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志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地方志
宁津修志始于明万历年间,历经明、清、民国共编修六部志书,概述了宁津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灾异等情况。是研究宁津县人文历史、风物人情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
历史上志书
明万历《宁津县志》,王良贵纂著,万历十六年(1588)成书,全志共8卷40余类、5万余字,国内仅有从日本拍回的胶卷。
康熙《宁津县志稿》,8卷刻本,程裕昌续纂,并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主持重修,现仅有孤本存藏于国家图书馆柏林寺分馆。
光绪《宁津县志》,张举三编纂,光绪元年(1875)成书,10卷抄本,陕西省图书馆藏孤本一、二、三、四、五卷。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宁津县志》,吴浔源编纂,全志9册12卷、20余万字,刻本流传较广。
清光绪《宁津县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 成书,手抄本,3.2万余字,天津市图书馆存有孤本。
民国《宁津县志资料》,桑魁峁编纂,共4卷,14万余字,手抄孤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存藏。
新编
新编《宁津县志》始修于1980年8月,搜集文字资料350多万字。历时10年8个月,数拟纲目, 六易其稿,1992年6月出版。上限为1840年,下限为1987年,个别内容根据需要上溯或下延,其中概述、大事记延至1990年底。
新编《宁津县志》全书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记、附录、后记外,共设28编: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农业、水利、工业、城乡建设、交通、邮电、商业、粮食、财税、金融、经济管理、政党群团、政权·政协、政法、民政、劳动·人事、军事、文化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体育、风俗·方言、宗教·侨务、人物。
地理位置
宁津县位于鲁西北、冀鲁交界处,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吴桥、东光、南皮三县相望。宁津县境地处古九河流域。
宁津县
宁津历史
东魏天平元年(534) ,始置胡苏县。唐天宝元年(742) 改名临津县。
金大定十二年(1172)因水患东迁县治,取名宁津。
1940年,中共津南地委书记冯振华牺牲于宁津,曾改名振华县。
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宁津县名。
地广人多
1987年全县总面积823平方千米,为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冬长于夏,春秋较短。1990年7月,全县人口43.9万, 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29%,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壮族、朝鲜族等1 6个,共3113人。
物产丰富
宁津蟋蟀具有实用和欣赏价值,1990年蟋蟀成交额达5万多元。食品业历史悠久,具有独特风味的长官包子、大柳面、保店驴肉为传统的三大名吃。宁津历史悠久,风物奇特。现有馆藏文物百件,有庞家寺汉墓出土的陶楼等稀世珍品。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长官清真寺,古朴典雅,宏伟壮观。
革命斗争
1895年,举人王六德等3人签名参加“公车上书”。
1899年,武举人宋延年揭竿起义,组织千余名义和团,奔赴沧州、天津、北京,并参加了天津八里台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1925年至1926年中共津南特派员刘格平多次来宁津进行革命活动。
1927年津南特委宣传委员邸玉森来宁在长官建立了宁津(城东)工委。
“七七”事变后,宁津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组建抗日武装,粉碎了一次次“扫荡”、“围剿”,日军在宁津苦心施行的“封锁”、“囚笼”战术彻底破灭。
解放战争时期, 宁津人民一再掀起拥军支前、参军参战热潮,共有1.3万多名青壮年应征入伍,涌现出许多“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动人事迹。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起至解放战争胜利,宁津共有2340名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宁津的经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96亿元,比1949年增长35倍多,比1978年增长近5.1倍; 农业总产值2.12亿元,比1949年增长8.4倍,比1978年增长近1倍;工业总产值6.84亿元,比1949年增长270倍,比1978年增长17倍。
宁津发展
农业
宁津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棉花,另外还有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和谷子、 高粱、大豆等小杂粮。1990年,农村种植业总产值16759万元, 畜牧业3225万元,林业384万元,副业720万元,渔业65万元。粮食总产25.56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5265千克,比1949年增长2.79倍,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1984年棉花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总产量2.85万吨,每公顷皮棉产量1237.5千克,并连续多年保持较好水平,跨入了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大县”的行列,位居第41位,被定为“全国棉花生产基地县”。
工业
宁津工业历史悠久,素有“小炉匠之乡”、“纺织之乡”的美誉。清光绪年间,县志有“宁邑风俗织带一业最盛,柴胡店集市行销颇广”的记载。手工业以城南的锯碗业和柴胡店的棉织业最为发达,素有“宁津锢漏(小炉匠)遍天下”之称。外省客商有“知道柴胡店, 不知宁津县”之说。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工业获得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工业企业237处,纺织、机械、食品、建材、化学等20多个种类中,有十多种远销国外,5种产品获国家专利,8种产品填补国内或省内空白。 1945年前,县内无文化设施。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得到不断发展。全县现有文化馆1所,乡镇文化站25处。新华书店门市部3处,图书馆1处,县广播电视台1座,乡镇广播站25个, 广播喇叭11.59万只。电视转播中心1处。
教育
1990年,全县有幼儿园798所,幼儿入园率97%;小学781所,在校生5.32万人;普通中学68所,在校生1.63万人,教职工4440人。用于广播教学的地面卫星接收站1处,学员700多名。同时,积极开展业余教育,1958年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并获得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扫盲协会会长陈毅题词的锦旗一面。宁津涌现出了像李浚之、齐思和、荣孟源、郭澄清、齐壁亭等一批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
“杂技之乡”
宁津西部和吴桥县的东部杂技艺人很多,出现了许多著名杂技艺人。“没有宁(津)吴(桥)人,难成杂技班”,宁津籍杂技艺人遍布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在其他省、市级杂技团工作的有近百人。 宁津在计划生育方面被省、 地树为计划生育先进典型。1986年3月,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
获奖
新编《宁津县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参考资料
明清宁津县旧志编修情况.德州市情网·德州市史志办.2015-3-24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5 09:08
目录
概述
历史上志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