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
隋唐洛阳皇家寺院
安国寺,又称大安国寺,位于洛阳老城西南隅敦志街南头路东侧,它是洛阳老城现存唯一的佛教寺院。这座建于隋唐的皇家寺院,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渊源
历史文献对安国寺的记载是非常混乱的。关于这处古寺的最早记载是《元河南志》的“宣风坊”条:“安国寺,旧在水南宣风坊,本隋杨文思宅,后赐樊子盖。唐为宗楚客宅,楚客流岭南,为节愍(mǐn)太子宅。太子升储,神龙三年建为崇因尼寺,复改卫国寺。景云元年改安国寺,会昌中废,后复葺之,改为僧居诸院,牡丹特盛。今徙东城承福门内,为祝厘之所,内有八思巴帝师殿。”这段文献的意思是,安国寺(原为隋朝贵族杨文思宅第),位于洛河南部的宣风坊,杨文思去世后,隋炀帝将此宅赐给东都留守樊子盖。
唐朝时,此宅归户部侍郎宗楚客,宗楚客被流放岭南后,此宅归唐中宗太子李重俊所有。神龙三年(公元707年),李重俊死于宫廷政变,此宅改为皇家寺院崇因尼寺,景云元年改名为安国寺,唐武宗“会昌灭佛”,此寺被拆除,以后又重新尊佛,但此寺只复原了一小部分,为僧人居住的几个院子,院内种植了很多牡丹。安国寺迁到东城承福门内,为祈福之所,内有八思巴帝师殿。八思巴,是元朝国师。
寺名由来
《元河南志》是元朝人据宋代及以前的文献整理而成的洛阳地方志书。该书记载安国寺在宣风坊,即今安乐镇聂湾村一带。在唐武宗时期,此寺被毁,后又重建。重建后的寺名,在北宋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中有记载,是天王院花园子,观堂很少,却有很多株牡丹。而安国寺移到东城承福门内。东城是隋唐洛阳城宫城之东的一处城池,位于老城南北大街以西区域,承福门为其南门。安国寺移于东城承福门北内,就是今敦志街一带。
但是,将安国寺移至今址的时间,《元河南志》记载并不清楚。因为元朝时,东城和承福门已不存在。隋唐东城承福门,在北宋时称洛阳监门。因此,将安国寺移至今址的时间是在北宋以前,应与天王院建设的时间同期。对今安国寺的历史沿革,记载最详细的是清《河南通志》卷五十:“安国寺,在府治南。唐咸通间建,元延祐六年重修。明洪武初修,置僧纲司于其内。成化、弘治相继修葺,乔缙为记。”这段文献说,安国寺在府治南(明代河南府治,在今老集一带),唐咸通年间(公元860年—873年)建,元朝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重修。明太祖洪武初年修缮,在这里设僧纲司,这是管理豫西一带佛教事务的机构。明朝成化、弘治年间相继修葺,乔缙写了碑记。乔缙,字廷仪,洛阳人,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是当时著名学者,纂修了弘治《河南郡志》。清《河南通志》关于安国寺的记载,来自乔缙的碑记,应该是可靠的。
但是,唐代的东城是与宫城、皇城同等重要的中央衙署所在地,唐朝咸通年间在这里建佛寺,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实际上,隋朝时,东城南部就是皇家内道场,所谓内道场,指在内城(东城、宫城、皇城)内建的皇家寺庙。隋炀帝迁都洛阳后,设立内道场,成为皇家佛教研究院,又置翻经馆,翻译各种佛经。
洛阳内道场中的僧人,可考知的有智脱、法澄、立身等。翻经馆中汇集着一批中外僧人,中国僧人最突出的是彦琮,外国僧人则是来华的南天竺僧达摩笈多。翻经馆的位置,史有明载,《续高僧传》卷一《隋东都洛滨上林园翻经馆南贤豆沙门达摩笈多传》载,翻经馆在洛河之滨的上林园。
而佛经翻译后,需要由内道场的高僧审定,再由少府监进行印刷,而少府监就在东城。《元河南志》说:“承福门,有翊津桥通翻经道场。”承福门是东城南门,翊津桥是承福门南漕渠上的桥,过桥就是上林园,翻经场就在承福门外侧。而在东城之内有内道场,这样佛经翻译、审定、印刷才能比较迅速。
历经修缮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洛阳只留两座佛寺,其余皆拆除。内道场是保留的两座佛寺之一。原安国寺拆后,原内道场,改名为安国寺。在此之前,此道场的名字是慧日道场,此名见于《续高僧传》卷九《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法澄传》。安国寺历代修缮,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朝乾隆年间。1927年,冯玉祥派兵将安国寺佛像全部砸毁、经卷焚烧,变为兵营。1931年,此处划归省立第四师范,新中国成立后划归洛阳一中,寺内建筑逐步拆除。安国寺复原工程即将启动,千古名刹,将再现昔日金光流照的辉煌!安国寺主体建筑群坐北向南,以火墙为界分前后两处院落。前院包括山门和前、中、后三重佛殿,另有经房、禅房、钟楼、东西莲池和石碑经幢等。后院有佛殿一重,石碣两块。还有寺院附属建筑多所。
安国寺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敦志街,是老城西南隅的一条老街,老街两旁分布着众多的民宅,在该街南头的路东侧,有一处废弃的工厂,这就是原洛阳市第一中学校办工厂。这座废厂,占用的就是原安国寺庙院。洛阳安国寺在1927年后,已中断香火,改作他用。
从工厂大门进入厂区,就会见到南北两座大殿。南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四周檐下用斗拱,耍头作龙头;殿内数根红柱力托殿顶,柱础为石鼓柱础,上部梁枋因幕席遮蔽不明。该殿在几十年前改作车间,屋顶已遭破坏。
布局结构
北殿保存基本完好,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四面檐部皆斗拱,斗距明显,用砖砌拱眼壁,施有花草纹彩绘。斗拱为三踩单昂,正心拱足踩,耍头开龙头转,明间两攒,次间梢间各一攒;厢拱上承托替木;大额枋、平板枋呈丁字形卷云状,平板枋出头平齐,明间柱头履盆,前沿二角斗拱昂嘴扁瘦,基本成三角形。殿内五架梁,前后对单步梁立四柱,柱础为青石莲花柱础。顶部琉璃瓦与吻脊、殿顶面坡平缓。殿前有一月台。北殿在近年作过修缮,被认为是安国寺的大雄宝殿。
该建筑属我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建筑规格很高,虽然历经多次大修,建筑木构已是明清遗留,早期营造手法无从寻觅,但是殿内保存的莲花覆盆式柱础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是洛阳老城现存最早的建筑遗迹。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1 14:23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