孖,汉语
三级字,读作zī或mā。部首为字,字义为相连成对,或双生子。
(1) 〈方〉∶成双的;相连成对的 [in pairs]。如:孖舲艇(广东的一种小快船);孖毡(广东旧称与外国商人贸易的经纪人)。又常用于地名。如:广东省的孖髻山
(滋)益也。艸部兹下曰。艸木多益也。此字从水兹。为水益也。凡经传增益之义多用此字。亦有用兹者。如常棣、召旻传云。兄、兹也。桑柔传云。兄、兹也。只是
一义。从水。兹声。各本篆文作。解作玆声。误也。今正。说详四篇下兹篆下。子。之切。一部。一曰滋水。出牛㱃山白陉谷。东入呼沱。此谓水名也。
地理志。
常山郡南
行唐牛饮山白陆谷。滋水所出。东至新巿。入虖池水。南行唐故城在今直隶
正定府行唐县县治北。新巿故城在今正定府治西北四十里。
一统志曰。滋
河源出山西
五台县畍。东南流迳正定府
灵寿县北、行唐县南。又东厯正定
藁城二县北、
无极县南。又东北入
定州深泽县畍。古与滹沱合流。今折而东北、与滱沙二水合。不入滹沱矣。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h1 [
宝安腔] zu1 [梅县腔] zii1 [台湾四县腔] cih5 zih1 [沙头角腔] la1 ma1 mo1 [
海陆丰腔] cih5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