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真(700~770),亦称“坚道守真”、“坚道守直”,
天台宗(法华宗)、
律宗、
禅宗、
密宗、
华严宗等数宗并弘高僧,中国禅宗八世,中国
禅茶先祖、中国
茶道先祖。
一、人物生平
坚道守真禅师(700~770),亦称”守直律师”,唐代”钱塘(现
杭州主城区)人,俗姓范,齐信安太守瑝的第八代孙,字坚道,从苏州
支硎山支硎寺圆大师受具足戒“,法号“守真”(《宋高僧传》等记为“守直”)。后“寻礼天下二百余郡”,于公元730年之前入湖北荆州
玉泉寺,“
普寂大师传楞伽心印”,为中华禅宗八世。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移住大林寺。又至长安,至
善无畏三藏“受菩萨戒香”。又入五台山,转《华严经》三百遍。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移籍天竺,住灵隐峰”,到杭州传禅。
“五年三月,寓於龙兴净土院”,即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三月移住杭州龙兴寺(现存杭州
龙兴寺遗址)。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三月二十九日,守真禅师终老于龙兴寺,享年71岁。
坚道守真禅师在杭州龙兴(现存杭州
龙兴寺遗址)圆寂后,其高徒【唐】
皎然禅师为之撰《
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并序)》。该《塔铭》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朝廷敕浙西观察使、牒送京都集贤殿御书院和湖州刺史于頔征集皎然禅师诗文集名《昼上人集》(又名《皎然集》、《杼山集》)中有收录(此书在清代收录于《四库全书》)。宋代的《文渊英华》,清代的《全唐文》也收录该《塔铭》文。
【五代~北宋】赞宁《
宋高僧传》卷十四有《唐杭州天竺山灵隐寺守直传》,【清】孙治初辑、徐增重修《
灵隐寺志》卷三《住持禅祖》部分有“坚道守直律师”传记,【清】张大昌撰《
龙兴祥符戒坛寺志》卷八僧伽列传有《灵隐坚道守直禅师传》。
二、主要成就
1、“至荆府依真公,三年苦行”,即入古荆州
玉泉寺惠真学
天台宗(法华宗)法三年
守真大师参习天台宗(法华宗),入古属荆州的玉泉寺(现宜昌当阳玉泉寺)从惠真学法华(天台)宗法三年之久。此事迹,《(守真)塔铭》记载为:“后至荆府依真公,三年苦行”。《宋高僧传》卷一四《守直传》记载为:“后抵江陵,依真公,三年练行。”
守真大师入古荆州玉泉寺,并师从惠真苦行三年的原因有说
上述问题,皎然为守真大师撰写的《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宋高僧传》卷一四《守直传》等均无记载。部分学者改变角度,考察了玉泉寺的背景、惠真的生平、惠真的门徒(即守真的师兄弟们)来做个探究。
唐荆州玉泉寺,即现宜昌市当阳玉泉寺,位于现湖北省当阳(唐属荆州)城西南12公里玉泉寺村玉泉山东麓,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普净禅师创建,智者大师(538-597)建为天台祖庭之一,神秀禅师建为禅宗北宗祖庭。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普净禅师游历天下名山时,见玉泉山山清水秀,使在山麓结茅为庵。南朝时敕建覆船山寺(唐玉泉寺前身)。隋文帝敕建“玉泉寺”,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住持。荆州玉泉寺建筑宏伟,人文荟萃,与浙江天台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山东长清的灵岩寺并称“天下丛林四绝”。在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如李白、孟浩然、元稹等留下赞美玉泉寺的优秀诗篇500余首。当阳玉泉寺,在天台宗(法华宗)、律宗、禅宗北宗、密宗等传播过程中有着
玉泉寺为天台宗(法华宗)祖庭之一。天台宗实际创立人
