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三年(574年)二月,进爵汉王、
柱国大将军,期间谯王
宇文俭为益州总管,武帝
开府仪同三司柳带韦(益州
总管府长史,领益州
别驾)辅佐二王,总知军民事。
上开府仪同大将军王轨曾反复对武帝说
皇太子宇文赟非社稷之主,大将军随国公普六茹坚(
杨坚)有反相。武帝认为王轨说得很对,但认为次子宇文赞也不贤,其余诸子尚幼,于是没有废黜
宇文赟。
宣政元年(578年)
周武帝驾崩,两年后宇文赟(周宣帝)亦驾崩,周静帝
宇文阐年幼,杨坚作为
左大丞相辅政,进宇文赞
上柱国、
右大丞相,外示尊崇,并无实权。宇文赞在宫中,总与静帝、杨坚同帐而坐。左大丞相司马
刘昉打扮美妓进于宇文赞,宇文赞很高兴。刘昉趁机对宇文赞说:“大王是先帝之弟,得到所有人的信服。这个娃娃能担当什么大事?如今先帝刚驾崩,群情尚且纷扰,大王应该暂且回府,等事态稳定之后,入继天子之位,这是万全之计。”宇文赞当时年未弱冠,没有见识,相信刘昉的说辞,就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