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周兴,男,1963年9月生,汉族,浙江
绍兴人,
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九三学社社员。现任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浙江大学未来哲学研究院院长,兼任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校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人物经历
孙周兴,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兼任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校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主持《海德格尔文集》、《尼采著作全集》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艺术哲学、技术哲学等。
教育背景
1980年毕业于绍兴县两溪中学;
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导师:
刘锡光);
工作履历
1980年-1984年 浙江大学地质学系,
理学士;
1984年-1987年
山东矿业学院地质系,助教;
1987年-1989年
浙江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
1989年-1991年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1991年-1992年
杭州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
1992年-1996年 杭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1999年-2001年 德国伍泊塔大学(Wuppertal)哲学系
访问教授;
2001年-2002年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2002年4月起
同济大学德国与文化研究所教授、所长;
2003年7月起 同济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主任;
2006年7月起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2016年9月卸任);
2016年9月起 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
2021年7月起 任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
2024年1月 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
人物故事
1984年孙周兴从
浙大毕业,分配到山东矿业学院教书,对本专业兴趣寥寥,日子也乏善可陈。昔日的校园诗社青年,连诗都写不下去了。在图书馆翻看60年代旧杂志,偶然读到北大
熊伟先生翻译的《论人道主义的信》,孙周兴开始惊异于哲学的奥妙。这篇
海德格尔写给崇拜者的信,批判了
萨特的
存在主义学说,标志着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其中已透露出其有关“遮蔽-解蔽”的存在本质的玄思。也正是这篇文章,开启了孙周兴与熊先生的通信。对于孙周兴的硕士毕业论文,熊先生只用了一句话评阅,表示“足供论文得以通过”,私下却来信指出几处十分细微、不易发现的错讹。孙周兴论文中提到一本海氏
遗著,以为尚未整理出版,80高龄的熊先生亲自跑去复印给他寄去。去世前,
熊伟这位中国海德格尔研究奠基人对学生
陈嘉映等人说,“孙周兴是我的学生。”他在孙周兴身上留下的影响,是诗与思的通达之境,是课堂上和学生拿着自己的译文逐字推敲研讨。
孙周兴自学德语后考上浙大哲学硕士,毕业论文解读海德格尔后期思想。想起浙大导师
刘锡光先生,孙周兴悲叹不已。刘先生讲学神采飞扬,吸引一众理工学子,落笔表达却逻辑不清而难解。孙周兴后来才惊讶地得知,刘先生曾在离他家不足五公里的采石场劳动,说不定孙周兴曾经路过并见到他,还骂过几声“臭老头”。熊先生也几乎是“述而不作”,二人都堪称时代悲剧下的“失语者”,错失最具创造力的年华。
研究方向
外国哲学、美学等,尤以海德格尔研究、尼采研究和
艺术哲学为重点。
主要成就
主讲课程
课题项目
1、尼采晚期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4年。
2、尼采晚期哲学研究及著作全集翻译,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2011年。
3、海德格尔著作集编译(30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2年。
主要论文
1、《
形式显示的现象学》,载《
现代哲学》(广州),2002年第4期。
2、《形而上学问题》,载《
江苏社会科学》(南京),2003年第5期。
3、《超越·先验·超验》,载《
德意志思想评论》第一卷,上海,2003年。
4、《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低沉的情绪?》,载《江苏社会科学》,南京,2004年第6期。
5、《本质与实存:西方形而上学中的实存哲学路线》,载《
中国社会科学》,北京,2004年第6期。
6、《我们如何得体地描述生活世界》?载《
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
7、《我们如何做哲学才好?》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8、《开启一种本源性的思诗关系》,载《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9、《海德格尔与作为形而上学的神学》,载《哲学与文化月刊》,2006年第2期。
10、《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1、《作为实存哲学的伦理学》,载《
哲学研究》,2008年第10期。
12、《翻译的限度与译者的责任》,载《
中国翻译》,2008年第2期。
13、《作品·存在·空间》,载《
时代建筑》,2008年第6期。
14、《海德格尔《哲学论稿》译名讨论》,载《
世界哲学》,2009年第4期。
15、《有关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形象的几个问题》,载《
同济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6、《后神学的神思——海德格尔〈哲学论稿〉中的上帝问题》,载《世界哲学》,2010年第2期。
17、《一个难断的现代性案例》,载《
文景》,2010年第2期;转载于《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8期。
18、《非推论的思想还能叫哲学吗?》,载《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4期。
19、《尼采与启蒙二重性》,载《同济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0、《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载《文景》,2011年第5期。
21、《aletheia与现象学的基本经验》,载《
现代哲学》,2012年第1期。
22、《天与地,以及诗人的位置》,载《同济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23、《以创造抵御平庸》,载《
文汇报》,2012年6月4日。
24、《存在与超越——西哲汉译的困境及其语言哲学意蕴》,载《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第28页以下。
25、《哲学和哲学家的身位》,《读书》,2013年第4期。
主要著作
1、《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专著),
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修订版《语言存在论——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专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
2、《
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文集),
东方出版社,2001年。
重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
5、《边界上的行者——孙周兴学术随笔》,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6、《存在与超越——海德格尔与西哲汉译问题》,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
7、《以创造抵御平庸——艺术现象学演讲录》,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年。
8、《
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
编著译著
1、《海德格尔选集》(二卷本),孙周兴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2、《
世界现象学》,孙周兴主编,三联书店,2003年。
3、《视觉的思想》(孙周兴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4、《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孙周兴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起。
5、《
德意志思想评论》,孙周兴、
陈家琪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起。
6、《
德法之争》(伽达默尔、德里达等著,孙周兴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7、《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著,孙周兴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8、《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海德格尔著),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2004年。
9、《
面向思的事情》(海德格尔著,合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二版。
10、《
林中路》(海德格尔著),全集版修订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1、《哲学的改造》(阿佩尔著,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二版。
12、《路标》(海德格尔著),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系列,2000年。
13、《海德格尔与神学》(海德格尔、奥特等著),香港汉语
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8年。
14、《
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比梅尔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
15、《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海德格尔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
16、《
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海德格尔等著),
华夏出版社,2002年。
17、《尼采》(二卷本,海德格尔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
18、《
演讲与论文集》(海德格尔著),三联书店,2005年。
19、《权力意志》(尼采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
20、《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1、《
依于本源而居》(海德格尔等著,孙周兴编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22、《
同一与差异》(海德格尔著,孙周兴等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
23、《瓦格纳事件》(尼采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
24、《悲剧的诞生》(尼采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
25、《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
出版图书
获奖记录
1、《
说不可说之神秘》(专著)获
浙江省1997年社科成果三等奖。
2、《海德格尔选集》(编译,主编)被评为“97中国十大好书”。
3、《海德格尔选集》(译著,主编)获浙江省1998年社科成果三等奖。
4、《本质与实存——西方形而上学中的实存哲学路线》(载《
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获2006年
上海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社会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