智顗(yǐ,538-597),俗称“智者大师”,俗姓陈,字德安,南朝~隋代荆州华容(今湖北公安县)人,在陈代光大元年(567)至陈都金陵(今南京)瓦宫寺,开讲《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树立新的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天台宗(法华宗)之基础。陈太建七年(575)智顗转入“临海郡始丰县”(现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佛陇银地”建庵开山;陈太建十年(578年),陈宣帝为智顗创建之“佛陇银地”庵敕名“修禅寺”,由吏部尚书毛喜题篆匾额送安寺门。智顗此次在天台山传法,历十年,开创了天台宗(法华宗)。陈至德三年(585)三月,智顗再回到金陵传法,为陈少主于太极殿讲《大智度论》、《仁王般若经》经等。陈亡,智顗上庐山隐修;隋开皇十一年(591),受扬州总管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之请到扬州为之授菩萨戒,受封“智者”的称号。隋开皇十二年(592),智者大师回至故乡荆州,并扩建当阳(唐属荆州、现属宜昌)覆船山寺,隋文帝闻知,即为新建寺院敕赐寺额“玉泉寺”。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智者大师于玉泉寺完成《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的讲述,它们与此前完成的《法华文句》合称“
天台三大部”,并还收了许多弟子。智者大师在荆州的弘法活动,建立了“天台宗玉泉系”,又称“荆南正法”,对天台宗的发展意义重大。天台宗玉泉寺系,在智者大师(538-597)后的传承世系为灌顶(561-632)、道素(?-?)、宏景(634-712又名弘景)、惠真(673-751)。
释
灌顶(561~632),亦称慈云灌顶,隋、唐时僧人,天台宗五祖。俗姓吴,字法云。原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后迁临海章安(今属浙江),故又称章安大师、章安尊者。568年,师从慧拯出家,581年,受具足戒。南朝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到天台山修禅寺师从智顗,侍左右,直至智顗去世。智顗的
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均由灌顶记录整理成书。智顗思想,多经他传播才得以流传。灌顶承继天台宗法系,接掌国清、玉泉两大丛林,并巩固了天台教团的组织。 灌顶自身思想著作,由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开著的《涅盘玄义》、《涅盘经疏》,历经五年才告完成。除了上述著作外,灌顶编著由天台宗史书《国清百录》(《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由收录)和《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第五十册由收录),以及天台宗教义《
天台八教大意》、《观心论疏》等。灌顶的弟子,由智威等。灌顶的详细生平,可研读《大般涅盘经玄义》卷下之自述经历,辅之以《国清百录》等史料,及道宣《续高僧传》。
守真大师在玉泉寺的师傅是“惠真”(673-751),师从“惠真”三年。此事迹,皎然撰《(守真)塔铭》的记载为:“至荆府依真公,三年苦行”。荆府,指荆州大都督府。“真公”,即僧惠真(673-751),号兰若和尚,俗姓张,南阳人,坊州刺史张大礼之子,师承法华(天台)宗玉泉系僧恒景。文学家李华为惠真所撰《荆州南泉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记载:“和尚讳惠真,南阳冠族张氏也。父大礼,银青光禄大夫坊州刺史,灵降左阙,庆延仁宗。太夫人陈氏,诵《法华经》,屡有祥应。既诞和尚,体益康宁,而衾褥弥洁。每啼,闻诵经,则止而听之。六岁发言,辄谐经义。七岁诵书,日记万言,默诵《法华经·安乐行品》,因舍儒学,专精大乘。年十三剃度,隶西京开业寺,事高僧满意...手绩成部,名曰《毗尼孤济蕴》...撰《菩提心记》,示心初因,开佛知见....当阳宏景禅师,国都教宗,帝室尊奉,欲以上法灵镜,归之和尚。表请京辅大德一十四人,同住南泉,以和尚为首。”。“升堂入室者则必亲授”。支持佛家各宗并行不悖,殊途同归,碑记载:“或问:南北教门,岂无差别?对曰:家家门外有长安道。”751年二月八日,“天宝十年既望,北首右胁卧,入禅定,中夜而灭,享龄七十九,经夏六十。”唐代名臣、文学家李华为之撰《荆州南泉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全唐文》卷三一九有收录)。
此外,守真或还受教于同门师兄弟们——惠真嫡传弟子正知、法璨、僧
