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戏
戏曲剧种
宁河戏起源于江西修水,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的传统戏曲剧种,明隆庆元年(1567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班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西皮,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至清乾隆年间,宁河戏的高腔,昆腔逐渐衰落,皮黄由十分繁荣,至清末亦趋衰落,脚色分类与徵剧相似,但更为细密,舞蹈动作特点甚多,唱腔以二犯与西皮为主。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较为罕见。
特点介绍
声腔以二凡和西皮为主,兼收徽调昆曲和民歌小调。
发展历程
定名
宁县,1914年始改修水县。故修水亦称宁河,宁河戏由此得名。
案堂班
三元班
鼎盛期
嘉庆年间,宁州大班开始进入省会南昌演出,受到很高的赞誉
,并深入饶河班根据地鄱阳、乐平一带,甚至南达赣州。道光二十七年(1847),湖北崇阳的汉剧三胜班,进入义宁州的溪口、漫江等地演出,三元班吸收了汉剧西皮这一腔调,继而各地案堂班亦纷纷吸收,从而促使宁河戏最终以皮簧乱弹腔为主腔,弋、昆两腔衰微,宁河戏进入鼎盛期,此时有职业班社5个,案堂班31个,其中阳戏案堂班7个。 同时,常与湖北崇阳、通城等县汉剧班及湖南平江等县巴陵戏班艺人,互相搭班,同台演出,扩大了宁河戏的影响,促进了剧种本身的发展。
民间轻松活泼的灯采中吸取营养,如《采桑逼封》
,由丑扮齐王,为了表现各种跑马姿态,用蟒袍前摆作马头,后摆作马尾,这种表现形式与宜黄戏《四国齐·点马》中身扎马形作种种跑马舞姿,又具有另一不同风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不少宁河戏艺人参加苏维埃化妆讲演团,积极参军参战,并编演《打曹家》《活捉张辉瓒》等革命新戏,始终活跃在湘、鄂、赣红色边区根据地。1953年,民间宁河戏艺人以共和制形式组成修水县
表现风格
宁州大班
江西地方大种剧。发源于江西修水县,流行于赣北及湘、鄂、赣交界一带。修水县旧为宁州州治,民间旧俗多敬傩神,每当酬神还愿,傩歌傩舞盛极一时。明隆庆年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剧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皮簧,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逐渐形成一种以唱皮簧腔为主体的剧种宁河戏,俗称“宁州大班”。
宗教色彩
戏剧目可查者有四百多种,多系整本戏,有弋阳腔的《征东传》《西游记》等,吹腔和昆曲的《四国齐》《大香山》《六国封相》等,来自宜黄腔的《贩马记》《双贵图》等和唱西皮的《莲台山》《茶阳关》等。过去艺人多为傩神的崇奉者,班主又多为傩主,演出前后都要演习具有宗教色彩的唱傩歌,请傩神和辞神等关目。因演出主要是为了敬神,一般没有奸淫凶杀的剧目和表演。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是别的剧种罕见的剧目。
傩舞动作
宁河戏的表演别具一格,如有时不用马鞭,仅以蟒袍前摆作马头,后摆作马尾,生动地表演骑马上岭下坡及行走奔跑之状。《秦琼表功》中秦琼的舞蹈身段别致多样,曾摄成电影记录片。宁河戏的舞蹈身段凝重浑厚,尚有傩舞的痕迹。
抢救宁河戏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修水县文化部门和民间艺人积极整理、挖掘失传多年的宁河戏和全丰花灯,并推陈出新使之发扬光大。宁河戏已被挖掘和整理出传统剧目260余个,移植、改编了古装戏120余出,新编历史剧20余本,创作现代戏10余台,记录、整理了戏曲腔谱60余种,一批业余宁河戏曲班活跃在民间,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的一道独有风景。宁河戏和全丰花灯是修水县保留下来的两朵文化奇葩,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中全丰花灯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1月13日,修水县全丰镇宁河戏农民剧团的演员在为村民演出传统剧目《陈世美》。
传承保护
2021年5月24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申报的宁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宁河戏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修水县红色基因与文化传承发展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5:28
目录
概述
特点介绍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