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戣(kuí)(752~824年),字君严,冀州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唐朝大臣,
孔子第三十八代孙,著作佐郎孔岑父之子。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出生,进士举第。
唐宪宗初年至
唐穆宗年间,先后任
国子祭酒、
吏部侍郎、
右散骑常侍、
岭南节度使、
尚书左丞等职。敢言直谏,指责时弊。长庆四年(824年),终年73岁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任谏议大夫时,曾上疏论时政四事:一多冗官;二吏不奉法;三百姓田不尽垦;四山泽
榷酤(买卖)为州县之弊。弹劾
吐突承璀、
刘希光等宦官勾结乱政之奸,言甚激切。出任岭南节度使,禁绝买卖
女口及勒索蕃商,境内称治。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孔戣迁
尚书左丞,以老乞归。
韩愈力谏唐穆宗挽留,上疏说:“臣与戣同在南省,数与孔戣相见。其为人,守节清苦,论议正平。年七十,筋力耳目未衰,忧国忘食。如孔戣辈,在朝者不过三数人,陛下不宜苟顺其求。”孔戣据理求退。