一行(683~727)、弥陀承远(712-802)等。李华《兰若和尚碑》载:“弟子正知、法璨等..正知闍(shé)梨持和尚心印,法璨闍梨转和尚义轮”(“闍梨”义为和尚)。《玉泉寺志》(卷二)亦记载:“正知、法璨二师,皆受业于惠真法师,行解兼优,名称普闻。正知法师专演禅法,法璨法师兼弘解仪。玉泉禅、教两宗并行于世,皆二师之力”。此外,原属北宗禅系普寂门下的一行禅师(683~727年)也曾从惠真修习律学。李华《兰若和尚碑》记载:“一行禅师服勤规训,聪明辨达,首出当时。既奉诏徵,泣辞和尚,而自咎曰:‘弟子於和尚法中,痛无少分。’後与无畏译《毗卢经》,义有不安,日以求正,决於一言,闻者洗心。每谓以法授人,不宜容易,从人受法,鲜克有终。” 据《宋高僧传》卷五记载,一行在“礼寂为师,出家剃染”后,得师许可,四处求学,“因往当阳,值僧真,纂成《律藏序》,深答毗尼”。惠真还有一个著名的弟子弥陀承远(712-802),柳宗元、吕温皆为其撰碑,亦一时之选,其下传五会法师法照,法照至代宗时为国师,影响颇著。
通过上面对玉泉寺的背景、守真的师傅——惠真的生平、守真的师兄弟们(即惠真的其它门徒)的探究,可以看到,守真大师能从玉泉寺取得多种佛法:1、从惠真学习法华(天台)宗法;2、从惠真学习律学。另外,基于玉泉寺,惠真还有机缘转入禅宗北宗神秀法嗣普寂禅师处修习禅宗;与其师兄“僧一行”习密宗,并为他后来“至无畏三藏受菩萨戒香”提供机缘。第1项目项前文已。接下来,再就后三项做探究。
守真大师(守直律师)对律宗的传播也有很大贡献。此事迹,《(守真)塔铭》记载:“讲《起信宗论》三十馀遍,《南山律钞》四十遍,平等一两,小大双机。”所以,赞宁编《宋高僧传》时,就将《唐杭州天竺山灵隐寺守直传》置于“卷十四明律第四卷之一”。【清】孙治撰《灵隐寺志》,在卷三《住持禅祖》内,也按“坚道守直律师”阐述。迄今,灵隐寺官网上,《灵隐寺历史上的律学高僧》一文也以守真大师开篇。
守真大师(守直律师)修习律学,源于其在古荆州玉泉寺(现宜昌当阳)师承惠真三年,主修法华(天台)宗法时,也继承天台宗玉泉系“数宗并弘”之特点,亦从惠真兼修律学。
法华宗(天台宗)玉泉系的特点是“数宗并弘”,法、律、禅等并传。释恒景天台学(法华学)与南山律学并传,到惠真时以律为“立宗之本”。吕澂先生在《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谈到灌顶之后的天台宗发展状况时,说:“只有灌顶门下恒景(律师,兼学天台)的弟子鉴真....”,认为恒景已主律学而兼天台。所以,守真大师的律学,出于其师惠真,源于其师公恒景。
守真大师的律学成就之一,是“度人无数”。其代表,是培育出了律宗“三清”。其中,最著名的是湖州吴兴
皎然律师。【清】孙治撰《灵隐寺志》,在卷三《住持禅祖》内,也记为“皎然清昼律师”。灵隐寺官网《灵隐寺历史上的律学高僧》一文,次叙“皎然清昼律师”。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朝廷敕浙西观察使、牒送京都集贤殿御书院和湖州刺史于頔征其文集,得诗笔五百四十六首,分为十卷,名《昼上人集》(又名《皎然集》、《杼山集》),纳于延阁书府。皎然禅师是禅宗南宗、北宗、牛头宗之融通禅师,曾作《能秀二祖义门赞》诗:“二公之心,如月如日。四方无云,当空而出。三乘同轨,万法斯一。南北分宗,亦言之失。”作有《
唐鹤林和尚法门义赞》等与禅宗牛头宗有关诗文。陆羽《茶经》之《八之出》中记载:“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还把杭州“天 竺、灵隐二寺”所产的茶定为当时全国名茶之一,因此守真大师住灵隐寺时已有种茶、饮茶之习俗。守真大师是皎然禅师之戒师,皎然是唐代著名的禅茶诗僧,是中国禅茶祖师和中国茶道祖师,因此守真大师可以说是中国禅茶之先祖。
此外,按《塔铭》,守真大师还有“显明弟子苏州辨秀,湖州惠普、道庄,越州清江、清源,杭州择邻、神偃,常州道进”等。
越州清江律师,以律学和诗歌文名。清江律师即皎然为守真大师撰写的《
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记载之“显明弟子苏州辨秀,湖州惠普、道庄,越州清江、清源,杭州择邻、神偃,常州道进”等中的“越州清江”,为著名诗僧,幼出家,代宗大历初至杭州师从守真。归越州开元寺后,又从昙一学《四分律》。大历八年(773)至南阳从慧忠习禅观。大历、贞元间以能诗闻名于江南,与诗人皎然齐名,与当时诗人交往频繁。晚年住襄州辨觉寺,约卒于宪宗元和间。其诗多送别赠答及行旅抒怀之作。赞宁《宋高僧传》卷十五有为“明律第四卷之二”有《唐襄州辩觉寺清江传》,《全唐诗》存诗1卷。
3、守真大师又从
普寂禅师,为中国
禅宗八世、杭城禅宗始祖、中国禅茶先祖
《(守真)塔铭》记载,守真又获“普寂大师传楞伽心印”,当阳玉泉寺,除了是“天台宗玉泉系祖庭”,也是“禅宗北宗祖庭”,大唐国师禅宗北宗神秀(606~706)的道场。神秀禅师从蕲州黄梅县东山禅寺(现称“五祖寺”)出来后在玉泉寺创建了禅宗北宗,然后受武则天之请携带普寂等入京弘法,神秀在京都圆寂后被唐中宗兆允归葬当阳玉泉寺,而普寂禅师
