbjørn Hróbjartsson 及Peter C. Götzsche 于文章中质疑“大部份病人有礼貌地倾向为迎合实验人员而报告病情得到改善,即使他们并不感到改善。”主观的偏见亦可能使病人
潜意识相信病情因为得到关注及照料而改善。
制约反应
古典制约是一种关联学习模式,使受训者学习到特定情况下作出特定的反应。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于每次给予狗食物之前都发出铃声,经多次反复后,每当铃声一响,狗就会自动分泌唾液,原因是狗已经学习到将铃声及食物关联起来。所以,安慰剂使病人产生与有效药物相似的生物反应,有可能是因为制约所造成。
心理咨询
完全依赖于心理咨询中的实际效果,经实验证明很可靠和很有效的疗法之一是安慰剂效应。这种非常有力的现象凭借的是信念,即我们的健康好转是因为我们相信身体将要好转。
服用安慰剂“药物”的人相信那是真实的药物,因而果然能体验到疼痛或其它症状的显著减轻,尽管安慰剂并没有什么生物化学作用。安慰剂效应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现象,能使至少1/3甚至更多的患者病症显著改善。安慰剂药物和安慰剂医疗过程已证明对一大批病症有效,包括长期性病痛、高血压、心绞痛、抑郁、
精神分裂症、甚至癌症、这是20世纪对神秘魔术、巫术、用水蛭放血、拜
药王庙、仙丹等乱七八糟的疗法的实验继续。
安慰剂效应是我们心理预期任何能操控来自于身体的信号的明显例证。安慰剂只有在患者相信其作用时才会十分有效。如果
心理医生说服患者相信这种治疗会使他们身体症状好转,或者提供安慰剂的方式能够增强其心理效果,安慰剂药物或医疗过程的效力会大大提高。举例来说,注射安慰剂比服用安慰剂通常效果要好,这是因为注射药物比吞服药片能产生更大的心理影响。研究发现,以药片的方式服用安慰剂时,其颜色、大小和形状都会影响其效果。
产生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相当复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大脑在紧张时释放的内啡肽等缓解疼痛的吗啡类化学物质所起的作用。其他科学家则认为,这是某种形式的条件反射作用。不论产生安慰剂效应是哪种机制,精神作用无疑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生活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安慰剂效应”随处可见。几个很少接触乡村环境的城里人到野外郊游,到达山腰时,他们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休息时,其中一人很高兴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城里的水跟这儿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听罢笑了起来,他说,壶里的水是城市里最普通的水,是出发前从家里的自来水管接的。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在对现实进行分析的时候,很明显地搀杂了很多个人因素,包括我们的期望、经验和信念等。
心理测试
有三盘磁带,被告知一盘磁带保证你拥有更好的性生活,一盘可以帮助你迅速增加自尊,第三盘帮助你有效减肥。怎么做呢?所需要做的只是听——在路上,在床上,做作业的时候——“沙滩上舒缓的清涛拍案”。实验组着手判断,那些为了提高自尊和记忆力而设计的磁带是否真有效果。
237名18—60岁的男女参加了实验。首先是前测,通过标准的心理测试和量表测定他们最初的自尊和记忆力,然后被试被随机分到两种情景中,其中的一半被试得到记忆磁带,其他的被试得到自尊磁带,要求他们定期听这些磁带。5周以后,他们回到实验室进行后测,接受记忆和自尊测验。研究者并不知道哪名被试接受了哪种处理。
这些磁带提高了自尊,增强了记忆力吗?这项被控制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任何一个客观的测量中,被试无论在自尊还是在记忆上都不存在明显的增加。然而,一个非常强的效应确实出现了:那就是预期会获得帮助的安慰剂效应。预期到会有安慰剂效应,研究者增加了一个独立的变量,每一组中的一半被试得到误标记为自尊的记忆磁带,其他被试得到放在记忆盒子中的自尊磁带。
被试相信如果接受了标记为自尊的磁带,他们的自尊就会增加,或者如果接受了标记为记忆的磁带,他们的记忆力就会增强——这种现象甚至在他们听的根本不是领到的磁带时也会发生。
实质及适用
对象“安慰剂效应”本质上属于
暗示效应,它是多种心理咨询方法的综合,主要包含催眠疗法、认知疗法、暗示疗法、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以及意象对话技术、自我防御、行为疗法等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原理。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 帮助来访者的自立自强”,所以心理咨询的“安慰剂”不仅仅是使用药物,还包括引导来访者心理向积极方向发展。药物的安慰剂主要是通过来访者对药物的认识、感受以及服药行为本身引起心理———生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效果的。环境建构和咨询人员从业能力需要以各种来访者的心理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从而通过“首印效应”和言语暗示给来访者带来有助于发展的心理影响。“安慰剂效应”在心理咨询中适用对象包含两方面:一是容易受暗示的人群,这些个体的人格特点包括喜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
自信心不足、喜欢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二是容易受暗示的心理疾病,如癔症、强迫症、一些恐怖症、焦虑证、疑病证和神经质。如果两者同时具备,“安慰剂”就更容易产生疗效。
心理需求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平均年龄一般在20 岁左右,属于青年的中晚期,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大。而我国的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比,在评价机制、
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加之大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偏执、在情绪方面容易走极端,所以高校是
个体心理障碍显现的温床。而且近年来由于学生接受的
信息量增多、
