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报表
统计学领域名词
季度报表是反映截至报告季度的资金活动情况和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报表,简称季报。它在月报基础上更详细地反映资金分布状况、定员定额执行情况、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以及较全面的文字说明。总预算会计的季报一般包括:“资产活动情况表”、“预算收入计算表”、“预算支出计算表”、“基本数字表”等;单位预算会计的季报是在月报表的基础上加报“基本数字表”和文字说明。
比如:增值税税负征收,不得低于税负;所得税则定了个利润率,然后叫企业按如此的定率做账,跟着税务局脚步走。
税务局的说法是错误的,但在此种征税方法下,税务局大多要求应纳税所得额要等于利润总额
正确的说,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税前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纳税所得额是税收概念,利润总额是会计概念,两者不一定相等。企业所得税是按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征的,而不是按利润总额计征的。
企业做账只要对所得税税法上有规定抵扣标准的扣除项目控制在规定的标准之内(也就是题目中所得税报表中“扣除项目”一栏中的全年累计数要在标准之内),收入项目也要和税法上的确认收入的口径一致,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调整项目,应纳税所得额就会等于利润总额了。
对于所得税如何预交,举例如下:
企业所得税采取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激的办法。预缴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一、按本年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实际的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数计算缴纳。
二、以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按月或按季的平均计算缴纳。
下面以第一种按季度方法举例说明:
你公司2005年1-3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28000元,则本季度应预缴的所得税额为:28000*18%=5040元
4-6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56000元,则第二季度应预缴的所得税额为:(28000+56000-30000)*27%+30000*18%-5040=14940元。
7-9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8600元,则不要预缴。
10-12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84000元,则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是:28000+56000-8600+84000=159400元,本年应纳所得税额:30000*18%+70000*27%+(159400-100000)*33%=43902元。前三季度已预缴:19980元,则第四季度应交所得税:43902-19980=23922元。
年度终了的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还少补。
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并不是业务收入,所以年收入20万元无所计算出应纳多少的所得税。
注: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及以下的税率18%、3万-10万元(含)的税率27%、10万元以上的税率33%,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7 23:0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