神秀禅师(606~706),与禅宗南宗慧能(638-713)同师出蕲州黄梅县东山禅寺(现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五祖镇五祖寺)中国禅宗五祖弘忍(602~675)。唐仪风年间(676—678),神秀自黄梅五祖来到玉泉寺,在玉泉寺东东的下院“度门寺”驻锡传禅20余年,朝野钦重。久视元年 (公元700年),武则天闻其功德,遂命天冠郎中张昌期前往玉泉请神秀赴京。大足元年 (公元701年),神秀应武则天皇帝之请到东京洛阳弘法,在俸内道场供养,受到特殊礼遇。武则天“屈万乘之尊,亲加跪礼迎接”,王公士庶皆望尘拜伏,时称“两京(长安、洛阳)法主、三帝(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国师”。神龙二年 (公元706年)二月二十八日午夜,神秀大师圆寂于洛阳天宫寺。三月二日,唐中宗赐谥号 “大通禅师”,并根据神秀遗愿,下诏归葬神秀禅师与当阳玉泉寺东之下院度门寺楞伽峰。神秀传禅法于普寂(651~739);普寂再传禅于一行禅师(683~727年)、守真大师(700~770年)等。
守真从普寂大师参习禅法的时间应该是不早于开元十七年(729),不迟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地点是在长安或东都洛阳,不是当阳玉泉寺。第一,普寂大师久视元年(700)因其师傅神秀被武则天遣使迎往洛阳跟随入京不在玉泉寺,故守真师在京都从普寂,不是玉泉寺。第二,前文已论述守真大师受戒于苏州支硎寺圆大师的时间,应为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此后守真在玉泉寺师从惠真三年,故守真在京都师从普寂在公元729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之后。第三,守真在京都师从普寂,应不迟于普寂终于都城兴唐寺的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第四,守真“至开元二十六年,有制举高行,道俗请正名,隶大林寺”,即不迟于开元二十六年(738)离开京都。
守真在普寂门下之师兄,有僧一行禅等。《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方伎》记载:“武三思慕其学行,就请与结交,一行逃匿以避之。寻出家为僧,隐于嵩山,师事沙门普寂。睿宗(684~690、710~712在位)即位(710年),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开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一行至京,置于光太殿,数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有所隐。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一行以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其礼。又太平骄僣,竟以得罪,不应引以为例。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其谏诤皆此类也。一行尤明著述,撰《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及《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
所以,守真大师在玉泉寺修习天台宗、律宗佛法后,又前往京都,在普寂门下学习禅宗北宗,获“普寂大师传楞伽心印”。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守真大师移住天竺灵隐寺,守真大师的《塔铭》记载:“后移籍天竺,住灵隐峰,时大历二年”,【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十四之《唐杭州天竺山灵隐寺守直传》、【清】孙治《灵隐寺志》等也有记载。笔者研读杭城佛教文献,常关注禅宗在杭州传播之路径。在700-770年间,守真为杭城禅宗之最早者,比径山法钦禅师建中初(780年前后)移住杭州龙兴寺早十余年,应为杭城禅宗之始祖。
另外,守真大师的高徒湖州吴兴皎然律师,禅学功夫深厚,也有人称之为皎然禅师,为中华茶道始祖、禅茶始祖,与其挚友茶圣陆羽(《茶经》作者)共同奠基中国茶文化。
4、守真大师从
善无畏三藏学密宗,受菩萨戒香,为杭州
密宗始祖
守真大师传习法华(天台)宗、律宗、禅宗外,还传习了密宗,师从著名的中国密宗祖师——善无畏。此事迹,《(守真)塔铭》的记载为:“至无畏三藏受菩萨戒香”。
守真大师师从于中国密宗祖师、“开元三大士”之首的善无畏。
一方面,守真大师在当阳玉泉寺从惠真修习天台宗时,天台宗之本经《法华经》第二十六品“陀罗尼品”,即为密宗思想。 另一方面,守真在普寂门下的师兄僧一行亦修行密宗,曾助“密宗开元三大士”之善无畏译《大日经》,并于元十二年(724)写成《大日经疏》。