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自身个性品质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对心理健康的渴求更迫切。当代大学生希望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较高的认知和调节能力,也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同时大学生生活环境中的
从众心理对学生心理现状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高校中应用“ 安慰剂效应”会产生更好的作用。
“安慰剂效应”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原则
“安慰剂效应”虽然对大学生心理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如果不合理运用,它就会像一把双刃剑,在个体心理积极发展的同时却产生另外一些影响其心理成长的消极因素,所以咨询人员在运用“ 安慰剂效应”时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要求。
1.咨询人员熟练掌握与“安慰剂效应”有关的基本知识 心理咨询人员要了解“ 安慰剂效应”产生的领域及发展过程中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理解它的含义及精髓,掌握它在心理咨询中的适用范围、在各种形式咨询中运用的技巧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弄清与它相关的咨询方法及所包含的理论与技术。
2.根据来访者的
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运用“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的心理作用并非人人都一样,它与来访者的各方面条件(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状况、经济水平等)以及个性特征、心理状态、接受咨询时的心情、心理障碍的类型及对咨询本身所抱有的期待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咨询的时效性,咨询人员应具备较高的判断力,在会谈初期通过倾听来判断来访者的个性特征,了解其生活背景及主要障碍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采用“ 安慰剂效应”的策略。
3.“安慰剂效应”的运用应服从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 “安慰剂效应”作为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作用,它应该服务于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学校心理咨询具有“教育与发展的双重目标,但发展目标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咨询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来访者调整认知、重塑自我、形成自立自强的个性,并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巧,所以“ 安慰剂效应”在运用时既要重视咨询过程的心理暗示,也要启发来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运用自我心理暗示,同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避免对药物或替代性中性物质产生依赖。
咨询人员指导患者使用药物或替代性中性物质时要考虑到它们可能会引起的一种严重
心理效应即对“ 安慰剂”的依赖或成瘾。所谓“ 安慰剂”依赖或成瘾,是指来访者对药物或中性物质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一旦中止药物或替代性物质就会出现戒断反应:焦虑、惶恐、疼痛不适、无力、疲乏、失眠等症状及心理障碍复发,严重者可能出现震颤性谵妄:震颤、恐怖性幻视、幻听、意识障碍、兴奋、躁动甚至可能导致虚脱死亡。所以,为了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发展,咨询人员应十分重视药物或替代性物质的合理使用并加强管理,避免依赖与成瘾现象的发生。
(2)避免陷入过度权威。
学校心理咨询中权威的存在是建立咨询关系的重要因素,咨询者的权威有助于获得来访者的信任并产生对自己有帮助的积极暗示,但过度的权威容易使咨询者和来访者都进入误区:咨询者会不注意倾听来访者的言谈,用自己的
价值观念去衡量来访者的言行,甚至去支配和控制来访者的思想;来访者则会对咨询者惟命是从、盲目轻信,产生过度的模仿,甚至会产生逆反,所以咨询中要避免过于权威的现象出现。
(3)避免过度移情。这里的“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指来访者把自己生活中的情绪和情感转移到咨询者身上。适当的情感转移有助于来访者暴露自己的心理,但过度的情感转移会强调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自我防御机制,阻碍来访者在面谈时的真诚,从而无法自然的
沟通,影响咨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殊
人际关系。而事实上,在咨询中,咨询者与来访者都可能产生“ 移情”,所以咨询人员要处理好自己的感情,既要注意来访者在自己面前表露出来的各种态度和行为,也要注意不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需要带到心理咨询中,更不能试图用这种感情改变彼此的生活,或利用这种感情。
“安慰剂效应”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技术 1.营造良好的咨询环境 咨询环境的营造要达到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从个体差异、私密性、色彩、功能等方面组织咨询室的空间与装饰,处理好咨询室环境,使之符合来访者的心愿。高校心理咨询室应设在校园人流少的安静处,楼层不宜过高,最好设前后门,咨询室门口要张贴《告来访者书》,明示保密承诺和咨询细则。咨询室的室内设计要善于应用色彩的感觉特征,暖色或冷色会直接使房间产生温暖感或寒冷(凉爽)感。心理咨询室可配备多种功能间,暖色调的房屋可以使来访感受到激励和放松;冷色调的房间可以使来访者具备安全、平和、凉爽的感觉。咨询室的座椅应该柔软、舒适,便于学生放松。咨询室尽可能放一些盆栽,以改善环境气氛,增加美的因素,对人们的神经产生一种良性刺激,使人皮肤降温、呼吸均匀、精神放松。总之,一个简练、温馨、富有生活气息的、人与环境优化统一的心理咨询环境,可以使学生感觉温馨、松弛,并有安全感,不担心“泄露”秘密,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安全地谈论个人生活的细节问题。