善无畏(公元637~735),是中印度摩伽陀国高僧,甘露王的后裔,647年,统领军队,650年继承焉荼国王位,施行仁政,深得军民爱戴。后因诸兄嫉妒其能而引起内乱。善无畏勇猛镇暴,但仍大赦其兄,并让出王位。因感悟世间无常,乃毅然出家学佛。后于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到长安,唐玄宗亲自接见。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善无畏随驾入东京洛阳,奉诏于福先寺(原址在明代被洛水冲毁后北移为现洛阳市城东的“大福先寺”)译出《大日经》。善无畏于开元二十年上表奏请返回印度,但未得准许。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十一月七日在洛阳福先寺示寂,世寿九十九,法腊八十,塔于龙门西山,今洛阳广化寺址,原名善无畏祖师塔院。唐肃宗干元元年(758年),郭子仪(唐代军事家、757年平定安史之乱——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奏请改善无畏三藏塔院为广化寺,“弟子前左补阙赵郡李华”撰《大唐东都大圣善寺故中天竺国善无畏三藏和尚碑铭并序》,恒府长庆寺沙门戒成书,当寺沙门恒秀篆额,于塔院侧建碑。善无畏三藏为中国密宗祖师,唐代密宗胎藏界的传入者,与金刚智、不空合称开元三大士。
守真师从善无畏时的师兄弟们——即善无畏的其他付法弟子。善无畏的入门弟子,主要有一行、宝思、明畏、玄超、义林、智严、喜无畏、不可思议(新罗僧)、道慈(日僧)等。《无畏三藏和尚碑铭》关于其弟子一行记载:“法侣高标,惟尊奉长老宝思,其馀皆接以门人之礼。禅师一行者,定慧之馀,术穷天地,有所未达,咨而後行。”公于宝思、明畏二弟子记载:“弟子宝思禅师,户部尚书荣阳郑公善果曾孙也;明畏禅师,琅琊王氏;并高族上才,超然自觉,自心言为乐说之辨,妙用即禅那之宗。入和尚之室,惟兹二人”。
关于守真大师参礼密宗“开元三大士”之善无畏三藏的时间,应迟于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善无畏从天竺到达长安,早于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十一月七日在洛阳福先寺圆寂。具体时间、地点,还有待考察。不过,《(守真)塔铭》明确记载守真“至无畏三藏受菩萨戒香”,守真大师从无畏三藏参学密宗,并受菩萨戒香,这两点是确凿的。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守真大师“移籍天竺,住灵隐峰”,入杭州传法。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移住于杭州龙兴寺,并终老于杭州龙兴寺,乃至塔于龙兴寺。守真大师为密宗在杭州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杭州密宗之先祖。杭州龙兴寺旧址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寺唐经幢,其经文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为佛教密宗之经文。守真大师修习密宗,“至无畏三藏受菩萨戒香”,并于晚年终老于杭州龙兴寺,为后来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立龙兴寺“佛顶陀罗尼经幢”奠定了教义基础。
守真大师对华严宗的传播也有贡献。皎然为守真大师撰写的《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记载:“...乃发殊愿,诵持《华严》。遂於中宵梦神人施珠一颗,及觉惘然,如珠在握。是岁入五台山,转《华严经》三百遍,追宿心也。”
守真大师晚年移住杭州灵隐寺、龙兴寺,应有弘传《华严经》,为龙兴寺僧南操、灵隐寺僧道峰在杭州龙兴寺讲《华严经》奠定基础,曾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为杭州龙兴寺撰《
华严经社石记》;以及北宋“华严中兴教主”曲水净源入住杭州龙兴寺,高丽国王子——僧义僧远涉重洋入龙兴寺净源门下修行近半年。
总而言之,守真大师为天台宗、禅宗、律宗、密宗、华严宗等数宗并弘的大师。
三、传承关系
1、师承:
(1)从苏州支硎寺圆大师受具足戒;
(2)从玉泉寺惠真三载系天台宗、律宗;
(3)从中国密宗始祖——无畏三藏系密宗,受菩萨戒香;
(4)从普寂大师(禅宗北宗神秀法嗣),习禅宗。
2、高徒:
(1)皎然(字清昼)之身戒,亦忝门人。幸参四子之科,独许一时之学
(2)其他显明弟子,有苏州辨秀,湖州惠普、道庄,越州清江、清源,杭州择邻、神偃,常州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