2.树立咨询者的权威 由于中国心理咨询倾向于建议型而非引导型,所以必须重视咨询者的权威性,权威的存在可以增强咨询关系中依赖与暗示作用。咨询者的学历、学位,在咨询行业中的技术职称、获得过奖励等资历应该在咨询接待室中明示;同时,咨询者的容貌仪表、言谈举止应该具有亲和力和
影响力。
3.强调来访者对“安慰剂”的依从性 依从性指临床医学中病人是否按医师所嘱用药。在心理咨询中同样也存在依从性,它指来访者是否按咨询者所作的建议和布置的任务去做,这对咨询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安慰剂”效应的作用对依从性尤为依赖,所以咨询者应该用言语郑重地告知来访者必须按咨询者的要求去做,耐心地向来访者说明必须如此做的道理,不执行会出现的危害。并尊重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的反映和意见;互通信息、加强合作与理解,使来访学生乐意并坚持按咨询者所说的去做,以提高咨询的时效。
4.运用药物和中性物质进行暗示 人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部分与暗示性有关。因此,心理咨询工作中不能忽视这一作用,尤其需要药物或替代性物质进行辅助治疗的心理疾病更应该高度注意。通常一个人患病后,多需药物治疗,因为药物具有生理效应;也可通过非生理效应,以“ 接受药物治疗”的方式,在病人心理上引起良好的感受而导致疾病的好转,即药物的心理效应。一般认为,药物的心理效应与其药理作用无关,但可借用药物的生理效应来强化言语暗示效果,这在暗示性心理治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咨询人员与来访者本人及配合方要适时适度地运用心理效应来增强药物及中性物质的治疗效果,比如选择恰当的给“ 药”时机,配合恰当的言语暗示,排除不良反应的影响,可取得好的效应。
5.对来访者进行积极的关注与鼓励 积极关注指咨询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即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及行为中的积极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咨询者的积极关注会开扩来访者的视角,帮助他们重新打开希望之门。通过积极关注使咨询者持续地寻找来访者身上的长处和积极方面之所在,与此同时,直接明确地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工作,帮助来访者正视他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同时利用言语和语调、表情、姿势、动作等非言语线索来表达咨询者对来访者的鼓励,使来访者感到温暖,进行自我揭示,以改变其心理状态。
6.引导来访者进行积极的认知 “认知在情绪的产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个体对行为的归因从而影响其情绪状态。积极的认知会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对行为客观正确的评价,反之会导致消极的态度和对行为不合理的评价。所以“ 安慰剂”的作用还在于咨询者引导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和今后的人生中对
自我认知的调整,用积极认知来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
7.咨询人员进行言语暗示 言语暗示对“ 安慰剂”的心理效应影响极大,咨询者可通过言语加强其效应,也可通过言语消除其不良反应。有时还可利用药物或替代性物质来加强语言的暗示作用,如癔症病人常用葡萄糖酸钙或溴咖静脉注射而奏效。
8.引导来访者及配合方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来访者的生活环境也可以实现“安慰剂”的作用。来访者需要创建具有安全性和成长性的环境,包括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比如家具的颜色不要太鲜艳,应富于变化,并传达一种审美意识。生活环境应以活泼、自然、简洁为主,再配置一些有激励作用的装饰。同时对来访者的态度应该平等、尊重并充满关注与温暖,这样就有利于形成来访者乐观、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及现代审美情趣。 应该
规范使用安稳剂,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所谓“安慰剂效应”,指的是在不让病人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完全没有对应药效的药物,但病人却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安稳剂效应”在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例如人们崇拜专家、名医,信赖所谓的好药、贵药、进口药等也是“安慰剂效应”在起作怪。
我们是精神病医院,在临床实践中,不少医生在对一些依赖性强、易接受暗示、自信心不足、过分关注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以及精神疾病患者,使用安慰剂治疗,也是精神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并受到良好的效果,这与伦理道德有着本质的区别。
例如,我们医院常用的溴化钙静推、4号电治疗神经症躯体不适的患者,同一病人,不同的医护人员或同一病人,同一护士持不同的态度(面部表情、指导语、心情等)来操作,均会得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因此,我们一定注意,在使用安慰剂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配合心理治疗,并且要知道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以防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也要防止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利用病人安慰剂效应特点,施展其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